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的研究尚属空白.传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用材林经营易导致土壤退化,降低土壤的生产潜能.目前许多造林学家正在植物群落水平上应用不同的栽植模式调节土壤系统以改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的土壤质量.该文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这种调节方式如何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多度、多样性和生物量格局.此项研究选择了立地条件非常相似的3种栽植模式.20年生的一、二代杉木纯林以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对照构成连栽组;13年生8杉木2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以13年生二代杉木纯林为对照,20年生8杉木2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以20年生二代杉木纯林为对照组成两种混交模式;20年生火力楠纯林以20年生二代杉木纯林为对照构成轮栽组.同时在第一代杉木纯林中抽取了5块样地监测群落的季节变化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多度上,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林后,土壤动物出现了显著性的下降,但是一二代杉木纯林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火力楠轮栽主要促进了大型土壤动物的增加,但火力楠混交对土壤动物没有影响,桤木混交主要促进了双翅目、(虫)目、线虫、线蚓的增加.在多样性上,一、二代杉木之间连栽对土壤动物没有影响,但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林、火力楠混交、火力楠轮栽以及桤木混交均显著地降低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在生物量上,各对比林型之间均没有发现显著性的差别.从目前的观察看来,多度和多样性的结果支持树种是驱动土壤动物群落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生物量的结果表明栽植模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是有限的,也暗示应用栽植模式来调控土壤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他文献
开关柜的智能化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目前,许多厂家或研究部门都在进行研究与开发,但至今单一性能的居多,而综合多项功能的偏少,因此本装置的主要任务就是研
随着传统石化能源储量的日趋枯竭,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日益显著,开发利用高效、清洁和经济的能源成为人们的首选,然而工业调查表明,新能源发电系统故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并网逆变器的故障,逆变器的可靠性问题已成为较为普遍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准确评估并网逆变器的可靠性,本文以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为例,首先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光伏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通过
高盐能够破坏植物体内水势平衡和离子平衡,引起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从而导致细胞分子损害,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植物感受到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信号以后,经离子和渗透信号途径改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定量分析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小流域的生态治理一直是中国生态建设的基本单元,但目前缺乏基于小流域水平上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启停频繁,运量大、再生制动回馈的能量较为可观。再生能量消耗的理想方式就是被临近的正在牵引的其他列车吸收。但是实际很难实现牵引和制动的完全匹配。为了防止再生失效可采用储能装置将多余能量回收,改善再生制动,在适时的情况下再放出电能加以利用。超级电容的快速充放电特性、长寿命、高效率及环保免维护等优点令其成为此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以实际系统为参照,在实验室搭建车载超级电容储
近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学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拓展了微生物的研究领域,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到其生命活动中的酶,都为人类寻找和合成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化合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于1957年在新西兰首次报道,并于1981年传入我国,至今在我国己爆发多次流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是引起儿童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抗参数是其电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电抗参数计算和测试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电机的运行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磁路结构多种多样,与普通电励磁同步电机转子磁路结构差别较大,出现了交叉饱和的现象,导致其电抗参数的准确计算和测试较为困难。鉴于此本文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抗参数计算方法、测试方法以及影响电抗参数的因素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综述了永磁同步电机电抗参数的计算方法,总结
辞别旧岁,拥抱新春.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告别了极不平凡的201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0年.rn岁月流金,盛世丰年.回望2019年,百万监理同仁以汗水浇灌收获,书写着属于我们的
期刊
在总结中国已报道的牛肝菌属和绒盖牛肝菌属名称记录的基础上,该论文对中国牛肝菌属进行了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探讨了该属在中国分布的种类和属内种间的关系,同时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