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常熟市净初级生产力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Tang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是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质的净创造。作为表征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NPP是理解地表碳循环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估算地球支撑能力和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服务价值(Ecological Service Value,ESV)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生命支持产品和服务,包括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生态产品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生态功能两部分。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的变化在改变了地表自然景观面貌的同时,也引起了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NPP以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MODIS、LandsatTM),辅以收集的研究区的相关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1991年、2001年和2006年的三期Landsat TM影像资料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水体、林地、耕地、城镇,以及湿地这五大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给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服务价值带来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考常熟市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常熟市的土地利用分类图。1991~2001年,城镇面积增加了151.2%,耕地面积减少了14.1%,湿地和林地的面积略有增加。2001~2006年,城镇面积进一步扩张,面积增加了65.8公顷,湿地面积增加更为显著,大约增加了121.4%;同时,林地和耕地的面积大大减少,分别下降了30.3%和33.7%。引起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人口和政策四个因素。   利用CASA模型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全市的NPP总量由2001年的397516 T C/a下降到2006年333872 T C/a,下降速度为10515 TC/a2,主要是由于农田转化为城镇用地所造成。农田的NPP总量由2001年的372234 T C a-1,下降到2006年的311867 T C a-1,6年的下降幅度为950 T C a-2。在一年内,4月5月时,NPP出现第一个峰值,NPP最高的月份在8月和9月。   利用Costanza方法以及造林成本和工业制氧法对常熟地区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991~2001年,生态服务价值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2001~2006年,生态服务价值显著增加,主要贡献来自于湿地的大面积增加。湿地对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贡献率在三年中都为最高,其次是耕地和水体。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敏感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湿地、长江水体、耕地、林地。因此,本文所选取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是合理的。
其他文献
李秀莲,中共党员,苍溪县一位普通下岗女工。 12年前,丈夫离开人世,抛下她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10年间,她靠卖豆腐为生,含辛茹苦,将3个儿子先后送进了大学。 人们亲切地称她“
学位
砾石是指粒径大于等于2mm的矿物颗粒。在绝大多数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表层和土壤中都有一定量的砾石分布,那么这些砾石的存在将对侵蚀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这些砾石是各
当下,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自驾旅游已成为一股热流,对其依赖的道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游憩需求亟待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我国道路建设虽取得了较大
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当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不仅必须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坚持以经济建设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地理空间信息在政府管理决策、新兴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建设了大量的GIS业务系统以及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作为战略性
遥感技术是地质找矿领域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应用遥感技术提取蚀变矿物相关的信息,并为成矿预测提供信息支持,然而,快速精确地进行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一直是
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会宁县郭城驿乡红堡子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迎接挑战。他们根据本村的优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使一个贫穷落后的穷村成为一个以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