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延迟转发的双路径多天线协作中断传输方案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在飞速的发展,如何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和检测复杂度,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多天线为基础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但由于发射功率和硬件复杂度的限制,随后多种协作通信方案被提出。其中双路径协作传输方案的源节点在不同时隙能够持续不断的发送新数据,系统可以达到全速率传输,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双路径协作传输方案都是基于单天线的,系统最大容量的提升空间受到了制约。若在源端、目的端和各中继节点装配多根天线,就可以挖掘更多的空间分集,实现更高速率的传输。为解决多天线系统复杂度高不易实现的问题,本文在中继转发的过程中应用循环延迟分集(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技术,通过CDD技术可以简化检测结构,降低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同时,在源端使用线性复数域联合预编码技术能够获得编码增益,提高系统的分集增益。将联合预编码、CDD技术与多天线方案结合研究具有低检测复杂度且能够实现可靠、全速率传输的多天线双路径协作中继方案,为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编码的实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为:  (1)将传统的双路径全速率协作中继方案改进为源节点、所有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均装配多根天线,分析其传输模型和多天线系统的性能。  (2)设计了多天线联合预编码方案,将发射端待发送的当前载波上所有时隙所有天线的符号进行联合预编码。通过联合预编码可以使系统获得一定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提高了系统的误码性能。  (3)中继节点采用循环延迟分集的转发方式,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得出,虽然所有节点使用多天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但是采用循环延迟分集转发方式可以使接收端的检测复杂度不随中继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长。  本传输方案编码简单而且易于实现,中继转发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的编码方案来实现,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多视角视频、多光谱图像等新型应用的出现,对图像和视频的压缩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即终端有限的资源要求最小化编码器的能耗和通信量。现
近年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数字媒体的信息保护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各种形式的数字作品都可以通过网络形式进行传输和发表,其安全性和版权保护成为了
近些年随着一系列高速铁路的建成和铁路大提速,中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而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准确的重要支撑之一是铁路通信。电气化铁道的无线电噪声是广泛存在的,会对铁
本文针对X射线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图像缺陷检测的特殊要求,研究了基于X射线实时成像的缺陷检测与标记技术。在工业探伤领域中,由于焊接过程出现的各种
核磁共振理论诞生于1946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用于建立以原子常数为尺度的磁场参量自然基准,具有测量精度高、受外界干扰小、信号稳定清晰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与超大的网络容量,可以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家居与楼宇自动化、
无线通信中电波传播和场强预测问题是整个无线通信网络规划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准确的传播预测对于基站与移动台的选址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系统容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原先的蜂窝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现有的高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输电线路状态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等高压侧终端设备都普遍存在着电子电路取电问题。本文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压侧供电设计方案,在传统的电磁感应取能方式的基础上,又引入了补偿铁心和补偿线圈。其中,取能铁心和补偿铁心选用初始磁导率差别较大的材料,并将两铁心线圈在电路中反向串接。论文也对电源电子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而且还自制了一种新的电源结构和电源模具,便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无线局域网(WLAN)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且成为了研究的热门课题。IEEE802.11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主流标准,被世界各地学者广泛研究。由于
卫星导航系统以其全球性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等优势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