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约占70%,传统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30%左右,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效果。血管生成与神经母细胞瘤关系密切,肿瘤的增殖、转移需要大量的新生血管。血管生成因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有可能为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疗效提供新方法。肿瘤血管功能缺陷导致肿瘤间质压力高、缺氧及酸中毒,影响化疗药物的抗瘤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能纠正肿瘤血管和微环境的异常,提高化疗药物的瘤内渗透,能否因此而提高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抗瘤效果值得探讨。本研究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通过体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提高化疗的抗神经母细胞瘤效果。 第一部分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以及随访期间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测肿瘤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收集4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其中Ⅱ期4例,Ⅲ期13例,Ⅳ期25例。所有患者治疗前用ELISA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于缓解后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随访期间每3个月一次抽取外周血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神经烯醇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三者预测神经母细胞瘤复发的可能性。 结果:Ⅲ期和Ⅳ期患者治疗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而Ⅱ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正常儿童相近。Ⅲ期及Ⅳ期患者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降至正常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测神经母细胞瘤复发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8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测复发的敏感度明显高于乳酸脱氢酶,与特异性神经烯醇化酶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肿瘤负荷相关,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疗效监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测神经母细胞瘤复发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的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第二部分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抑制神经母细胞瘤裸鼠移植瘤生长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用贝伐单抗单药及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裸鼠移植瘤的抗瘤效果。 方法:培养神经母细胞瘤株SK—N—SH细胞并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将已成瘤的裸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组、环磷酰胺单药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组。比较各组治疗方法的抑瘤率。 结果: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组、环磷酰胺单药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组的抑瘤率分别是38.1%、44.0%、62.8%。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组与环磷酰胺单药化疗组抑瘤率相近,而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组和环磷酰胺单药化疗组。 结论:贝伐单抗能抑制神经母细胞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且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有化疗增敏的作用。 第三部分肿瘤血管功能影响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抗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后肿瘤血管功能的动态改变,探讨在贝伐单抗用药后不同时点进行化疗的抗瘤效果。 方法:培养SK-N-SH细胞并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用单剂贝伐单抗5mg/kg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裸鼠移植瘤,于贝伐单抗治疗后6h、第3天、第6天、第9天将裸鼠分批处死,用荧光素Hoechst33342标记法检测贝伐单抗治疗后不同时点的肿瘤血管功能。将贝伐单抗于不同时间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荷瘤裸鼠,比较贝伐单抗用药后第1天予环磷酰胺化疗(联合方案Ⅰ组)或贝伐单抗用药后肿瘤血管功能得到最大改善的时间点予环磷酰胺化疗(联合方案Ⅱ组)的抗瘤效应。 结果:贝伐单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后第6天肿瘤血管功能得到最大改善。用贝伐单抗和/或环磷酰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裸鼠移植瘤3周后,联合方案Ⅱ组的抑瘤率优于联合方案Ⅰ组,在贝伐单抗用药后的第6天比第1天予环磷酰胺化疗效果较好。 结论:利用贝伐单抗治疗后肿瘤血管功能得到最大改善的时机予以环磷酰胺化疗能增加贝伐单抗联合环磷酰胺的抗瘤效果。
其他文献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70%—85%的人一生中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腰痛影响,据报道腰痛的年均发病率为15%,时点患病率约为30%,而且腰痛是50岁以下丧失劳动能
研究背景: 关节软骨损伤退变是骨科临床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老年人以软骨退变为主,年轻人则以运动创伤引起的软骨损伤为首要原因,晚期发展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可引
目的:通过对128例哮喘患儿过敏原的检测,了解大连市哮喘患儿的常见过敏原,探讨不同年龄组、家族过敏史等多种因素对哮喘患儿过敏原分布的影响;通过对哮喘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
目的与意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以下简称AR)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与许多细胞因子有关,以血清中IgE、白介素4(IL-4)、IL-5水平显著升高为特点。发作时细胞因子的产
目的: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人体重要部位,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为血栓栓塞大脑重要血管造成脑卒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
背景: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偏瘫步态是患者行走时的典型异常表现。对小腿前后肌群运动模式的研究有助于
研究中发现,患者唇下系带旁系膜处粘膜的微循环形态与舌下微循环非常接近,微血管类型也很丰富,适合SDF技术监测,而这个观测点容易固定,不受舌体活动的影响,受患者的影响较舌下小很
在双创背景下,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研究,是顺应盆景产业发展和满足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盆景大师工作室”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目的: 癫痫(Epilepsy)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突然短暂发作的脑功能异常,发病机制复杂、类型多样、治疗困难。 国内外研究证明癫痫与免疫有密切的关系
目的:观察视网膜血管直径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