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超导体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jdxy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超导电性被发现以来,超导体由于其零电阻特性和抗磁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更是使超导体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由于低温超导体必须工作在液氦温度环境下,而已知的高温超导材料成本高、工艺复杂、工程临界电流密度低,使得超导电性应用的优越性受到了限制。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温/高温混杂超导体的结构模型,由于其由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体两者组成,结合了两种超导体各自的优良特性,因此可望比低温超导体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情况,对混杂超导体的电流分布特性及热稳定性展开了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杂超导体的结构和超导体的n值模型,建立了混杂超导体的并联模型并对其电流分布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混杂超导体中低温超导部分和高温超导部分会依次出现电流转移现象,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最终电流会全部转移到金属基材中。同时本文采用二维模型对混杂超导体的电流转移现象做了解析性分析并和传统圆截面低温超导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杂超导体的电流转移长度比低温超导体的要小。  对混杂超导体的热稳定性,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对混杂超导体的低温稳定、绝热稳定及动态稳定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给出了混杂超导体的绝热稳定判据和动态稳定判据,对其最小失超能和失超传播速度也进行了研究。分析过程中和低温超导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杂超导体的稳定判据允许值比低温超导体的大,其最小失超能比低温超导体的要大,其失超传播速度比低温超导体的小。  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制备了NbTi/YBCO混杂超导体,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检测到混杂超导体的失超-恢复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混杂超导体的载流电流和加热时间测定了其最小失超能和失超传播速度,并和同等条件下的低温超导体(NbTi/Cu)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杂超导体的最小失超能比低温超导体的大接近一个数量级,而其失超传播速度比低温超导体小,说明混杂超导体的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对输入环节带有死区的非线性执行机构的控制策略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由于电机本身的非线性以及外部扰动的存在,使得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也呈现非线性的特征。因此,对于这种非线性的被控对象,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输入环节的死区具有时变特性。因此,当死区变化时为了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控制器应具有自适应性,其参数应随着死区大小及运行条件而自适应调整。本文为了实现控制性能,在设计控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工业也随之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在IEC61970和IEC61968的技术标准指引下,本文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和电网模型交换做了较详尽的说明,尤其以配电方面的电网模型数据建模,和实现,以及在各类系统的数据表达,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定的实用化探索。同时基于某实验项目,对信息集成的配电网SCADA和GIS系统实用化集成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工程化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积累。
2’-脱氧嘌呤核苷是许多重要的核苷类抗病毒与抗肿瘤药物的前体。本文以乙酰短杆菌为核苷磷酸化酶酶源,通过糖基转移反应合成2’-脱氧嘌呤核苷。2’-脱氧腺苷的合成是在50ml的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用药种类及方式.结果
奇妙!真奇妙!驱蚊香草零陵香的茎、枝、叶、花,不仅在生长过程中散发出特别浓郁的香味,就是花谢叶落枝枯时,整个植株仍然香气袭人,让人惊叹不已!  驱蚊香草零陵香集观赏、药用、驱蚊于一体,是非常走俏的盆栽驱蚊花卉。它形态矮壮丰满秀丽,地植盆栽均美观。盆栽置放庭院客厅居室阳台,不仅绿意盎然,美化了居住环境,而且芳香飘溢,让人心旷神怡。它不仅具有醒目提神、杀菌防疫的功效,而且有很强的驱蚊效果,天然绿色环保
在大电网成本高、运行难度大等弊端日益凸显及全球能源枯竭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分布式发电以其投资少、环境友好性强、发电方式灵活、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电网”能够方便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梯级利用,为充分利用分布式发电提供了一种有效机制。在微网的投资建设阶段,微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型、选址与定容是一个关键且重要的问题,微源的合理配置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投资成
本项研究以2003年早春发生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清原站)的森林雪/风灾害和低温霜冻灾害为对象,在对灾区的气象、植被、地形地貌等相关资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