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语言状况调查研究--以江苏兴化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在此背景下,兴化周边乡镇地区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乡镇居民的语言状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城镇化发展既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引发一系列的语言问题。引导乡镇居民在语言上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以此来顺应城镇化发展的工作值得重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非介入式观察以及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兴化乡镇居民的语言状况展开调查,通过SPSSAU在线分析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以及语言需求四个方面对兴化乡镇居民的语言状况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语言使用状况调查发现,在语码选择上,无论在家庭领域还是社会领域,方言始终是兴化乡镇地区的主要交际语。受城镇化的影响,普通话的适用情境增多,在非亲近的、正式的情境中,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上,家庭领域的文明礼貌用语总体使用频率高于社会领域,亲子沟通中文明礼貌用语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家庭语言暴力。
  在语言能力上,本文对乡镇居民的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进行考察,乡镇居民的听说能力强于读写能力,其中方言听说能力略高于普通话听说能力。少年一代的方言听说能力较低,而普通话听说能力较高。读写能力既包括汉字书写、书面阅读等传统的汉字读写能力,又包括网上交际、网上购物等新媒体语言能力,乡镇居民的传统汉字读写能力普遍高于新媒体语言能力,中老年人的新媒体语言能力相对薄弱。
  语言态度调查包括价值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的考察。研究发现,乡镇居民对普通话的社会地位、有用程度等价值评价始终高于家乡话,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情感体验都比较高。在对子女的语言行为倾向上,乡镇居民对下一代使用普通话的态度积极,而对子女保持使用家乡话的积极性不高。语言态度的差异分析发现,语言态度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语言态度与经济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需求分为大众化的语言需求和个性化的语言需求。学习普通话的需求和保持使用家乡话的需求是乡镇地区大众化的语言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职业、就业倾向如何,居民学习普通话的需求比例较高,保持使用家乡话的需求次之。书面阅读能力需求、写作应用能力需求等普通话技能提升需求、交际能力提升的需求、外语学习需求以及职业用语学习需求等众多个性化语言需求的出现,预示着乡镇居民的语言学习意识、语言技能提升意识逐步增强。
  上述调查发现乡镇语言生活中的一些语言问题和语言现象,如语言文明程度不高、普通话能力有待提升、中年人新媒体语言能力需要加强以及语言需求多样化趋势明显等,对此政府应该加强语言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语言服务的工作,如提供家庭领域的语言教育指导、创设文明用语的社会环境、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以及满足居民多样化的语言需求等。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全世界范围内的劳动时间缩短趋势已经停止,“过劳”再次成为社会问题,引发关注。而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全球化发展、信息通信革命、消费社会的成熟、雇佣与劳动限制的放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席卷世界等划时代转变。在这种全球化趋势下,不管是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还是企业用工规范,甚至社会和谐稳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度劳动隶属于职业伤害,理应通过工伤保险制度来保障,但依据我国工伤
学位
自互联网技术走进我国视野中起,计算机软件作为用户获取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基本渠道,就一直受到经营者们的格外关注,而针对软件这一互联网信息渠道的竞争手段也花样百出,其中不正当干扰现象最为突出和严重。  在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条款”出台以前,由于法律没有明确列举属于不正当竞争的互联网商业行为类型,绝大多数涉及互联网软件干扰不正当竞争的纠纷都以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作为认定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调整了以往机构改革重在行政系统内部建制的思路,协同党政系统,以职能为联结点,以党政合署合设为主要形式,对党政机关进行优化整合。这一重大政治体制改革,系统重构了党和国家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在中国,任何改革与发展都需立基于党政关系的历史与现实,遵循党政关系良性发展之逻辑——党政既不能合一,也不能简单分开,应在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党政权力,实现党政职能的分开。党
作为一项国家政策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宪法条款的形式被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国家转变发展模式提供了进一步的法治指引。由环保国策、国家任务以及环境人权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宪法规范体系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职责的履行与公民环境权的保障两个方面,前者之国家目标模式为《宪法》中的显性条款,后者之基本权利模式为隐性条款,两者并不能完全契合,公民对环境权的诉求并不能因国家义务的履行得到
在我国唐朝律典中,“巫蛊”被统治者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而进行惩处,并纳入“不道”形成“十恶”法律制度体系。“巫蛊”作为其中之一,与其他各罪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不同,同时“巫蛊”又与“不道”的各罪相互区别。将“巫蛊”入“十恶”之“不道”,是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设计也是中国所独有。  “巫”多偏向于巫邪之气,如“厌魅”。“蛊”多偏向于“毒虫”“蛊毒”,如“造畜蛊毒”。“巫蛊”在我国起源于商,确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包括网约车平台在内的平台经济应运而生。2017年7月28日,由交通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委共同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网约车的法律地位获得认可。但是,平台的加入导致网约车侵权法律关系类型多样化和复杂化,基于工业时代特征构建起来的侵权法难以妥当地解决“社会车辆模式”下网约车平台侵
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世界地位,决定了美国外交政策总是受到外界关注。一直以来,美国的外交战略都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之一。奥巴马政府作为自小布什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之后上台的新政府,在上台之初就开始了外交方面的改革。“巧实力”外交在国内外双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巧实力”最初只是外交理念,后逐渐发展为外交策略,最后被成功运用于美国外交实践当中,本文将主要从“巧实力”的实质及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巧实力”外交政策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几年,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必将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也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力图让大家进一步了解高校弱势群体,严肃科学的对待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全面地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更好的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学位
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不再苦心孤诣地遏制自己的欲望,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现代性让人类异化在欲望的魔掌中,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信念,将自然界的万物当作自己的“工具”,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疯狂榨取和掠夺自然,肆意破坏自然规律,对其他动物赶尽杀绝,缩小他们的生存空间,使得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失衡成为现实。  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催生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的兴起与繁荣,是文学家对地球命运的深
本文集中关注1840-1911年尤其是1872-1911年间,文艺报刊或小说期刊在推动小说理论批评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及具体表现。以晚清这一具有过渡性特征的历史时期为研究背景,以晚清时期兴起的文学传播载体——小说期刊为研究视角,以历史贯通的眼光,勾勒晚清文学(侧重于小说创作与小说理论批评)流变和脉动的轨迹,从而凸显出晚清小说观念、小说创作面貌及传播载体的革新、发展和衍变过程。尤其关注中国小说理论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