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扰退避策略的LTE-FDD上行共存系统保护频带的使用分析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带高速数据通信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开启了“长期演进”(LTE)的进程。LTE以OFDM/MIMO为核心技术,具有实现简单、频谱效率高、抗多径衰落等多项优势使其得到了各大运营商的关注。由于频谱资源紧张,竞争激烈,根据3GPP对LTE的频带划分可以看到,在可预见的未来,多家运营商在同一地理区域、相邻频段部署LTE系统将不可避免,由此带来LTE系统共存干扰,从而引起共存系统的吞吐量损失。而OFDM的旁瓣泄漏较为严重的特点加剧这一影响。由于干扰较为严重,研究系统共存对于减轻共存干扰非常必要。通过对共存的研究,可指导共存系统的布站选址以减轻共存干扰;在设备投用前期可提供硬件指标规定;同时,研究共存还对频谱资源管理有指导作用,如设置合理的保护频带等。目前系统共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对LTE与其它各无线通信系统的共存都有分析。研究多围绕着一个问题“如何减小共存干扰”出发,主要集中于共存系统在地理上布局以及不同时隙的干扰情况,并提出很多有益的结论。其中,增加共存系统间的保护带宽也被视为减小干扰的有效策略之一,保护带宽的隔离虽然能有效降低共存干扰,但也浪费了宝贵的频谱资源。针对共存系统保护频带问题,本文从“减小共存干扰,优化共存系统的整体频谱效率”出发,通过对系统共存干扰特点的充分研究,针对受共存干扰最为强烈的保护频带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退避策略的方案以减小FDD系统上行共存干扰,通过该策略可将部分保护频带在适合的时刻,分配给最适合的用户。基于这一思想,文本对共存干扰进行了理论建模,并从数学理论上得到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不采用本文方案相比,本文方案既降低了系统的共存干扰,又保持了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即,优化了共存系统整体的频谱效率。通过对理论方案付诸实践的难点问题,对方案的部分步骤进行简化,以牺牲少量系统性能为代价,充分减小方案的复杂度,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简化方案的可行性。本论文的仿真基于3GPP建议的LTE系统仿真环境,详细地描述了系统共存仿真各步骤的原理以及实现细节,并将平台的基础仿真结果与3GPP进行校对,确保平台的可靠度,并基于上述平台的基础框架进行新算法开发、验证,为新方案提供仿真支持。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下人们越来越依赖煤矿,但是在煤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我们
摘要:语文是人们沟通和交流必不可缺的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27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能源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特性对太阳能进行直接而有效的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下一代网络正朝着多元化、全IP化的方向发展,接入技术日益增多,网络业务也层出不穷,支持异构融合网络中的服务质量(QoS)保障将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
随着嵌入式技术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的设备监测系统已成为企业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利用这种网络化的设备监测系统,人员不必到达现场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尤其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短期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IAP PSSCA), 种版本的大气环流模式:AGCM 1.1和AGCM 1.2,分别以2月11~19日的9天大气观测值为初始场,以给定海温
介绍了气候预测中的集合方法.该文作者曾在1996年论证了在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的共同作用下存在一个可预测的气候异常区,部分地改变了气候不可预测的论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