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辐射增强对特早熟柑橘果实品质变化及色素积累影响

来源 :云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hu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臭氧层被破坏,环境中UV-B(315-280nm)增强成为农业生产上重要的气候问题,对云南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果树生产的影响尤为明显。UV-B辐射强度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色素的含量也会发生改变。云南是我国特早熟柑橘的主要生产基地,在紫外增强条件下,柑桔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研究以特早熟柑橘‘兴津早生’为试材,在果实的转色期至成熟模拟UV-B辐射增强处理,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柑橘叶片生理变化特点,柑橘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因素指标,同时测定柑橘果实果皮色素不同组分含量变化;进一步分析柑橘果实果皮色素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对UV-B辐射的响应特征,通过对UV-B辐照对柑橘果实品质和色素积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云南省在优势地区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柑橘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特早熟柑橘“兴津早生”在不同强度UV-B辐射的处理下,适当的UV-B辐照强度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在柑橘果实的转色阶段至果实的成熟阶段至采收的过程中,15μW/cm~2辐照处理果实发育效果最好,成熟采收时果实的单果重和果肉重较30μW/cm~2辐照处理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23.99%和16.05%。同时,果实果皮色差中CK处理的L值和b值一直高于辐照15μW/cm~2、30μW/cm~2的处理,a值在果实采收时15μW/cm~2辐照处理最好。在发育过程中,15μW/cm~2辐照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始终显著高于CK组和30μW/cm~2辐照处理,而可滴定酸的含量,果实的横纵径、果型指数的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2.不同UV-B辐射处理对“兴津早生”果实糖组分积累有显著影响。适当的UV-B辐射处理使“兴津早生”果实糖含量增加,其中以蔗糖含量增加最为主要,果实糖含量比例为蔗糖:葡萄糖:果糖=5:3:2。“兴津早生”果实中有机酸的积累以柠檬酸为主,不同UV-B辐射处理对果实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影响显著,30μW/cm~2辐照辐照处理对应的果实苹果酸含量高于CK组和15μW/cm~2辐照组,柠檬酸含量低于其他两组。3.在其他条件为同一水平条件下,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处理,对应的柑橘叶片生理变化存在差异。在8月下旬果实成熟时,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15μW/cm~2>CK组>30μW/cm~2,在8月中旬至8月下旬,15μW/cm~2叶片叶绿素含量增速最快。在UV-B辐射条件下,各个处理间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变化一致,气孔导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也因UV-B辐射强度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在适当强度的UV-B胁迫下会引起光合速率的增加,这是抵抗逆境的生理反应。这也与各处理间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相一致。4.通过测定柑橘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时发现,在UV-B辐射处理增强的情况下,柑橘叶片发生了光抑制,可以看出其光系统Ⅱ遭受破坏,原初反应受到抑制。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最大荧光产率Fm各处理均呈下降趋势,且无显著差异,最小荧光产率Fo除CK组外,15μW/cm~2和30μW/cm~2辐射处理均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在转色期内数值随辐射时间的增长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CK组与15μW/cm~2辐射处理差异显著。5.在柑橘果实发育至成熟期间,通过进行不同UV-B辐射处理,发现适当的UV-B辐射条件下,会使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来抵御胁迫。在15μW/cm~2辐射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叶绿素总量较CK组的有所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采收时显著高于CK组和30μW/cm~2辐射处理。6.不同UV-B辐射处理,早熟柑橘果实果皮中色素降解酶和合成酶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差异。15μW/cm~2辐射处理的果实果皮中PaO,PSY和RCC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CK组和30μW/cm~2辐射处理,而且处理效果好于30μW/cm~2辐射处理,PaO和RCCR基酶促使果皮叶绿素降解,含量降低,RCCR酶表达量较高,有利于柑橘果皮类胡萝卜素合成的方向进行。果实果皮中色素降解酶和合成酶基因表达差异是果实色素积累变化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IBD),主要表现有复杂性的胃肠道炎症。已有研究报道,绿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有益,但其潜在作用机制仍不清楚。Notch-Hes1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组织再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发现,在UC患者的结肠黏膜中,Notch-Hes1信号在肠道上皮细胞中被高度激活,利用Notch抑制剂抑制该
学位
重楼是云南重要药用植物资源之一,重楼皂苷Ⅵ是宫血宁胶囊的主要成分,然而研究表明,大量人工栽培的滇重楼中都缺少重楼皂苷Ⅵ,而球药镉重楼中皂苷VI的含量极高,因此本研究旨在从球药隔重楼中分离出能产重楼皂苷VI的促生菌,提高人工栽培中滇重楼皂苷VI含量的积累,并利用模式植物烟草来评估促生菌的抗病特性。本研究以球药隔重楼为试验材料,从根状茎和根际土壤中进行内生菌和根际菌的分离、鉴定;再对分离得到的所有菌株
学位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是农田管理的基础,快速准确的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田信息管理、农田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农作物信息提取费时费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目前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和应用,能快速、准确获取多个波段的田间影像,这为农作物信息的快速精确提取提供了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法。无人机遥感技术能获取农田高分辨率影像,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增强
学位
从2000年至2019年世界食用菌的产量从454万吨增长到1189万吨,在过去的20年里食用菌的消费量提高了2.6倍。牛肝菌作为云南省大宗交易农产品,合理开发利用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野生食用牛肝菌采收季节性较强,受水分、酶、微生物等影响,极易变质,在常温下保质期为1-3天,大量牛肝菌被干燥保存。牛肝菌干片作为主要的流通商品,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但存在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的
学位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之一,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但产量未降低。好的玉米品种必须具备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特性,而三交种由3个不同亲本组成,其适应性、耐瘠性、稳产性都较优于单交种,且其制种产量高,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选育出强优势三交种可能是未来商业化育种竞争的一个趋势。本研究以7个新选育成的核心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材料
学位
<正>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损伤或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症状,主要包括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无力、头痛、眩晕等不适感。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也有不少青壮年人受其困扰。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颈椎病的患病率为21.3%,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颈椎病。其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颈椎是人体中比较复杂的部位之一,
期刊
AMF是陆生植物常见的共生真菌,近年的研究表明,AMF与药用植物共生能够有效提高其药用成分的积累。而滇重楼是一种市场需求大且野生资源日益匮乏的重要药用植物。目前野生滇重楼由于其生长周期长,不同地区药用成分差别显著等一系列问题,人工栽培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在滇重楼上接种AMF,分别研究(1)AMF与干旱胁迫对滇重楼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2)AMF与不同氮素添加对滇重楼生长和皂苷积累的影响。得出
学位
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er.)属于天门冬科(Asparagaceae Juss.)假叶树亚科(Nolinoideae)黄精族(Polygonateae),多年生草本药用与观赏植物,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与经济效益。本属广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目前已知物种大约有60种,其中东亚约有50种,欧洲5种,北美3种。中国地区分布的黄精属植物有39种,其中20种为中国所特有。黄精属物种之间形态
学位
云南热区鲜食玉米可复种多熟,并实现粮-菜-饲兼用,但不同品种间的茎叶饲用品质还不明确,且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过大,针对上述问题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开展鲜食玉米夏秋复种品种比较及减肥配施生物菌肥田间试验,选用4个当地推广种植的甜玉米品种:P1(库普拉)、P2(金中玉)、P3(高原王子)、P4(瑞佳甜1号),对其夏秋复种的果穗及茎叶产量品质进行比较,表现最优品种将用于减化肥配施生物菌肥试验,试验共设11
学位
近年来,云南省蔬菜种植主产区土传病害发病严重。利用茄科地方资源进行选育多抗品种和嫁接育苗是解决土传病害经济、绿色、有效的措施之一,其中这些资源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是重要的研究基础。云南省植物资源丰富,有大量未开发利用的茄科地方资源,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茄科地方资源的种子存在,在常规条件下萌发困难的问题。所以筛选合适的赤霉素(GA3)浓度促进茄科地方资源种子萌发,调查统计资源的农艺性状,筛选出不同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