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方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锂硫(Li-S)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系统最有前途的候选电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硫和硫化锂(Li2S)的绝缘性,硫正极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以及多硫化锂(Li PS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转化反应动力学等问题导致Li-S电池硫利用率低,电化学性能差,严重阻碍了Li-S电池的商用化发展进程。二硫化钴(Co S2)已被证明可以与Li PSs产生较强的化学键合作用进而在表面有效地捕获Li PSs,然后催化从可溶性Li PSs(Li2Sn,4≤n≤8)向不溶性Li PSs(Li2S2/Li2S)转化,增强Li PSs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然而,Co S2的导电性相对较低,并且以颗粒形式存在很容易团聚进而造成吸附活性位点减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结合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和Co S2纳米颗粒来制备二硫化钴/石墨烯(CoS2/rGO)复合材料,分别探究了CoS2/rGO复合材料作为改性隔膜功能夹层和自支撑硫正极对Li-S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高效的微波水热法制备CoS2/rGO复合材料,并将其涂覆在商用聚丙烯(PP)隔膜上作为限制穿梭效应的功能夹层以改善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匀的CoS2/rGO功能夹层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可以将可溶性多硫化物固定在正极侧,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而且隔膜上的涂层可充当第二集流体以降低电池的内阻,有助于加快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因此,采用CoS2/rGO改性隔膜的Li-S电池在0.2 C下100次循环后有60%的容量保持,并体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0.1 C-2 C)。在0.5 C的电流密度下,使用CoS2/rGO改性隔膜的Li-S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963.2 m Ah g-1,循环400次的每循环容量衰减率仅为0.08%,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构建了CoS2/rGO气凝胶作为吸附/电催化的自支撑硫载体,以提高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匀原位生长在r GO片上的Co S2纳米颗粒对Li PSs具有很强的捕集能力,并催化其转化,加速了反应动力学,显著抑制了穿梭效应。高导电性的三维多孔r GO气凝胶为电催化过程和电化学反应确保了快速的离子和电子转移。结果表明,该电极在0.2 C下具有1457 m Ah g-1的高初始容量,在2 C下具有1156 m Ah g-1的高倍率容量,在1 C下400次循环的低容量衰减率仅为0.04%,并且展现了5.7m Ah cm-2的高面积容量(高硫负载量为6.37 mg cm-2)。
其他文献
超材料是人造材料,其光学特性取决于本身的几何结构,可以得到天然材料不具有的光学性质。超材料丰富的物理特性可以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场多个维度的灵活调控,因此在光学与信息科学、生物传感技术、微波与太赫兹器件、生命科学与医学等方向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成为微纳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对超材料光场振幅调控进行研究,设计了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超材料完美吸收器以及动态可调超材料,并使用有限元法对设计的超材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选择特殊的共轭桥对有机光学发色团的分子进行设计,使之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基于双能级模型和电荷转移理论,研究的焦点聚集在具有D-π-A型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决定发色团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为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效率,对于不同的共轭桥具有不同的离域效率,而二苯乙烯是电子离域效率最高的共轭体系之一。基于二苯乙烯这种结构框架,在π-共轭桥的两端添加上不同的给体、受体基团,或者将具有不
纳米材料,以其独有的新奇性质在电子器件、航天领域、光电催化、储能器件、生物医学乃至纺织、机械、环保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为成熟的应用。基于以上对纳米材料的应用,探索纳米尺度材料的合成、微观结构以及低维性质,将有效的推动对纳米材料相关理论基础的认识,也将拓宽其在各大领域的实际应用。本文制备了In2O3、Pr0.5Sr0.5Fe O3和La0.25Pr0.25Sr0.5Fe O3纳米纤维,对以上几种材料
在最近几年中便携式和可穿戴无线设备的飞速发展和第五代(5G)技术的普及,智能电子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等小型电子设备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设备朝着小型化的趋势和电池使用过程的中的损耗,设备电源的更换变的越来越麻烦。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蓝色能源,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耐酸碱的TENG和栅极结构TENG在安全方面的应用。随
由于集成电子技术的能耗问题和集成度问题,研究新型的信息传输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旋波是通过电子自旋编码传输信息,故而能够克服热功耗的问题,因此研究自旋波的激发和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磁交换作用对磁性薄膜自旋波的影响为研究课题,分别通过在单层薄膜中掺入非金属元素和双层铁磁耦合的方式改变薄膜的交换作用,研究其中的自旋波共振。首先采用成分梯度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B含量和厚度不同的FeCoB薄膜
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舒适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各种环境问题中,废水污染以及与细微颗粒物(PM)相关的空气污染已成为最严重的问题。纤维膜作为一种过滤材料,在空气过滤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众多应用和发展。静电纺丝工艺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能够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首先我们研究了一种可以规模化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用于气体过滤的静电纺丝
磁电材料因为同时表现出铁电性和铁磁性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材料之一,这种独特的铁电与铁磁之间的耦合,能够应用在许多电子设备和器件中。随着各类电子器件向小型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可穿戴设备中对柔性器件的需求,各种柔性磁电材料在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由于单相磁电材料的磁电效应往往比较微弱,人们把研究重点转向复合磁电材料。在众多柔性复合磁电材料中,聚合物基复合磁电材料因为其出色的柔韧性、良好的稳定性和
一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nanofibers,NFs)由于其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已经被广泛用于光电探测、化学和气体传感、显示器件等领域。在一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Fs材料中,SnO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较宽的带隙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光电以及气体传感等领域,然而目前SnO2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仍然存在着阈值电压过负、能量消耗较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
光致发光材料已应用在科学工程中的多个领域,例如:光学存储,生物标记,发光二极管,医学和各类光学传感器等。在这些应用领域中,纳米尺寸的静电纺丝荧光纤维是理想且常用的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静电纺丝荧光纳米纤维的性能和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疗和有毒物质检测方面。因此在本文中,设计了两种新型静电纺丝荧光纳米或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抗癌和水中有机染料检测中的弊端。我们首先设计了一种抗癌
近年来,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因其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巨大的速度差而面临着处理爆炸性增长数据的严峻挑战,Mead提出的模拟生物大脑的神经元模拟则很有希望解决这一困境,忆阻器因其阻值可以由流经其的电荷精确调制这一与生物突触较为相似的特点,使其为解决冯·诺依曼瓶颈和研究神经元模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这使得围绕忆阻器的研究成为当今一大热点,然而大多数忆阻器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了器件材料的搭配选择和忆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