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车桥耦合新型损伤诊断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ER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检测是桥梁安全的重要保障。现行的桥梁检测主要采用直接量测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工作人员,这极大地增加桥梁检测的费用以及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时限制桥梁检测的范围,阻碍桥梁检测的发展。为此,一种新型的间接的量测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只需要在检测车上安装传感器,再使检测车一次性通过桥梁即可以提取桥梁的响应信号,进一步获取桥梁的各项模态参数,简便了桥梁检测的工作流程,并为桥梁检测的智能化提供思路。本文采用稀疏分量分析对检测车获取的信号进行处理。将待测桥梁分为若干个单元后,两辆检测车依次运行在每一单元的两个节点上获取桥梁响应信号,利用稀疏分量分析构建桥梁一阶模态振型进而获取桥梁各个单元的刚度。针对两辆检测车识别桥梁单元刚度的方式,从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以及实桥试验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结合车桥耦合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桥梁损伤诊断方式。从理论上推导在有外荷载的情况下,停靠在桥梁上的两辆检测车的动力响应以及桥梁接触点的动力响应,表明检测车响应信号与桥梁接触点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证稀疏分量分析方法提取桥梁模态振型的可行性。同时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在无监督情况下确定模态阶数,获取一阶模态振型后采用一种改进的直接刚度法得到桥梁单元刚度,能够同时识别桥梁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最终以得到的单元刚度建立桥梁有限单元模型,采用桥梁静载试验中施加的工况来获取桥梁各单元截面的挠度,极大地简化了桥梁检测方式。(2)在稀疏分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仅利用少量传感器识别桥梁完备模态振型的方法。稀疏分量分析具有位置顺序不确定性,使用少量的检测设备一次性通行测试来构建完备的桥梁模态振型要求正确识别出桥梁各节点的同一阶模态。为避免在构建桥梁模态振型时将两个不同阶数的模态振型组合,在原有稀疏分量分析识别模态振型的流程中增加对单源点进行分组的步骤;进一步根据单源点与频率一一对应的特性,利用带通滤波技术对识别流程进行简化。(3)考虑噪声在散点图原点附近具有很大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聚类方式。一般的聚类方式都是利用样本和样本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聚类,这种方式会增加原点附近混乱样本的可信度。基于最小二乘的聚类利用样本与聚类中心和原点所在的直线上的距离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能够减少在散点图原点附近噪声信号的干扰,同时优化单源点的判断标准。(4)利用数值模拟和实桥试验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数值模拟考虑检测车频率和阻尼、桥梁阻尼比和跨度、桥梁单元划分个数、环境噪声和随机车流等因素对新方法识别桥梁单元刚度的影响。实桥试验识别桥梁单元刚度进而计算出施加荷载后的桥梁挠度,并将得到的桥梁挠度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自1992年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和发展绿色建筑,并且随着“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建筑行业对低碳环保、可持续、“绿色”的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材料的也需求越来越多。原竹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是天然的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存在技术性难题,竹结构目前在一些小型项目中应用较多,在大中型项目中的应用较少。为早日实现“双碳”的目标,应该大力发展和推广竹结构。本文以原竹为研究对象,结合试
学位
公路桥梁、机场路面等混凝土结构长期承受疲劳荷载,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纤维的掺入能够明显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韧性及疲劳性能。聚丙烯纤维是稳定性好、质轻、分散性好的常用纤维之一,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olypropylene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 PFRC)的基本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本课题组通过大量的
学位
高强钢相对于普通结构钢而言,强度更高,在建筑结构中使用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提升抗震性能。随着我国炼钢技术的进步,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推进,高强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逐步增多,尤其是Q460高强钢,已经被大量应用到大跨或高层等结构中。但Q460高强钢在高温下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会迅速下降,使得高强钢结构在火灾下容易丧失稳定性和承载力。当前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是针对普通结构钢提出的,而Q460
学位
方钢管混凝土(CFST)柱与梁连接施工方便,便于实现建筑功能;与相等截面面积的圆CFST柱相比,抗弯刚度更大,更适合作压弯构件,因此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目前,通常采用RC环梁或者钢牛腿连接CFST柱与钢筋混凝土(RC)梁,建筑不美观或焊接工作量大。采用部分贯通式CFST节点,即在节点方钢管开较大孔可方便梁筋贯通,实现梁端弯矩的传递,节点整体性强。本文在内隔板加劲方CFST柱轴压试验研究的
学位
承受水平力的桩被称为水平受荷桩或抗水平力桩,在我国城市高层建筑、输电塔、隧道桥梁、港口等各种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软粘土地基中的水平受荷桩,受软粘土强度低、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等特性影响,其力学行为更为复杂、设计计算更具挑战。影响粘土中水平受荷桩承载性能的关键因素较多,包括桩的截面刚度与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桩端约束条件等。本论文将主要探讨(1)桩的安装和固结效应对水平受
学位
颗粒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研究其性质具有许多实用价值。在岩土工程中,砂土材料是最为典型的颗粒材料,砂土颗粒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颗粒强度和刚度等都对材料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破碎常发生于高应力水平下的颗粒和低强度颗粒,发生的同时伴有颗粒的诸多性质的改变。钙质砂是岩土工程中典型的低强度颗粒,在低纬度的海洋工程中广泛接触,研究其应力应变特性和破碎规律有利于指导工程实践。本论文以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深入分析贫困类型的转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等因素,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从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入学、就业创业帮扶服务,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全面开展系统化培训,加强乡村产学研基地建设和打造农村就业创业平台等多维度切入,探讨铸魂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职教助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我国村镇低层建筑面积占比较大,许多村镇建筑质量差,抗震性能薄弱,所以对于新建村镇建筑应考虑加强力学性能、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是新世纪村镇建筑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已有学者研发了许多新型的装配式组合结构形式,具有节能环保、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虽然关于新型装配式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
学位
横截面异形桩(或横截面非圆形桩,以下简称“异形桩”)是旨在不增加混凝土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传统圆桩的横截面形状,将更多的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桩侧传递到桩周土中而发展的一种优质桩,如现浇X形钢筋混凝土桩(以下简称“XCC”桩)和矩形桩。与传统的竖向受荷圆桩相比,由于复杂横截面边界所引起的“异形效应”,使得桩-土接触面上的力学行为变的更加复杂,同时也使竖向受荷异形桩的分析成为一个三维(3D)问题。虽然有
学位
目前梁柱节点抗震常用的构造方式主要有加强型与削弱型两种。但强震作用下梁柱节点会出现过大残余变形与严重损坏,使得建筑功能丧失且梁柱节点修复难以实现。为此,本文结合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设计、模块化加工与施工工期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两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分别为装配式狗骨削弱梁柱连接节点与装配式管状腹板梁柱连接节点,新型装配式节点在实现塑性铰转移的同时也能够实现震后可修复。本文以提出的两种新型震后可修复装配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