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诠释体裁之一。一切中国古典诠释体裁所使用的诠释方法,所具备的诠释功能,所经历的诠释演变过程,均体现於义疏之中。可以说,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体裁之集大成者。研究、理解义疏文本,发掘蕴藏於文本之中的观念、文化,剖析古代思想历时变化,即能理解以古典诠释文本为核心的整个中国古典诠释史,进而从诠释向度重新反思学术史、思想史,观照人类思维向度及其趋势。
  本文旨在综理既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义疏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并经由义疏研究,尝试创建义疏学适用方法论,为後续研究提供范式支撑。基於新见从详,无则从略的原则,概述如下。
  绪论部分,厘清与义疏相关的学术概念,分析义疏含义,确定义疏研究范畴。在义疏研究领域,首次明确区分义疏、义疏研究、义疏学、义疏之学、义疏学研究、义疏之学研究六种概念,纠正了以往学界混称义疏、义疏学的问题,为义疏学在学术意义上,成为一个中国古典诠释学下的研究分支,确定了研究范畴。本章首次全面梳理义疏研究史,为学科分支意义上的义疏学,奠定了学史基础。
  第一章,首先,明确义疏的概念与范畴,解决了义疏研究长期存在的义疏含义及判断标准问题,从而与其他“疏”体有效区分,完成了义疏研究的概念准备。其次,归纳义疏具有的七种基本文本体式,分析其诠释意义与学史价值。
  第二章,基於既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义疏起源问题。义疏最早出现年代,可能不晚於四世纪中後期,确定不晚於五世纪前期。佛疏出现最早,在五世纪前期以前;其次为道疏,在五世纪前期;最後为儒疏,在五世纪中後期。促成义疏起源的因素有三类。第一,物质载体,即基於纸写本便利性的因素。第二,思想渊源。主要源於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与清谈辩论。第三,体裁渊源。对义疏起源有显着影响的诠释体裁有二。其一为集解体。其二为问答体。与义疏起源有关的问答体有二。一为魏晋时期以“问答”为主要内容的议论体裁。二为印度传统的“释论”(奢萨咀罗、优婆提舍)中的问答体裁。另外,两晋时期出现的“合本子注”,在题名与行文方式上,对有些义疏,如《丧服小记子本疏义》,有一定影响。因而也可视为义疏起源的一个相关因素。
  第三章讨论义疏的诠释层级,并在全面总结注、疏诠释关系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疏不破注”问题。
  首先,分析义疏诠释层级。义疏诠释层级十分多样。过去作为学界常识的兼解经、注即为义疏,是片面的刻板印象。义疏兼解经、注,只适合儒疏、律疏,不包括佛疏、道疏。其次,重新反思疏不破注问题。“疏不破注”原为“疏不可破注”之义,是一种诠释原则,而非“疏不会破注”,即一种诠释现象。前者正式确立於初唐《五经正义》,後者为清代以来学者的误解。作为一种诠释原则,“疏不破注”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南北朝隋代。此时尚无明确、统一“不破注”的原则。时人虽有守注之意愿,乃至设立遵注之体例,但在实际诠释中,仍以实事求是之理念,时或破注。初唐《五经正义》以前,义疏在处理注、疏关系的问题上实则无“破”与“不破”的明确概念,更无具体原则。破注与否,皆取决於编撰者个人学术意志。不过,总体上看,义疏仍以不破注为多,破注并非主流。
  第二阶段:唐代至宋初。以《五经正义》为代表的初唐儒疏,明确提出“疏不可破注”的原则。在实际诠释中,虽因沿承旧疏或参与修疏者学术习惯等,仍不免有破注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此种现象已大为减少,不破注乃至明显守注、护注的现象更常见。
  从初唐儒疏破注情况看,破注分为破注文与破注义两种形式。破注文相当於校勘注丈非但不是破注反为注之功臣。破注义即反驳注释之义理另立新义,此为真正的破注。不破注有两种情况,即守注与参注。若只怀疑注义而非反驳,另立新说,在初唐疏家看来,均非破注。
  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在於义疏对注解经传时所述义理、情理是否认可。若是其义,则疏不破注;若非其理,则疏破注。对“理”的追求,体现了义疏的诠释活力与独立的诠释品格。将义疏完全视为经典文本的附庸,不利於正确认识义疏学术意义。
  将求“理”,替代为从“注”,即完全不破注,至唐玄宗御注、御疏才实现。然而这种从“注”而非求“理”的诠释标准,受到一些中唐学者的反拨。碍於御注、御疏的权威压力,他们只能在义疏之外,另辟蹊径,最终发展为北宋新《春秋》学与理学,即义理思辨性经学,代替了南北朝以来,以义疏为重要学术载体的考证诠释性经学。可见,义疏之衰,即源於割断自身求“理”之传统。
  第四章,探究注、疏合会问题。在文本组织类型上,义疏可分为单疏本与合会本合会本系由单疏本与经、注本结合融会而成然而单疏本与合会本之关系,未必是前者单向融入後者,二者之关系,比学界以往认为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复杂,只能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义疏从单行到合会,不只是文本外在形式的较大变动,还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与习惯,影响其阅读体验,进而改变读者对义疏诠释地位与功能的认知。义疏文本组织类型的改变,如“蝴蝶效应”,通过层层传导,最终造成义疏学术层次的变动。而层次的变动,产生反作用力,促使组织类型的改变更加固化。在此意义上,注、疏单行与合会,不仅仅是文本形式结构的排列组合问题,更是一种探索学术史的新维度,
  儒典注、疏合会时代不始於宋宋代只是注、疏合刻之始。早在宋代以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合会本存在。从义疏文本发展角度看,南宋以前义疏,虽以单疏本为主,但合会本亦不容忽视,从而纠正了以往根据刻本经验谈注、疏合会,忽视八行本、十行本之前注、疏合会本的问题。
  儒典注、疏合会有五种模式。第一,分散模式甲类,指义疏分别列於经、注之下,分别疏解经、注的合会模式。第二,分散模式乙类,指义疏分别列於一节经文或传文之後,其间无注,亦不释注文合会模式。第三,聚集模式指义疏列於一个较完整经、注文本单位(句、节、章等)之後,集中诠释此单位之经、注的合会模式。第四,集散模式指在某一合会本中,兼有分散甲类与聚集两种模式者。第五,分栏模式指经、注与义疏分栏列出的合会模式。
  合会的历史动因有二。第一,便於阅读、参考、记诵。第二,便於查询经、注、疏具体内容。
  合会的学术史影响有三。第一,加剧文本结构的碎片化,造成义疏实际学术地位下降。第二,加重异文问题。第三,促进注的经典化。第四,凸显义疏繁琐之弊,间接引起经典研究范式转变,在学理上宣告了汉唐之间,以经典诠释为主要成果的经学研究范式的终结。
  在有合会本的情况下,隋唐宋初新修儒疏,仍采用单疏本,其原因有四。第一,佛疏影响。第二,讲读习惯。第三,写钞本流传之局限。第四,古人观念上的经、注与义疏的诠释地位、诠释风格差异。
  合会本与单疏本长期并存之原因有二。第一,官学精英对提升士子经学素养的要求。第二,文本复制方式限制与应试需求之间的互动。
  第五章,探究义疏科段问题。首先,分析科段含义,与章句相区分。其次分析科段特徵。科段必须同时满足三大特徵,缺一即非科段,亦即三大特徵为判定科段之充要条件。其次,考察科段演变历程。中土佛典科段可能始於四世纪中後期的释道安,最迟不晚於五世纪前期。印度佛典科段当以世亲等为最早,约在四至五世纪之际。中土佛典科段被纳入佛疏,就现存可考文本来看,当以南朝宋道生《法华经疏》为最早。
  科段被义疏吸收之後,经历了先由简入繁,而後分化演变的过程,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渐兴阶段,即五世纪前期至六世纪初。第二,兴盛阶段,即六世纪初至七世纪中期。第三,分立阶段,即七世纪中期至十二世纪初。第四,衰变阶段,即十二世纪以後。
  最後,选取南北朝隋唐佛、道、儒三疏,整理科文,分析各自逻辑结构与诠释特点。在此意义上,科段成为中古以来,儒、佛、道“兴替治忽”的新綫索。科段的学术史价值,即在此矣。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成绩测试伴随着教学计划的推进而形成,作用突出,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成绩测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学期的所学知识,还可以通过成绩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留学生汉语水平的目标。  本文考察了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进修班2018-2019第二学期七个层次的综合课期末考试试卷,首先统计各层次试卷的题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英语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先后获得过布克奖、卡夫卡文学奖、亚瑟·克拉克科幻小说奖等文学奖项,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在她已经公开出版的17部长篇小说中,根据作品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女性主义小说、经典改编小说、以及科幻小说。本文选择阿特伍德的科幻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使女的故事》与《遗嘱》、“疯癫亚当三部曲”以及《最后死亡的是心脏
卡里尔·邱吉尔(Caryl Churchill,1938-)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戏剧家。她的戏剧充满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邱吉尔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融通古今、奇谲怪诞的非自然叙事,呈现出魔幻的创作风格。本文选取她具有代表性的《优异女子》《食鸟》《妖女》三部剧作为研究案例,以时空、角色、情节为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探究了邱吉尔剧作中魔幻叙事的表现形态
帕慕克的小说通过都市漫游者的视角,细腻、真实地展现了伊斯坦布尔这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并存的都市所特有的人文地理景观和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对现代性给土耳其社会及民众造成的一系列恶果进行了深刻反思。  第一章以土耳其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参照,分析其现代化的积极成果为“都市漫游”提供的可能性;其次,结合三部小说《黑书》、《纯真博物馆》、《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的具体内容,简要阐述三位主人
作为相和歌之一种,楚调曲孕育于汉代民间歌谣,后在魏晋成熟的音乐体系下于清商三调之后产生,在刘宋时期形成了诗乐舞一体的大型综合演奏程式。它不仅有“行”题乐府的音乐共性,也有“吟”“怨”所代表的悲音特性。曲辞为适应音乐的需要呈现出拼凑与分割的现象,且运用固定句式与套语。本事则统一表现出悲怨的情感特征。作为清商三调向大曲过渡的中间曲调,楚调曲与瑟调曲一起参与了大曲的演奏,其中“解”、“乱”与但曲成为其作
婺剧徽戏,是徽戏艺术与金衢地域文化结合而生的地方性戏曲艺术,是指演唱皮黄腔和吹拨腔(芦拨腔)音乐、表演上述诸腔剧目的戏曲艺术的总称。目前学界对于婺剧徽戏的研究较少,对其剧目的研究也仅停留在剧目汇编阶段。七十二本婺剧徽戏是婺剧徽戏传统剧目中的常演剧目,集中体现了婺剧徽戏的艺术特色,本文是对七十二本婺剧徽戏剧本的研究,主要内容可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是对选题背景及其意义、婺剧及婺剧徽戏
学位
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
学位
月令体文献是我国先秦两汉时期极为重要的一类文献,它广泛存在于各地域学术以及各家学说中,具有独特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模式,并不断地对国家政治、人民生活产生影响。其中《礼记·月令》因被收录於《礼记》中而被儒家学者所重视,并最终升格为经学文献,地位遂凌驾於其他月令文献之上,受到的关注也最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蔡邕、王肃等人皆爲之作注。其後礼尊郑氏,学者传习此篇,亦多以郑注爲主,故南北朝爲其义疏者又有皇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