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书法及书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书法领域中,碑帖变奏是最具鲜明时代特色。然而,碑学的形成与思想、实践等问题尚属于新鲜事物。作为传统书法的经典——帖学在此时遭遇了不曾有的冲击。对于书法而言,复古曾是不同时代书家对技术与精神的向往。碑学的兴起不啻又为一次复古,但这次复古却是作为新鲜事物而存在。新鲜事物往往生命力强大但问题也随踵而至,直至今天我们面对这场新与旧的冲击,其中依然有不少遗留的问题仍待反思解决。郑孝胥即是这时期的有重要影响的书家之一,其书法延续了清末碑学的创作思想,于晚年形成了气魄宏大、凝重苍劲、霸悍张扬的书风,对于研究清末民国的碑学创变具有重要意义。郑孝胥同样是近代史上的一位复杂而重要的人物。在其一生的书法中,书风的多样性与思想的矛盾性契合了他人性的复杂。探讨郑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梳理其书学思想生成的内外原因,对综合研究郑孝胥书法以及近代书法史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郑孝胥的书法作客观综合考察,主要对其书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翰墨交游、鬻书及授书状况进行梳理。同时,对郑孝胥的书法成就进行客观评述。本文的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郑孝胥的家学渊源”。本章对郑孝胥的家学渊源作探讨,分析郑氏家族的学风与家风对郑孝胥性格、学识素养的内在影响。对于郑孝胥早年进行启蒙教育的叔祖、父亲进行研究,旨在阐明郑孝胥学问渊源的直接影响。第二部分为“郑孝胥的主要交游”。本章对郑孝胥的主要交游作探讨,郑孝胥一生交游极广,由于郑孝胥自身身份的多样,与郑氏交往的人的社会身份亦极复杂。本文以沈曾植、康有为、吴昌硕为交游研究的主要对象,分析他们与郑孝胥书法、书学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郑孝胥的书学观”。本章对郑孝胥的书学观进行研究,以日记、诗集、题跋等作为第一手材料,分析其书学观念的来源与内在变化。并对其书学观中的缺陷以及后人对其书学观的误解进行阐明。第四部分为“郑孝胥书法与书学观的冲突”。本章对郑孝胥的书法实践与书学观念相结合进行研究,对郑孝胥五体书进行分析评价,指明其书法实践的时代局限。作为观念的意识与实践不相符,时代与自身在郑孝胥身上产生影响导致了其中的冲突与错位。第五部分为“郑孝胥的鬻书与授书”。本章主要研究以上海为中心,郑孝胥在民国以后的鬻书状况以及书法教育状况。并结合时代变化探讨社会转型对于郑孝胥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价值与意义。第六部分为“郑孝胥书法的影响与评价”。本章主要探讨郑孝胥的书法成就以及对于当时书法的影响与对于后世产生的意义。参考当时对郑孝胥书法的评价以及后代的评价,结合时代与书法史的演进给予郑孝胥书法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非典型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 co-receptor,Orco)与典型嗅觉受体共同形成离子通道,在昆虫嗅觉识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二点委夜蛾Athe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模式,普遍都是教师以自己的理念讲解知识,将自己的思维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循序渐进的知识生成过程,也没有针对性的知识交流。教学过程只是顺着教师的预想方向去进行,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而对话教学则能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讨过程中。以下将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可持续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豆科植物做过其共生体的调查,对根瘤菌资源的挖掘仍然是生物固氮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
【目的】明确评估不同类型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毒力的重复性最好且最方便的生物测定方法。【方法】在室内分别采用点滴法、饲料混药法和叶片药膜法比较了不同类型的7
目的:探讨延续性动机性访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都知道:只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能够合理构建理想化的高效课堂,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一、高效课堂中应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新课开始前的别出心裁的引入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笔者在教“三角形的基本
今年5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和斯科茨戴尔召开的Gartner供应链管理人员大会上,JDA软件集团公司发布了与SCDigest合作完成的供应链研究报告。这篇名为“2016年SCDi-gest供
报纸
数学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可能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处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再次我们还应向他们尽可能提供足够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机会,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源于“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从情感上能很快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特别是创设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寻求问题答案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