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灵魂的哲学方法:柏拉图对话体形式的教育内涵阐释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哲学文体形式,柏拉图的哲学对话不仅是一种思想适应于语言的形式装置,还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的哲学写作和实践活动,这意味着从多角度对柏拉图对话文本进行重读的可能性。本文便立足于柏拉图哲学表述中特殊的对话形式,在教育学视域下对贯穿于文本、社会和哲学多个层面的柏拉图“对话”理论进行重新阐释。
  在文本性质层面,我们将柏拉图的对话文本解读为教学文本。柏拉图的对话是被预先文本化的,是可知世界/可见世界的二元对立形式在文本时空结构中的重组,这样的结构蕴涵了哲学的教育意图,让读者在文本的时空结构中自然地阅读文本和接受哲学教育。
  在社会环境层面,我们将苏格拉底的哲学行动和柏拉图的哲学写作解释为在哲学教育活动。在哲学家和智者们分别实行的哲学教育和修辞教育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苏格拉底的对话行动和柏拉图的对话写作是在希腊古典时代进行的,新的时代背景催生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希腊人的精神结构和知识结构需要一种关于“人”的教育,而彼时智者们的修辞教育对希腊青年灵魂的败坏给哲学家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于是哲学教育的关键被证明在希腊人的灵魂以及灵魂结构中的“激情”部分。
  在政治哲学层面,我们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中的一系列文学要素解读在特殊社会环境中施行哲学教育的特殊策略。哲学家仍是身处于希腊城邦中的公民个体,他们的言行受到雅典民主制下所有公民的监督,哲学中“灵魂转向”的理论难题和在城邦中进行“有危险”的教育的现实困境迫使两位哲学家在与城邦青年的对话中进行不同的策略选择: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坚持与青年个体一一进行对话,以此启发他们关注一种灵魂的内在生活,而柏拉图则以写作对话的方式去间接面对大众,并通过隐喻、神话这种“高贵的谎言”将诗与哲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将自己抽象难懂的“辩证法”哲学传授到民主城邦之中。
  在当代价值层面,我们将柏拉图的对话理论放置在现代对话理论中探讨其当代价值。柏拉图的哲学对话理论表现为一个未分化的混沌体系,既不是对话体裁、也不是生存方式,而是一种围绕着特定哲学建立美好社会的理念。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增强人们对古代思想资源和人文传统的重视程度,表现为慰藉心灵的哲学治疗方法和培育通才的哲学教育方法两种具体形式。
  最后,我们看到柏拉图采用对话文体形式进行哲学表述是在文本形式、希腊社会环境和政治哲学策略的综合考量下而选择的“做”哲学的方式,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对话哲学教育来治疗民主城邦中青年们的灵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纂的一部字典,是我国重要的文字学着作。为进一步挖掘《说文解字》的文本价值,本文拟对两种《说文解字》文献进行研究,一是《新雕入篆说文正字》,二是平津馆本《说文解字》。  对于《新雕入篆说文正字》,主要研究其文本与宋本《说文》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类型,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总体来看,《正字》仅录《说文解字》部首的小篆及释义,部分部首缺失,大量文字省略,释义中脱字、讹字、次序讹误现象
本文通过藤花榭本《说文解字》与其底本国图藏宋本《说文解字》进行逐字全面比对,摘录出藤本的校改内容,对校改内容进行分析,辨析正误分类讨论,探究依据,以此展示藤本《说文》复杂的文字面貌。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概述了《说文》的成书与流传,介绍了大徐本说文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藤本《说文》的刊刻、价值、底本问题以及藤本校改内容的研究价值。第二、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是参考前人学者的着述
中埃友好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前202年-8年)期间,由中国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这也成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使“丝绸之路”成为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特别是在文化上交融与互动的古中国和古埃及,成为这条路上最耀眼的明星。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的中国和埃及,都同属于东方文化圈的文明古国,其文化
学位
俗别体是中国历史上汉字使用中的普遍现象,在较为特殊的石刻文献中,自然包含了大量的俗别体。在乾嘉时期,金石学取得辉煌成就,涌现出一大批关于金石文字着录、辨析考证的着作。论及专门编录并考释俗别体的着作,当始于清邢澍的《金石文字辨异》,本文旨在对其内容、体例及其学术成就进行全面研究,从碑别字角度观察清代朴学鼎盛时期在金石学方面的成绩。  《金石文字辨异》十二卷,作者邢澍,清阶州(今甘肃武都县城关)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