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林区麻栎种群动态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桥山林区麻栎种群动态变化,以黄土高原南部桥山林区双龙林场麻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境条件下(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麻栎种群的数量结构与动态、开花结实规律,以及麻栎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天然条件下麻栎种群动态规律,为麻栎天然次生林的持续经营、管理及群落稳定维持提供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生境条件下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显示,麻栎幼苗(龄级Ⅰ)个体数量最多,在Ⅱ龄级个体数急剧减少,III、IV龄级阶段种群数量减少突出,为麻栎种群生活史最脆弱阶段,V—XII龄级阶段个体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在II、IV龄级阶段半阳坡数量减少不明显,阴坡减少最突出;麻栎种群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yⅢ型,幼苗期死亡率最大;半阳坡麻栎种群的生存曲线及死亡曲线波动幅度最小,阳坡、半阴坡、阴坡波动的幅度最大;生存函数分析表明,四个生境下种群的生存率和累积死亡率呈互补状态,在II龄级危险率均最高,半阳坡在龄级Ⅱ之后趋于稳定,阳坡、半阳坡和阴坡波动较大,特别是阴坡在龄级Ⅲ达到-0.46,函数值显著低于其他生境。2.桥山林区麻栎群落17个主要乔木种群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各物种趋于独立,群落演替整体处于初中期阶段;~2检验结果显示17个主要种136个种对中,绝大多数呈不显著关联;联结系数AC与共同出现百分率PC分析结果都表明17个主要种总体上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各种对同时出现几率小;根据种群的聚类分析和种间联结测定结果及生态习性,17个主要种群被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3.不同生境条件下,麻栎种群的初始生殖年龄为阳坡(7a)<半阳坡(9a)<半阴坡(11a)<阴坡(12a),林分中最大生殖年龄、平均生殖年龄及生殖年龄期限都为半阳坡>半阴坡>阳坡>阴坡;麻栎种群的始花时间阳坡最早,由始花期到开花盛期再到终花期的时间间隔各生境下基本相似,花期持续时间阴坡显著短于其它三个坡向间;麻栎种群单株结实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为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结实总体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和树冠阳面,阳坡和半阳坡在树冠上层和树冠阳面的结实占比都比半阴坡和阴坡低。4.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间关系、生殖年龄和有性生殖均与环境因素有关,最主要是光照条件。在未来麻栎林的持续经营中,通过合理的抚育间伐,调整种群数量结构、种间关系、改善种群有性生殖环境,促进不同生境条件下麻栎种群持续稳定发育。
其他文献
野生动物管理对于平衡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确保生物多样性相关利益的保护、可持续利用、获取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和苏丹在野生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的保护方面都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物种多样性降低、人与保护动物矛盾突出的严重问题。本文比较了中国和苏丹两国濒危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异同,并以分布于中国秦岭山区的草食动物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
学位
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为柏科刺柏属植物,东亚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及东北部地区,是传统的药用植物。本研究从SRAP分子标记及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鬼臼毒素的鉴定和含量测定分析了国内主要分布地区的杜松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鬼臼毒素的地理变异格局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揭示我国杜松居群间亲缘地理关系,为杜松的品种选育及定向培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主要结
学位
肌肉发育是影响肉品质和产肉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一直都是牛遗传改良研究的重点。但肌肉发育涉及众多调控因子、信号通路的网络式调控,其分子调控网络至今仍不是很清楚,仍有许多相关调控因子尚未发现。FOXO1基因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参与肌肉生长分化、细胞凋亡、葡萄糖代谢、细胞周期停滞、肿瘤抑制等过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研究肌肉发育的重要候选因子。近年来亦发现,miRNA在调控肌肉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学位
为全面了解陕西秦岭南坡林地土壤养分密度整体状况及其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以秦岭南坡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获得林分、地形和植被的相关数据,分析土壤不同养分密度在空间水平上的差异特征,揭示其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立地因子下的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影响秦岭南坡林地土壤养分密度的主要因子,结果如下:(1)秦岭南坡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为125.41 t·hm-2,变异系数为0.42
学位
碳和氮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组成非生物的重要元素,碳氮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凋落物是生态系统中归还养分的一个首要途径,其分解的快慢决定着地表凋落物层厚度,影响着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补充,进而影响了林地土壤肥力,在提高林地生产力等方面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秦岭油松林、锐齿栎林和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机碳矿
学位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常年造成小麦产区严重产量损失。本研究通过对采自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6个省份的296个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单孢子堆菌系分离扩繁。利用19个中国鉴别寄主和18个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进行毒性表型鉴定,同时利用13对SSR引物和43对SNP引物进行分子基因型标记,比较和分析了这些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和群体遗传组成。本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学位
昆虫信息素因为其专一性强、选择性高、对环境友好,灵敏度高,且使用方便等特点,是害虫防治的理想选择。许多昆虫信息素的结构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碳原子的长链脂肪族化合物,黄星天牛信息素和谷斑皮蠹信息素的结构就属于这一类。本论文针对黄星天牛信息素及谷斑皮蠹信息素两种含有手性甲基侧链的信息素化合物的全合成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结果:第一、我们对黄星天牛信息素主碳链进行了C11+C4+C11+C8的拆分,即在主链C
学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所引起的疾病。由于感染该疾病会导致猪严重的生殖与呼吸障碍,因此每年该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Ni
学位
苹果褐斑病是由子囊菌门苹果壳二孢Diplocarpon mali引起的苹果树早期落叶病害之一,该病害引起苹果树叶片黄化,早落,导致苹果产量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防治苹果褐斑病可采用农业措施、化学药剂、生物制剂,以及抗病品种的栽培和种植。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可为探讨植物病原真菌的进化过程奠定基础,从而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化学药剂作为防治病害的主要手段,具有见效快、操作
学位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在小麦上的重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时期,在小麦上产生铁锈状的孢子,使得小麦减产,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条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会产生吸器,它是条锈菌菌丝演化的一种高度特异的侵染结构,对条锈菌的生存至关重要,不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