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 偏头痛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原发性慢性致残性脑功能障碍。我国偏头痛的年患病率达9.3%,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偏头痛的有效治疗问题亟待解决。中药白芷及其方剂治疗头痛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由来已久,欧前胡素是白芷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够有效抑制醋酸及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本实验拟建立清醒状态下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硬脑膜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应用高、中、低剂量欧前胡素,观察其对偏头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并检测电刺激后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浓度,以对欧前胡素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价和探讨。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欧前胡素低剂量组(Imp-L,6.25mg/kg)、欧前胡素中剂量组(Imp-M,12.5mg/kg)、欧前胡素高剂量组(Imp-H,25mg/kg)、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组(RB,0.525 mg/kg)、羧甲基纤维素钠组(SCC)及对照组(Control)。手术在大鼠上矢状窦硬脑膜上放置电极,术后第4天除对照组外均行电刺激,电刺激前1h灌胃给药,然后放入观察箱适应环境,电刺激10min同时记录大鼠的疼痛行为学表现,随后立即行颈外静脉取血,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CGRP、SP、VIP及NPY的浓度。 结果: 1、疼痛行为学表现:与Control组相比,SCC组大鼠理毛时间和扭头次数均显著增加。与SCC组相比,Imp-H组、Imp-M组RB组大鼠理毛时间和扭头次数均呈不同程度减少。其中,Imp-H组及RB组大鼠理毛时间和扭头次数均明显少于SCC组。Imp-H组大鼠理毛时间与R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2、电刺激强度:与SCC组相比,Imp-H组、Imp-M组RB组电刺激强度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Imp-H组及RB组电刺激强度明显高于SCC组。Imp-H组电刺激强度与R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3、血浆CGRP、SP、VIP、NPY的浓度:与Control组相比,SCC组血浆CGRP浓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与SCC组相比,Imp三个剂量组和RB组大鼠血浆CGRP浓度均呈不同程度增高,RB组增高无统计学差异,Imp-H组、Imp-M组及Imp-L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Imp-H组及Imp-M组大鼠血浆CGRP浓度与R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各组间大鼠血浆SP和VIP浓度无明显差别;与Control组相比,SCC组大鼠血浆NPY浓度明显降低。与SCC组相比,Imp给药组及RB给药组大鼠血浆NPY浓度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Imp-H组及RB组大鼠血浆NPY浓度明显高于SCC组,Imp-H组大鼠血浆NPY浓度与RB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结论: 1、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硬脑膜可导致大鼠理毛时间及扭头次数显著增加,提示造模成功。 2、高剂量及中剂量欧前胡素可以提高引发大鼠疼痛行为学表现的电刺激阈值,降低大鼠对硬脑膜电刺激疼痛的敏感性,以高剂量欧前胡素作用显著。 3、高剂量及中剂量欧前胡素可以减少电刺激硬脑膜致偏头痛大鼠理毛和扭头的行为学表现,以高剂量欧前胡素作用显著。 4、欧前胡素治疗偏头痛的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中NPY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