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9/ADAM17调节表皮细胞迁移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115106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创面再上皮化包括表皮细胞迁移、增殖与分化。其中,表皮迁移是再上皮化的限速步骤,也是创面慢性不愈的关键环节,一直是创面愈合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下调CD9促进表皮迁移,而CD9基因敲除小鼠中创面修复延迟,提示CD9在创面愈合中起关键作用。CD9是一类高度保守、完整的跨膜蛋白,由两个胞外域套环和较短的胞内末端以及四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对细胞迁移、运动和粘附均有重要作用。与其他细胞表面蛋白相比,CD9本身没有受体或激酶类功能,主要通过与其他跨膜分子,包括整合素、ADAMs和信号转导蛋白相互结合、作用,进而介导各种细胞效应和生理过程。然而,在表皮迁移过程中,CD9与其他跨膜分子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下调CD9触发整合素αvβ5转化为αvβ6,是调控表皮迁移的关键步骤;然而,有关CD9和整合素αvβ5交互作用的功能区域尚未阐明。此外,CD9与整合蛋白α2β1或α3β1形成的跨膜蛋白复合物,并不参与表皮迁移。因此,CD9拟通过与其他非整合素跨膜蛋白分子相互作用进而调节表皮细胞迁移。ADAMs是一类具有脱落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家族,可特异性裂解释放各种蛋白底物,对炎症反应、创面修复和肿瘤发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只有ADAM17被认为是皮肤修复的关键因子,ADAM17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和促进损伤皮肤修复,被认为是抵御损伤的第一道防线。在体研究发现,ADAM17缺失的小鼠表型出生后不久便死亡,并有皮肤屏障缺陷,在急性创面损伤早期,表皮细胞中ADAM17被激活,促使表皮生长因子家族分子如HB-EGF,TGF-α和AREG大量裂解释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配体激活,促进表皮细胞迁移,从而显著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HB-EGF和TGF-α对表皮迁移均有重要作用,而HB-EGF对创面再上皮化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尤为突出。上述研究表明,ADAM17在表皮细胞迁移和创面再上皮化中起关键作用。然而,表皮细胞中ADAM17成熟或活化的机制尚未阐明。采用超分辨率显微镜观察发现,大多数四分子交联体蛋白家族分子(tetraspanins)与ADAMs可形成跨膜蛋白复合物。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究CD9/ADAM17负调控表皮迁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结构基础。本研究提出“CD9通过负调节ADAM17脱落酶活性,进而促进EGF家族分子的成熟与胞外释放,是CD9调节表皮细胞迁移的重要机制”的科学假设,并通过系列实验予以论证,研究对深入揭示CD9参与创面表皮迁移的作用机理,深化对创面愈合发生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1.表皮细胞CD9和ADAM17的表达定位与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激光共聚焦观察C57小鼠皮肤表皮、原代表皮细胞和HaCaT(人表皮细胞株)细胞中CD9和ADAM17的表达和定位,免疫共沉淀进一步明确CD9和ADAM17的相互作用关系2.CD9对ADAM17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表皮细胞迁移的关系研究构建CD9高表达/低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HaCaT细胞和C57原代表皮细胞,明确表皮细胞CD9对ADAM17表达、成熟和活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体外细胞划痕试验或运动性实验,观察抑制ADAM17活性(ADAM17抑制剂-TAPI-2预处理或siADAM17转染表皮细胞)对CD9负调控表皮迁移的影响3.CD9/ADAM17调节表皮迁移的下游信号机制抑制ADAM17活性,观察其对CD9低表达表皮细胞释放EGF家族分子和EGFR/MAPK(ERK、JNK和p38 kinase)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明确表皮细胞CD9对ADAM17活性的负调节作用及主要受调节的EGF家族分子与信号通路。4.CD9与ADAM17相互作用的功能结构域鉴定采用膜酵母双杂交系统(泛素化系统)鉴定金属蛋白酶ADAM17与CD9的互作结构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互作结构域突变质粒,转染表皮细胞,免疫共沉淀检测其相互作用,分析ADAM17活性变化,以及对表皮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1.免疫荧光双染发现CD9与ADAM17共定位表达于表皮细胞膜上,蛋白免疫印迹提示CD9免疫沉淀均见与ADAM17成熟形态相对应的条带。2.下调CD9可使ADAM17脱落酶活性显著增强,上调CD9则使ADAM17脱落酶活性受抑;抑制ADAM17活性,使CD9低表达表皮细胞运动性显著降低以及创面愈合率的增强效应显著受抑。3.下调CD9显著促进AREG和HB-EGF的脱落释放,而抑制ADAM17活性,则CD9低表达表皮细胞中AREG与HB-EGF的释放水平大幅降低;中和释放的HB-EGF,则CD9低表达表皮细胞的运动速率显著降低、表皮创面愈合率降低达25%。4.下调CD9显著提高表皮细胞中EGFR、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而si-ADAM17转染可使上述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受抑;将外源性重组HB-EGF加入培养上清,可逆转si-ADAM17对CD9低表达表皮细胞EGFR和ERK磷酸化水平的抑制效应。5.酵母双杂交功能验证实验发现,在DDO平板上菌落正常生长,表明CD9诱饵质粒与ADAM17猎物质粒共转化实验成功,生长菌落显示蓝色,进一步表明PBt3-N-bait蛋白与post1-Nubal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激活了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表皮细胞中CD9负调控ADAM17脱落酶活性和EGF家族分子(主要为HB-EGF)的裂解释放,进而影响EGFR/ERK信号通路激活,是CD9负调节表皮迁移的重要机制。CD9-LEL和ADAM17解聚素区是CD9与ADAM17相互作用的关键功能结构区,直接影响ADAM17的脱落酶活性。基于本研究发现,调控CD9/ADAM17轴以及下游EGF/EGFR/ERK信号通路,有利于促进急性和慢性创面愈合,是调控创面愈合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靶点。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高科技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应用,现代战争与传统战争相比,爆炸伤、冲击伤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弹片伤成为战场颅脑损伤的首要因素。随着防弹头盔的不断改进升级,虽有效防止了开放性颅脑损伤,但却使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风险大幅增加,此类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多为伤员颅骨未发生骨折,硬脑膜仍保持完整,但颅脑内存在创伤出血,即闭合性颅脑出血(Closed Craniocerebral Hemorrhag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肿瘤类型,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仍被推荐为治疗CRC的首选药物。虽然基于5-FU的化疗有利于结肠癌患者,但肿瘤耐药性的产生仍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化疗有效性的提高,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为临床逆转化疗耐药,提高结肠癌对5-FU化
背景创伤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尤其是各种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创伤,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创伤发生后,因致伤机制多样、损伤能量高,患者伤情往往复杂而严重,休克、酸碱失衡、脏器系统功能损害等急性创伤后反应常常使患者病情严重度和危险性骤升。即使对于已经度过现场即刻死亡与极早期死亡的患者而言,机体也必将经历一系列剧烈的免疫炎症反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简称类鼻疽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短杆菌,所致疾病称为类鼻疽。类鼻疽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热带医学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亚等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香港、台湾等地也是主要疫区,其临床表现为急性细菌性肺炎、弥漫性内脏脓肿和局部感染,伴随败血症时死亡率可高达40%。目前对于类鼻疽尚无特效药和有效疫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也是中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近10余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根治标准方案的普及,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但我国仍是胃癌高发地区。虽然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胃癌的转移和耐药是临床常见且突出的问题,也是影响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的重要原因。因胃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临床确诊时部分患者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客观上要求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发展能力、生态保护能力、文化建设能力、政治领导能力及群众组织能力。现阶段农村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还面临"经济基础不够优厚、环保理念不够强烈、文化根基不够优质、政治素养不够过硬、群众基础不够优良"等问题。直面问题,基于经济之维,要切实健全基层激励保障机制;基于生态之维,要努力打造"生态型"干部队伍;基于文化之维,要着力提
背景: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其恶性程度位于众多肿瘤中排名前列。目前外科手术依旧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大部分的胰腺癌被发现时处于晚期阶段,手术治疗效果欠佳,5年生存率不到9%。而其他各种治疗方法如放疗和化疗以及新兴治疗方法如靶向药物和细胞治疗对胰腺癌的作用均不尽人意。因此,分析胰腺癌的分子机制,并明确该肿瘤的新靶点可能为探索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提供新道路。CD8+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关
微创通道下的MIS-TLIF手术在较长时间的观察随访中,可以获得与开放型TLIF相似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轻了患者由于手术入路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减缓椎旁肌退变。在获得诸多优势的同时,我们发现即使应用了更为微创的ZISTA通道技术,依旧无法减轻硬膜外纤维化粘连程度,与开放手术无显著性差异。为了探索这一脊柱外科难题,获得一种适用于微创管道化操作、合理设计、安全有效的防治硬膜外纤维化粘连的生物材料就显得
研究背景创面愈合是一个高度协调的病理生理学过程,通常经历凝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四个阶段。正常的创面愈合需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并分泌各种细胞因子,有序地调节修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同时维持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与降解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完成创面愈合。然而,某些因素可导致创面经久不愈或过度愈合而形成瘢痕,属于临床治疗中棘手的问题。炎症反应对创面愈合的调控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面炎
骨折是个沉重社会负担,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相关的骨折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促进骨修复,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减轻相关并发症和社会负担变得尤为重要。促进骨修复的临床方向是确定骨修复受损的可能原因,以及找到可用于加速愈合过程的方法。在手术环境中进行局部植入和自体骨移植效果已经证明有效,但呈现一些并发症限制了应用。刺激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和微循环能够帮助新骨形成,使用钙制剂和维生素D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