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导航辅助下胸腰椎骨折椎弓根置钉效果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磁导航辅助下胸腰椎椎弓根置钉与C型臂辅助下胸腰椎椎弓根置钉的精确度及术中透视的次数,来评价威海市中心医院泰山学者工作室自主研发的磁导航系统在椎弓根置钉手术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具新鲜市售牛脊柱相同节段脊柱标本,透视排除先天性畸形和骨折等疾病。暴露棘突,保留脊柱周围组织结构。均进行CT图像扫描,各牛脊骨用特制标本固定架固定,根据置钉辅助方式将20具标本分为两组,A组(磁导航组)在磁导航辅助下行椎弓根置钉,B组(C臂组)在C臂辅助下行椎弓根置钉,实验结束后分别对牛骨再次行CT图像扫描,将置钉位置分为三级:Ⅰ级,克氏针完全置入椎弓根内;Ⅱ级,克氏针穿破内侧壁或外侧壁,但未完全置于椎弓根外;Ⅲ级,克氏针完全置于椎弓根外。Ⅰ级置钉为置钉成功,Ⅱ、Ⅲ级为置钉失败。比较实验前后置钉实际轨迹与预设轨迹的外展角、头倾角,以此评估置钉的精确程度。结果:术前组间牛脊骨模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脊椎节段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共置入克氏针100枚,其中I级置钉99枚,II级置钉1枚,III级置钉0枚,磁导航实验组置钉成功率为99.0%;B组共置入克氏针100枚,其中I级置钉95枚,II级置钉4枚,III级置钉1枚,C臂实验组置钉成功率为95%,但两组置钉成功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A、B组牛脊骨标本各椎体术前规划的置钉路径与术后实际置钉路径的外展角度、头倾角度测量值的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将A、B组外展角度、头倾角度测量值术前与术后进行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实验时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磁导航实验组全程无需透视。结论:1、团队自主研发的磁导航辅助椎弓根置钉的效果与传统C臂辅助下置钉效果基本相同。2、团队自主研发的磁导航辅助椎弓根置钉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射线暴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饥饿素(Ghrelin)在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构建内质网应激模型体系:在参考文献以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0-8.0μg/m L)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20h,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系,经CCK8的测定,明确后续研究中TM的实验浓度;(2)设立不同浓度Ghrelin预处理组(10-11、10-9、10-7mol/L),比较不同
目的:结节性硬化症(TSC)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即使突变位点相同,临床表现也可能完全不同。基因检测可以确诊该疾病,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及有效地治疗可以提高本病预后。本文报道了4例TSC2基因突变致TSC患儿,其中1例为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通过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4例TSC2基因突变的TSC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合并有TS
目的:本研究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旨在明确青岛地区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识别防治目标人群,为提高先天性心脏病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青岛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研究”的队列,以青岛地区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妊娠15-20周的户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人口社会学资料、孕产史、个人疾病史、有害物质暴露和行为生活方式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1,NEAT1)在哺乳动物脑内含量非常丰富;通过本研究,探讨在1-甲基-4-苯基吡(1-Methyl-4-phenylpyridine,MPP+)诱导的PD细胞模型中ln
目的:反复多次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成纤维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探究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光老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0-40岁的健康男子包皮组织,胰酶消化法分离真皮成纤维细胞后取第3-8代成纤维细胞进行后续实验,采用0 J/cm2、5 J/cm2、7.5 J/cm2、10J/cm2剂量UVA分别照射HSF,于照射后48h观察成纤维细胞,通过CCK8技术测试细胞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及其动态血管模式曲线在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病理学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因腮腺肿物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选取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60例,共60个病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形性腺瘤内间质和上皮的比例,肿瘤间质含量小于40%定义为间质缺乏型;肿瘤间质含量在40%~60%之间者定义为中间型;肿瘤间质含量大于60%则定义为间
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ASC9作为近年新发现的lnc RNA,已经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起致癌作用,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CASC9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
背景:海马是一种易受损害的结构,埋藏在人体内侧颞叶深处。研究证实,海马萎缩速率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包括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一些非AD疾病。先前的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以基线海马体积作为数量性状发现了AD的新型易感基因。然而,对于海马萎缩速率的遗传预测因子目前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进行了第一项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研究与海马萎缩速率有关的遗传风险位点。方法:
目的:基于肝纤维化患者的磁共振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血清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探讨联合模型对于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效能。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段切除的
目的:探究原发性腹膜后肉瘤联合器官切除患者的器官切除原因、种类和器官侵犯情况,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联合器官切除手术治疗的129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采用门诊与电话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日期截至2021年2月28日,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肉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复发情况。129例患者中,至少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