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道德还是非道德——解读》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遭遇《洛丽塔》是在作者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受当时评论界的影响,在作者翻开这本小说之前,作者以为它是一部色情和不道德的小说,然而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并非是一本所谓的"色情"小说.阅读期待的破灭加上书中巧妙流畅的用词,使作者开始留意《洛丽塔》和作者纳博科夫的有关资料.作者发现《洛丽塔》是纳博科夫精心营造的一个"谜宫".《洛丽塔》讲述了一个30多岁的欧洲人——亨伯特——对一个12岁的美国小姑娘洛丽塔的畸形恋爱故事.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性变态故事,《洛丽塔》自从发行以来长期受到批评界的非议.早期的批评家斥责《洛丽塔》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另一些批评家则侧重《洛丽塔》的艺术技巧,评价它为一部非道德的小说,同时指出纳博科夫是一个逃避主义者,企图通过华丽繁杂的纯文学艺术技巧来逃避现实;还有的批评家极力赞扬纳博科夫人道主义的一面及人道主义精神在主人公亨伯特身上的表现.然而纳博科夫却丝毫不以评论界形形色色的观点为件.在谈及《洛丽塔》时,他明确表示:它是一部艺术作品;它是道德的.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信件及其它一些评论文章表明他并不是一个逃避主义者.他的文学艺术道德观既不像奥斯卡·王尔德倡导的唯美主义那样彻底否定作品的社会道德内容;也不像托尔斯泰那样强调作品的道德意义.纳博科夫所强调的是艺术的道德力量,而这种道德力量是在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审美过程中获得的.因此,作品的道德感和艺术感是不可分的.道德是艺术的内在品质.《洛丽塔》就是艺术与道德完美结合的典型.该文就是基于纳博科夫这一独特的艺术道德观来解读《洛丽塔》的.第一章 纳博科夫:一个自觉的艺术家;1.1.作为自觉作者的纳博科夫纳博科夫生平有两大爱好,一是蝴蝶,一是文学创作.纳博科夫捕捉蝴蝶时的狂喜不仅在于他发现新的蝴蝶品种,更多的在于他在与蝴蝶的接触中领悟到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巧妙联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观,提出了一套具有纳博科夫自觉意识的创作理论.1.1.1.独特的模仿理论蝴蝶为逃避天敌而对枯叶的模仿给了纳博科夫灵感.纳博科夫认为文学具有与蝴蝶模仿相同的功能,都是为了蒙骗读者.在他看来,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如果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那就是对艺术的侮辱,也是对真实的侮辱.大作家无不效仿大自然,具有高超的骗术.除了模仿的目的外,艺术模仿现实的过程也和蝴蝶模仿枯叶一样,是一个变化多端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文学的模仿并不是对现实的忠实的模仿,而是一个在模仿中创新,突出文学自身虚构特征的过程.因此,纳博科夫的模仿理论既不同于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的模仿,也不同于西奥多·德莱塞的自然主义模仿理论.1.1.2.对艺术的独特见解纳博科夫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诞生要求艺术家具备四个条件:"好奇心、温柔、善良、狂喜"."好奇心"是指对外界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否则就会陷入唯我的世界里."温柔"和"善良"被归纳为"同情心".具备"好奇心"并不表明一定具备"同情心",因为"同情心"的获得是在关注涉及自身利益以外的条件下获得的.它要求创作者更多的关注别人的遭遇,关注遭遇不幸的人们的情感.失去"同情心"会使人陷入一个唯我的世界里.只有同时具备了"好奇心"和"同情心"才能创作出一部真正让人"狂喜"的艺术作品.1.2.作为自觉读者的纳博科夫1.2.1.对文本细节的强调纳博科夫要求读者在阅读时,必须注意和欣赏细节.只有在——品味理解了细节后才能比较忠实地追踪作者的创作意图.若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思想看书,就会误入歧途,而且会越走越偏,做出错误的判断.批评家早期对《洛丽塔》的攻击便是因为忽略了纳博科夫许多精心设计的细微细节.1.2.2.对艺术家式的激情和科学家式的冷静的强调纳博科夫认为,一个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时,要用"心"、用"脑"、用"脊椎骨"去读."心"让你能想象和走进艺术的世界;"脑"使你在沉迷艺术世界时保持清醒从而发现细节并从容耐心地去分析.因为单靠艺术家的一片赤诚,往往会对一部作品偏于主观,惟有用冷静耐心的科学态度才能冲淡直感的热情.而最后当读者领悟到了作品的真谛,与创作者有了心灵勾通时,"脊椎骨"的颤动了,这表明艺术"狂喜"的到来. 第二章 亨怕特:一个不道德的人物;2.1.亨伯特角色的来源:2.1.1.亨伯特与《洛丽塔》的不道德性性变态角色及色情主题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作品中比较敏感的主题.在传统文学观中,大部分涉及性主题的文学作品都当作反道德案例进行攻击.而纳博科夫则突破了传统文学观对这一主题设置的种种限制,通过亨伯特这一性变态者在回忆中的角色分裂(即分裂为人物-亨伯特和叙述者-亨伯特)所反映的不同美学观,巧妙地将艺术性和道德性完美地结合在《洛丽塔》中.2.1.2.亨伯特的人物原形在创作《洛丽塔》之前,纳博科夫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狩猎者》,其主人公爱德华同样是一个性变态者.他为了接近一个10岁的小女孩而娶了女孩快要病死的母亲.母亲死后,爱德华企图侵犯女孩但却失败.在纳博科夫看来,爱德华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所犯的错误过于明显,而爱德华在对待自己的罪行时也过于坦白和直率.这就使得《狩猎者》接近于一部说教小说.纳博科夫对此极为不满,因此他在《洛丽塔》中重塑了亨伯特这一具有极大欺骗性的角色,并取得了成功.2.2.作为人物的亨伯特:一个自负的性享乐主义者2.2.1.人物亨伯特和作为伪装的文学人物亨伯特小时候一段恋爱经历的失败使得他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性变态者,固执于对小女孩的恋情.当他无法满足欲望时便转向文学寻求解脱.然而对文学的兴趣并没有减轻他的欲望,相反地,文学中的种种典故和陈词滥调成为他追求性享受的借口和手段.虽然亨伯特虚伪的文学外观帮助他迅速地达到目的——占有洛丽塔,但是也正是这一面纱的揭穿使得亨伯特最终丧失了洛丽塔并导致了他谋杀奎尔蒂.2.2.2.人物亨伯特和他"同情心"的丧失亨伯特借助文学的外衣来掩饰自己追求性享乐的真实目的,但对自我享乐的过分追求反而进一步暴露了他的自私本质.由于亨伯特的一切行为都围绕他自己是否快乐这一中心,他便陷入了一个唯我的世界里,从而忽略了他人的客观存在,尤其是洛丽塔痛苦的存在.在把洛丽塔变成自己的性工具时,亨伯特对她的痛苦时有所察,然而他却因欲望的烧的而故意压制了对洛丽塔的同情心.洛丽塔也因此完全成为残忍的亨伯特的猎物.2.2.3.人物亨伯特对现实的歪曲亨伯特追求性享受而陷入唯我世界的一处最明显的表现是他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的歪曲.他把类似于洛丽塔的小女孩统称为"小仙女",认为她们不受时空限制而永远生活在虚幻岛屿上,等着"艺术家""狂人"去发现和占有.这样一种分类和定义表明亨伯特在追求自身享乐时,完全忽略了"洛丽塔们"作为"人"的存在,这也说明他无法真正爱上洛丽塔.2.2.4.人物亨伯特及其命运的终结亨伯特命运的终结是由于奎尔蒂的出现.奎尔蒂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纳博科夫在亨伯特发现洛丽塔前后都不断暗示了奎尔蒂的存在.而奎尔蒂的凸现则是在小说的第二部分.在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开车漫游美国时,奎尔蒂便开始幽灵般的跟踪在他们后面.但是亨伯特只沉迷于自己的唯我的享乐世界,而完全忽略了奎尔蒂的存在.洛丽塔利用亨伯特对她的专注并借助奎尔蒂永远逃离了亨伯特.洛丽塔的失踪成为亨伯特报复奎尔蒂的动机.虽然亨伯特最终知道了奎尔蒂的存在并杀死了他,但他自己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洛丽塔童年的丧失、奎尔蒂的死以及亨伯特的入狱都表明了人物亨伯特是一个不道德的性享乐主义者.第三章 亨伯特:一个非道德的叙述者;3.1.亨伯特: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洛丽塔》是一部由主人公亨伯特叙述的自传.弥漫整部小说的语气似乎是亨伯特在为自己虐待洛丽塔而忏悔.在这里,亨伯特利用自身作为叙述者的便利身份,反复强调自己最终真正爱上了洛丽塔.但是在亨伯特的叙述中这种道德觉醒来源于奎尔蒂的被杀.亨伯特为谋杀罪辩护时扬言,他之所以杀了奎尔蒂是因为奎尔蒂抢走了洛丽塔,剥夺了他进行忏悔并向洛丽塔表白真爱以及洛丽塔会最终爱上他的机会.他杀死奎尔蒂为洛丽塔报仇并企图创作《洛丽塔》以便她得到永生.同时亨伯特还在为自己辩护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叙述技巧以期博取读者的同情.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亨伯特的忏悔是虚假的,他是一个不可靠叙述者.3.2.亨伯特:一个非道德的艺术享乐主义者亨伯特在为自己辩护的过程中,渐渐沉迷于自己的过去,把自己的过去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于是洛丽塔、人物亨伯特乃至读者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成为叙述者亨伯特利用的工具.3.2.1.亨伯特对洛丽塔的艺术虚拟叙述一开始,洛丽塔就不时脱离普通小女孩的形象而成为叙述者亨伯特想象中的"小仙女"形象.作为叙述者的亨伯特认为自己已经成功地把洛丽塔锁定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3.2.2.叙述者亨伯特对人物亨伯特的艺术虚拟在创造洛丽塔的同时,叙述者亨伯特还将其经验自我纳入了他控制的想象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叙述者亨伯特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目的,不断更换叙述视角,改变人物亨伯特的形象,以达到为自己辩护的目的.3.2.3.叙述者亨伯特对读者的艺术虚拟叙述者亨伯特不停地对读者进行符合自己叙述目的的艺术加工.在对读者的控制中,叙述者亨伯特或命令、或要求、或向读者忏悔、或对读者进行引诱.读者这个原本外在于叙述流程的对象也成了亨伯特为自己辩护的工具.但是亨伯特越是进行艺术虚拟,就越暴露出他借助于文学来逃避道德谴责的企图.他是一个非道德的叙述者.第四章 纳博科夫:《洛丽塔》的操纵者;尽管叙述者亨伯特使出浑身解数来为自己辩护,但是敏感的读者依然能够找出亨伯特的叙述破绽,并由此发现纳博科夫才是亨伯特真正的操纵者.纳博科夫对亨伯特的操纵体现在《洛丽塔》的《序言》和《后记》中.4.1.《序言》的操纵功能纳博科夫在小说中虚构了约翰·雷博士作为《序言》的作者.这个人物既具有与亨伯特相似的观点又兼有纳博科夫作者的观点.因此,雷博士具有迷惑性.他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亨伯特的伪善.他是纳博科夫为读者设计的又一个谜.4.2.《后记》的操纵功能《后记》是解读《洛丽塔》不可或缺的部分.纳博科夫在后记中阐明了《洛丽塔》创造初衷及其主题.更重要的是,他在《后记》中揭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观,以便读者凭借这一观点来洞察亨伯特的本质.结论《洛丽塔》体现了纳博科夫的艺术观.《洛丽塔》既不是一部不道德小说,也不是一部非道德小说,它是纳博科夫精心营造的一个迷宫,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在文学阐释和欣赏中体会到文学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力量.
其他文献
本文集中关注1840-1911年尤其是1872-1911年间,文艺报刊或小说期刊在推动小说理论批评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及具体表现。以晚清这一具有过渡性特征的历史时期为研究背景,以晚清时期兴起的文学传播载体——小说期刊为研究视角,以历史贯通的眼光,勾勒晚清文学(侧重于小说创作与小说理论批评)流变和脉动的轨迹,从而凸显出晚清小说观念、小说创作面貌及传播载体的革新、发展和衍变过程。尤其关注中国小说理论批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兴化周边乡镇地区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乡镇居民的语言状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城镇化发展既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引发一系列的语言问题。引导乡镇居民在语言上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以此来顺应城镇化发展的工作值得重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非介入式观察以及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兴化乡镇居民的语言状况展开调查,通过SPSSAU在线分析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
学位
中国90年代涌现出的一批科幻作家创作的具有独特风貌的科幻作品,即新生代科幻小说,90年代也成为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新生代科幻小说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科幻热潮,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本文以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选取文学性与科学性、乌托邦叙事、雅与俗、本土化等四个维度,探讨其创新之处。  引言首先梳理了中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界定新生代科幻小说的概念,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
周之标,字君建,号宛瑜子,别号梯月主人、来虹阁主人,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周之标是明代曲家、选家、出版家,据其曲选作品《吴歈萃雅》及《吴姬百媚》序跋、题辞记载的时间可知,其主要活跃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周之标精通曲律,与冯梦龙、沈自晋等吴门曲家交好,曾参与校阅沈自晋编撰的《南词新谱》。  周之标好交友,性情开朗,不拘小节,既与诸多江南曲家交好,又与不少江南名妓有所往来。作为曲选家,他编有散曲
学位
被冠以“情爱文学大师”称号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逝世已有五年,但是他留下的大量作品为人们阅读。这些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既包含着他早年的从医经历,也不乏笔锋转型之后的婚恋体验(作品中的情爱观、婚姻观等)。其中,最鲜明的特征便是作品中大胆的情爱描写,加之日本传统的哀婉格调和唯美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在给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也引发广大读者的热烈争议。介于大众文学与正统文学之间,对如何正确评价渡边的作品,也呈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发展迅猛,微博作为一种当下较为流行的网络交流媒介,其独特的传播机制和简洁的文本要求,决定了其语言的独特性。语言文字是微博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微博语言的研究也随之产生。而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微博语言凸显出了“变异性”。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分析显示,对微博语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营销学和传播学两个方面,对于微博语言本身的研究比较单一。  模因论是一种研究模因因子如何产生、
学位
本文将着眼于中外纺织与数学学科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对比分析,采用Biber et al. 对动词的分类以及Hyland对第一人称代词语篇功能的分类,对中外纺织学科和数学学科学术语篇中we+verb/modal verb和verb/modal verb+us型式分布及特点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究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的构建以及所表达的人际功能。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外学者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型式
学位
复杂词加工模式研究是心理语言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其中屈折词二语加工模式的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分解加工、整词加工和双通道加工。近四十年来,研究者们从词形规则度、词根频率、语义透明度、学习者二语水平和性别等角度出发探讨屈折词素加工模式,但很少从词素习得的角度研究,即屈折词的不同加工模式是否反映了词素的(不)可习得性。  本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和词汇判断任务,从词素习得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译文作为中国外宣报告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世界其他各国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内政论汉英翻译的标杆,而美国国情咨文作为美国政府的施政纲领,与中国政府报告有着相似之处,它不仅是世界各国把握美国各方面发展动态的指南,也是各阶段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参考文本之一,并且二者都属于政治话语。话语分析的研究者们在之前比较倾向于对政治话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不平等的权力
学位
该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论述了听力的重要性以及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质量接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同时提出图式理论能够指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并能有效地应用于听力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大学非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随后该章勾画了全文的布局.第二部分介绍了听力理解的本质,认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融入听者认知能力的一个主动性过程.阐述了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以及目前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