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知识经济环境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成为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同时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知识在区域间的流动以及创新资源的共享,区域之间逐渐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因此,合理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对于网络中各主体间通过加强彼此沟通交流、协调合作,进而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来说十分重要。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以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为四个方面:网络规模、联系强度、网络开放度、结构洞,并从理论方面阐述这四个属性都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对泛珠三角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本文按照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评估原则,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代表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的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的19项指标进行定量测度,并提取出综合公共因子,再分别计算各省区在这些公共因子的得分和排名并进行现状分析。研究发现:各省区在创新能力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在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中表现出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研究所提取出的两个公共因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情况,并得出结论:联系强度和结构洞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增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强度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最后,基于上述对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市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的探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包括,消除创新合作壁垒政府协调机制,树立企业本位思想;提升区域创新网络开放度,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增强网络主体间的联系强度,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积极推动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搭建主体间合作桥梁等。
其他文献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速度的日益加快和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汉语教师的培养也应由以往的只适合教来华留学生的"对内型"转向适应海内外、犹其是海外教学的"内外兼修型"。在这样的大形势
简单地认为古代文道论中缺失主体地位的现代看法是极不准确的。刘勰的"文以明道"观是中国古代"文以载道"理论原型的第一个明确体系,也是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文道关系中的创作主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许多人把对高校教学与农村实践环节的认识停留在各自的职能领域,并不能真正树立人本主义的思想,更不会认识到农村实践活动在高校教学建设中的传承和修正作
智能井控系统是应用计算机对钻井井口回压进行监测和实时控制并采用计算机电液比例控制的系统。通过研究,建立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PID控制和专家控制的方法,结合
模拟讲演法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的创新教育方法.本文从模拟讲演法的含义、应用过程、实用价值等三方面阐述该
未来网络社会生活正走向以交往生产和精神生产为主。教育形式与内容也从物质生产向社会交往和艺术化精神生产为重心转变。教育各阶段应注重美育、多元素质和生活化,且应从形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当前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应运而生,为传统教育改革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在传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业较发达的国家,随着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规模增大,特别是南海油气勘探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水区域扩大,这就对海上“超级船”有新的需求。这种“超级船”是海上浮
为了提高数字化变电站模拟量采集的同步精度,提出一种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合并单元(MU)同步采样的方案。通过分析同步误差产生的原因,指出MU内部晶振误差是造成同步性能
美国创造学家艾里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今天,艾里克斯‘奥斯本这个人名实际上已经成了头脑风暴法的代名词。所有对于新产品概念的形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