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游客空间行为对目的地规划、管理和游客空间分流的引导至关重要。早期学界主要关注区域或目的地之间的游客空间行为,研究重点在于游客空间行为模式描述及游客选择空间的原因。随着追踪技术的进步和景区管理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始以景区小尺度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序列分析、马尔科夫模型等方法探讨游客在景区内部的空间行为模式,但此类研究重点在归纳游客的空间行为模式,对形成这种模式的原因机制关注不足。与游客空间行为研究直接相关的是城市地理领域的通勤研究,但通勤研究一般基于效用最大化准则,较少考虑主体人的认知和身体受限、偏好等因素。 游客空间行为是游客主体和地理环境客体相作用的结果。从主体出发,景区内部游客空间行为与其空间选择的标准、自身特性、个体动机、开始游览时间和入口选择等因素有关。从客体出发,游客空间行为与客观环境的空间结构有关。本文围绕景区内部游客空间行为,将行为决策研究中的自然决策范式引入游客空间行为研究中,重点考量复杂的客观环境、个体特性、认知以及抽象人(团队)对游客空间行为的影响。 本文利用问卷获取游客行为和感知数据等(有效问卷计558份)。借助GIS、SPSS、Clementine软件平台,运用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解读景区游步道系统空间结构(包括吸引物要素与道路要素的空间结构),并与游客空间行为(游客空间行为的流量与流向)进行关联分析;利用聚类分析归纳游客空间游览路径的类型;采用独立样本U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检验样本和变量的差异;运用决策树方法,以游客空间行为为因变量,以游客个体特征、旅游特征、动机和自感的空间选择标准为自变量,构建基于游客主体的空间行为选择规则模型。研究表明: (1)三清山游步道系统的空间结构中,西北部的路网整体通达性和局部通达性都较低,中部整体通达性和局部通达性都较高;吸引物的空间结构则呈现出两大核中心,分别是空间通达性高的南清园景区和空间通达性低的三清宫景区。从游客的空间到访量分析,空间节点的到访与景点的吸引和空间的通达性都有很大关联,但更重要地是取决于空间的整体通达性。从流向角度,游客的空间转移也与空间的整体通达性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游客的120种空间路径概括为6种主要空间模式类型。 (2)个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游特征对游客空间行为影响重大。游客开始游览景区的时间越早,游览的路径越长,出现折返现象的概率越低,反之在本研究中也成立;游客的入口选择、信息获取来源、旅游方式、到访的交通方式、年龄、来源地和旅游次数等都对游客空间行为有重要影响。个体特征变量中,文化程度、收入并没有显著地影响游客空间行为,原因是受群体决策的影响。旅游方式对游客空间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团队客与散客的空间行为有显著差异;对于旅游方式为亲友同游的游客来说,选择核心景区短距离小环线游览概率大于其他群体;独自出游和驴友伴游的游客则可能游览更长的距离和更多的景点。 (3)理论分析中,本文认为游客选择空间时的感知标准也会影响空间行为,实证研究验证了游客空间选择标准的感知差异对空间行为的影响。自感的空间选择标准维度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客观环境因子、软环境因子、预期安排因子和自身特征因子。决策树分析表明:游客对客观环境因子是否影响空间行为的判断非常重要地影响了其后的空间行为。一旦游客认为路的通达性在空间选择中不重要,那么其空间行为就极有可能出现折返、到访空间通达性低的景点,反之也成立。另外,游客对“景点吸引、路的陡缓、路的安全、路标指引、同行人的影响、个人兴趣爱好影响空间行为”的感知差异也对真实的空间行为影响重大,反映了客观环境、个体特性和群体因素对游客空间行为的影响。 (4)本文验证了小尺度空间游客到访动机与空间行为的关系。动机通过空间选择偏好影响游客的空间行为,如以“摆脱常规生活”为动机的游客在空间行为上会避免出现折返。 (5)空间句法等方法很好地从黑箱角度分析了景区空间结构与游客空间显性行为的关联,而决策树方法不仅分析了游客属性对空间行为的影响,也分析了游客的隐性行为变量(动机、空间选择标准等感知变量)对空间显性行为的影响。二者互为补充与验证,可以较全面地分析游客空间行为的影响因素。 (6)在真实环境中的空间行为决策中,自然决策理论可以提供很好的范式指导。因山岳景区游客的空间行为也会受复杂环境、个体认知水平与标准,身体状态、群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