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驱动的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风电并网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并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调度运行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含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经济调度依赖于准确的风电出力概率函数,然而在实际中很难获取准确的风电概率密度函数,往往只能从历史数据中获取风电的部分统计信息。因此,需要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日内与日前经济调度方法,并考虑能够和不能获取完备风电历史数据时的影响,以应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大规模风电场不确定性建模方法和鲁棒经济调度模型,为解决当能获取完备风电历史数据时日内与日前经济调度问题提供了基础。对于日内调度,针对风电数据完备的场景,研究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日内经济调度与备用配置模型,克服了现有日内经济调度过于保守的缺陷;针对风电历史数据不完备场景,研究了含条件风险补偿函数的分布鲁棒日内经济调度与备用配置模型,避免了日内经济调度在数据不完备的情况下过高的弃风和切负荷风险。对于日前调度,针对完备数据场景,研究了含储能的多阶段鲁棒日前安全约束动态经济调度模型,解决了长时间尺度调度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问题和多资源的协调优化调度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针对现有不确定性集合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多风电场之间的相关性而使不确定性集合包含一些不可能发生但会令优化结果过于保守的场景,本文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大规模风电场不确定性集合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非参数狄利克雷过程高斯混合模型对风电历史预测误差数据进行建模,然后采用变分推断公式获取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最后基于所提取的参数信息,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多面体不确定性集合,采用实际风电预测误差数据来测试本文所提的不确定性集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不确定集合相比较,本数据驱动不确定性集合在相同数据覆盖率下,覆盖容量更小,该特性在多风电场中表现更为明显。针对现有的日内经济调度方法在历史数据完备的情况下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中的参数分布信息而使调度结果过于保守,本文基于所提数据驱动的不确定集合,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日内鲁棒经济调度和备用配置模型。本文将该模型转化为主子问题框架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求解所提模型,其中主问题决策机组出力与正负备用容量,子问题进行鲁棒可行性检测。典型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相同鲁棒性的条件下,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优化方法的备用费用和运行费用明显优于传统鲁棒优化方法。针对现有的日内经济调度在历史数据不完备的情况下存在较高的弃风和弃负荷风险,本文提出含条件风险补偿函数的分布鲁棒日内经济调度与备用配置模型(DREDRCVa R)来控制日内运行的风险。由于传统分布鲁棒经济调度模型具有过高的弃风和切负荷风险,因此,本文引入条件风险补偿函数(CVa R)来控制系统的失负荷和弃风风险。本文将DREDR-CVa R推导转化为半正定规划(SDP)问题,并采用DCG(Delayed column Generation)和ACS(Alternate convex search)算法搜索构成SDP半正定约束的顶点集合。典型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优化方法相比,所提的含条件风险补偿函数的分布鲁棒经济调度与备用配置模型可以依据调度人员对于风险的厌恶程度来制定相应的机组出力和备用调度方案。针对现有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没有考虑系统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以及风电不确定性的衍化过程,本文提出了含储能的多阶段鲁棒安全约束动态经济调度模型(SMRDEDS)来处理电网日前调度中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针对随机对偶动态规划方法(SDDP)无法收敛的缺陷,以及在多阶段中考虑N-1安全约束求解效率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对偶动态规划算法(RDDP)和Benders分解方法求解所提模型,该方法首先采用Benders分解方法将SMRDEDS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然后采用鲁棒对偶动态规划算法(RDDP)求解所提多阶段模型,所提鲁棒对偶动态规划算法采用外在近似方法和内在近似方法求解未来最恶劣费用函数的上下界,并采用前向递推和反向递推迭代更新上下界,当上下界一致时,收敛并获得全局最优解。典型系统与大电网仿真结果表明与自适应鲁棒动态经济调度方法相比,本SMRDEDS模型经济性更优并能提供全局最优解,与多阶段随机动态经济调度方法相比,本SMRDEDS模型都能确定性的收敛,与传统的确定性事故备用设置方法相比,本模型根据系统运行的状况采用储能和机组共同提供事故备用,因而本模型在保证N-1安全约束的条件下有更小的备用费用和备用容量。
其他文献
铝合金材料在室温下的成形性能难以适应目前高性能、复杂零件的成形需求,因此常采用提高成形温度来增强其成形性能。在热力耦合作用下,铝合金的初始晶粒状态和应变状态对高温流变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非常复杂,导致材料的成形性能和组织状态难以精确控制。因此,研究不同状态下的铝合金高温流变行为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对制定塑性成形工艺、调控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5052Al-Mg合金为典型材料,利用电子背散
学位
碳基材料以其资源丰富性、成本低廉性以及环境友好性在钠离子电池和室温钠硫电池等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展现出极为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的碳基材料如硬碳作为储钠负极时,虽然电压较低,但容量也较低,且循环性能和倍率特性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而传统碳基储钠正极如碳硫复合材料则受限于硫的低电子电导性和中间产物多硫化钠的溶解穿梭等问题,通常可逆容量较低且循环性能差,远远达不到实用要求。
学位
催化热解技术可将含碳固废转化为化石油料潜在替代品——生物油,以用于制备苯、甲苯、二甲苯(简称BTX)等高附加值的芳烃化工品。然而,现阶段催化热解技术仍面临着催化效率不高,生物油中芳烃占比过低,催化剂易失活等问题,严重增大了后续利用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因此,基于现有技术瓶颈,本论文提出了有机钙衍生CaO(简称Org-CaO)协同纳米ZSM-5(简称NZSM-5)催化含碳固废热解定向制备富芳烃生物油的新
学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洁净煤技术。气化过程中,煤中的汞以单质汞(Hg~0)的形态释放到煤气中,Hg~0具有剧毒性、高挥发性和低水溶性,是汞排放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煤气的强还原性,煤气中Hg~0的脱除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吸附法是主要的煤气化脱汞技术,其关键科学问题在于深刻理解汞在吸附剂表面的非均相反应机理。但目前关于煤气化脱汞的研究相对较少,已开发的吸附剂存在效率不高、中
学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大气质量等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气体传感器作为一种监测各类环境中气氛的有效方式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所有的商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和绝大多数的实验室研究均是采用热激发方式,高工作温度不可避免地带来高温安全隐患、加热器加工精度要求高、器件难以实现可穿戴化等问题。另外,持续的加热需求也导致气体传感器整体能耗较高,无法满足目前对便携设备集成的低能
学位
随着压电电子学的飞速发展,利用压电半导体介质的力-电-载粒子耦合作用进行系统的感知、驱动和存储等功能的研究和设计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系统建立了几种典型压电半导体结构的多场耦合作用模型,阐明了机电耦合作用对载流子运动/再分布的作用特征,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屏蔽效应,揭示了机械加载对结构的粒子输运、能带特征、势垒构型和器件伏安特性等的调谐规律。研究成果如下:(1)在小扰动假设的前提下,分别研究了压电
学位
奥氏体不锈钢因为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高温抗腐蚀性能而被广泛地运用于核电、海洋及石油工程等领域,但是近年来由切削加工导致核电站零件表面性能变化而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发生腐蚀失效的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切削加工会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与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巨大的变质层,从而直接影响零部件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所以,探究切削加工对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氧化行为的影响,弄清切削加工导致的零
学位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拓扑优化(TO)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概念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无缝衔接创造了可能。但CAD、CAE和TO三者之间的割裂,制约了现代产品结构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与集成化。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将等几何分析和拓扑优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统一CAD几何模型、CAE分析模型和TO拓扑优化模型的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材料结构、柔
学位
高强钢大型零件在现代工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国防、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等,要求有极高的承载强度以及抗冲击、抗疲劳和抗裂纹扩展性能。高温模锻成形结合热处理调控性能是这种大型零件常用的加工方法,复杂的热过程和变形历史导致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难以控制,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为了获得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的零件,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如高温下的流变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行为,热处理工艺对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变化的
学位
在石油化工、液压装备、核电站等工业领域,板式换热器作为通用的流体热量交换设备,近年来以其独有的高效率换热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波纹板片作为整个换热系统的核心承压部件,具有形貌复杂、服役环境恶劣的显著特征,对其整体形面成形精度实施完整的定量化评估,对保障板片制造品质以及换热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波纹板片成形精度评估过于依赖人工,而难以实现高精高效、全检全测的自动化检测技术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