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郁证)古今证治探计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病六版《中医内科学》将其定义为“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1]根据所述内容,其病变范围包括了现代医学中抑郁症的部分症状(心情抑郁、情绪不宁)、中医学中的肝郁气滞证、以及《金匮要略》中的脏躁和梅核气等病证在内。   现代郁病概念是由五版《中医内科学》之郁证发展而来,五版《中医内科学》将“郁证”定义为:“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多种复杂症状,”[2]将六版《中医内科学》郁病概念与之相比,虽少了“失眠”一症,实则二者涵义相同。然将“证”字改为“病”字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证”与“病”的区别在于,“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所作的结论。而“病”是对疾病全过程与规律作出的概括与总结。将“郁证”提升为“郁病”表明了中医对郁病认识的不断深化,且“郁病”体现了病名的标准化,显示了与现代医学接轨的趋势。本文就以“郁病”为核心内容进行理论探讨,其中亦包含了现代中医“郁证”的理论探讨。   本文从以下五方面对郁病古今证治进行探讨:第一,追本溯源,探讨郁病概念之沿革,重点讨论对郁病病名认识比较深刻的几位医家关于郁的学术思想,包括《黄帝内经》论五郁、张仲景论郁、朱丹溪论六郁、虞抟论郁证、张景岳论郁证、赵献可论郁病。在这段漫长的郁病理论历史发展过程中,郁病的性质也经历了由“五运气郁”、到脏腑气郁、气机之郁,再到情志之郁,最后到神志之郁的转变。第二,探讨归纳现代郁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第三,探讨郁病病因病机,提出心主不明是郁病发病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第四,探讨郁病的诊断发展以及郁病与抑郁症的联系与区别。第五,探讨郁病证治方法,包括古代一些代表医家的郁病证治理论,和现代临床分型证治、针刺推拿、中医心理治疗以及调摄护理等。   本文目的在于梳理、澄清中医郁病的概念内涵,认为郁病当属“神志病”范畴,而非部分医家认为的“情志病”,并强调心主不明在郁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古今医家郁病理论的梳理,望能使郁病的辨证论治内容更为丰富,也希望能对郁病临床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目的:客观评价黄文东升清止泻方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与经方参苓白术散的对比证实加用风药对泄泻的影响,为风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
目的:分析Ⅰ期心肺康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患者心功能、肺功能、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可影响多个内脏系统的结缔组织疾病.消化道病变是该病累及最多同时也是最早的系统,1903年Ehrman
关键词:土地流转改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
研究某一栽培因子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在田间试验中称为单因子试验。对于单因子试验的统计学处理,目前多限于对处理间产量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试验回归
教师专业发展的强依赖性和教师培训模式的传统性的矛盾,是教师专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 要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要寄希望于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优化与变革,另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组以增厚硬化的皮肤病变为共同表现的异质性疾病, 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或)纤维化以及内脏器官(包括胃肠道、肺、肾脏和心
兔子姐姐:rn你好!我是小雨.我们家住在一个比较不错的小区,邻居之间都相处得很愉快,我跟小区的很多小朋友也玩得很好.可是最近我们家楼上搬来了一家人,他们的到来令我有了烦
期刊
瑞士联邦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行流通纪念币,大致先后分为三个阶段。1936年至1963年发行的是面值5法郎的银质流通纪念币,主要是以国内历史上的大事件为纪念题材;纪念币的
根艺,是根雕艺术(亦称树根艺术)的简称。它是利用自然界中各种有利于造型的树根、竹根等为材料,加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品。根艺具有顺其自然、不求雕饰和局部雕饰、巧夺天工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