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的“集中型传导效应”与“普识文化效应”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社会和精神生活,人们今天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都与传统社会发生了本质的变革,这些几乎无一不是技术变革引起的。科技进步是如何推动了电视技术和电视传媒的发展,而电视技术和传媒的发展又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联络和社会交往方式,特别是由于电视传媒的极大普及,造成了“集中型传导效应”和“普识文化效应”。对于这类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能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进行整体的研究目前还很少见。因此论文将深入探讨电视传播技术与大众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集中型传导效应”和“普识文化效应”两种效应的关系,来认识和揭示大众媒体如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体与大众又是如何相互影响,最终又是如何改变社会的。作为20世纪中后期发生的电视传播的两种效应,无论从传播的向度上看,还是从传播的性质上看,两种效应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存在着重大的差异。“集中型传导效应”是从上到下的扩散,是从一个集中点向周边的覆盖。本论文的2、3、4章分别阐述,从20世纪中后期到新世纪,技术的发展,推进了“集中型传导效应”的形成。“集中型传导效应”具有三大特征或三大效应,即“集中效应”、“集中扩散效应”和“广泛覆盖效应”。与“集中型传导效应”的方向正好相反,“普识文化效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效应,也可以分为两种效应或两种影响:其一,公众态度对于媒体的影响;其二,公众文化水平与电视节目文化水平的关系。所谓两种效应的科技基础,就是说,两种效应都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的现象,即在本文所述的第二代、第三代电视技术,在卫星电视和数字电视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如果说“集中型传导效应”主要是与那些具有集中特征的科技手段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普识文化效应”更多地是与沟通人际的电子技术联系在一起,比如:电话的普及,BB机、手机等人际联络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等等。“普识文化效应”的核心是大众舆论、大众观念、大众态度的形成和表达。
其他文献
八厘麻系我国民间草药——杜鹃花科羊踯躅的果实。由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纯得有效成份八厘麻毒素结晶,制成针剂后,多次报道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均证实有显著的降
期刊
2.3音素音素就是语音中最基本的元素。表1是一张部分英语音素的相应声功率大小,这张表格转自一本英文资料。表2是不同语言状态的声压与声功率换算成dB的表格。 Phonetic pho
我院近年来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共5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之诊断系根据临床表现、X线及心电图检查作出,但临床上需排除功能性心律紊乱、风湿性心肌炎、中毒
真实性是历史研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因为历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历史研究主体的局限性因素的存在,在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经常出现与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相背离的研
本文通过介绍硬系统方法论在处理大多数具有不良结构的社会问题时的局限性,从而引出应运而生的软系统方法论,它把“系统”重新定义为“人们用以抽象地组织思维的结构”,认为“系
姚鸣京是一位勤奋、踏实且不事张扬的艺术家。他在自己开辟的一块土壤上默默地、辛勤地耕耘着,不断地有所收获。他迷恋山水,特别钟情于水墨构成山水。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曾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很多学校引入了网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育水平与质量。所谓云环境下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