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细颗粒物暴露对出生结局及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孕期细颗粒物暴露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背景及目的:研究报道孕期暴露于大气污染会对出生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调查影响出生结局的更为细化的易感窗口。该研究旨在评估孕期(受孕至分娩的阶段)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与出生结局之间的关联,包括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和早产(preterm birth,PTB),并识别特定的易感窗口。方法:2013年至2016年间,上海优生队列共分娩3692例单胎活产。根据母亲的住所地址,结合基于卫星的估算值和地面测量值的综合评估方法,评估孕期PM2.5的暴露水平。按临床分期将孕期分为整个孕期及孕早、中、晚期,评估各孕期平均PM2.5暴露水平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并识别易感窗口;同时,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r model,DLNM)分别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相结合,以更灵活地评估孕期PM2.5周均暴露水平与出生体重,LBW和PTB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关系,并细化易感窗口。结果:孕期平均PM2.5暴露水平对出生结局的影响结果发现,孕晚期PM2.5平均暴露水平与所有出生结局均相关。DLNM模型结果显示,孕期PM2.5周均暴露水平与新生儿的不良出生结局有关,且出生体重降低、低出生体重及早产的易感窗口分别为孕期第31-34周,38-42周和27-30周。此外,性别分层后观察到性别特异性,效应只在女婴中存在。结论:孕晚期暴露于大气PM2.5对多种出生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出生体重降低,低出生体重和早产,且存在性别特异性。本研究为证明孕期暴露于PM2.5对出生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识别并细化易感窗口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第二部分孕期细颗粒物暴露对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背景:近年来研究提示细颗粒物(PM2.5)可能具有神经毒性,但目前研究孕期PM2.5暴露和儿童神经发育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有限,且极少研究探索其易感窗口和性别差异。方法:基于已建立的上海优生队列,利用国际通用的儿童神经发育评价量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ges&Stages Questionnaires,ASQ)问卷(沟通、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5个能区)对队列12个月的婴儿进行了神经发育评估。孕妇孕期大气PM2.5暴露水平的暴露测量基于自我报告的居住地址并结合卫星评估获取高分辨率数据。分析各孕期(整个孕期及孕早、中、晚期)PM2.5的平均暴露水平对12个婴儿神经行为各能区发育的影响,并识别易感窗口。同时,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精确评估孕期PM2.5周均暴露与婴儿神经发育的潜在暴露-滞后-效应关系,并细化易感窗口。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性别和母乳喂养的修饰效应。结果:在研究的2599例婴儿中,DLNM模型结果显示12个月婴儿的神经发育与孕早期(解决问题能区:1-9周)及晚期阶段(沟通能区:34-42周;大动作、精细动作能区:36-42周;解决问题能区:28-37周;个人-社会能区:32-39周)的暴露水平呈负相关。孕期PM2.5平均暴露水平对婴儿神经发育的效应结果与其一致。此外,在性别分层分析中观察到性别差异,男孩中的效应显著。未发现母乳修饰效应。结论:本研究填补了国内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提示孕期的PM2.5暴露会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且存在性别差异。鉴于既往研究较少探索关键易感窗口和特定的性别关联,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该发现。第三部分细颗粒物暴露对斑马鱼的胚胎毒性和仔鱼神经毒性及机制研究目的:运用斑马鱼动物模型初步探讨PM2.5暴露的胚胎毒性及仔鱼的神经毒性,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4 hpf(hour post fertilized,hpf)正常的斑马鱼受精卵持续暴露于不同剂量的PM2.5(0、25、50、100 μg/mL)。观察斑马鱼的胚胎毒性指标,包括存活率、畸形率和孵化率,24 hpf自主运动和48 hpf心率。对发育至120 hpf的仔鱼进行神经毒性检测,包括自发运动行为和光周期刺激行为检测,并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oid axis,HPT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PM2.5会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50、100μg/mL PM2.5的24 hpf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下降(P<0.05),暴露于各剂量PM2.5的胚胎48 hpf心率显著下降(P<0.05)。但PM2.5对胚胎的存活率、畸形率和孵化率无明显影响。运动行为学结果显示,各暴露组的斑马鱼仔鱼运动总距离及平均速度均明显下降(P<0.01)。在3个光暗周期交替刺激下,50 μg/mL处理组的仔鱼在第3个黑暗刺激下运动总距离减少(P<0.05),100μg/mL组的斑马鱼仔鱼在第1个和第3个黑暗刺激下运动总距离均减少(P<0.01)。光亮条件下,各处理组的仔鱼在3个光照刺激下运动总距离均减少(P<0.05)。对120 hpf的斑马鱼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测。与对照组相比,25、50μg/mL组仔鱼的T3、T4水平明显降低,100 μg/mL组的T3、T4水平显著升高。50 μg/mL组的FT3水平明显降低,而100 μg/mL组的FT3水平显著升高(P<0.05),25 μg/mL剂量组FT4水平升高,50 μg/mL与100 μg/mL剂量组FT4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仔鱼相比,甲状腺轴基因tg的表达在25 μg/mL处理组中显著下降,在暴露于50μg/mLPM2.5仔鱼的tpo的表达上调(P<0.05)。各剂量组的暴露均造成pax8基因的表达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PM2.5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具有胚胎毒性和神经毒性,同时发现暴露可干扰斑马鱼仔鱼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HPT轴相关基因表达,提示甲状腺激素通路可能是其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多中心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探讨CKD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联性,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肾病提供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到2019年10月,在本中心及上海地区合作单位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CKD2-4期患者,共计1033名,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进行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脾肾气虚组、脾肾阳虚
成熟时的莲胚脱去自身约90%的水分,并可长期保持细胞活力,是经科学测定寿命最长的生命形式。莲种胚的贮藏耐性与其成熟脱水过程中的抗逆保护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测、生理指标测定以及蛋白质组学分析三个层面,研究莲种胚在成熟脱水过程中的细胞保护机制。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莲种胚的形态学研究表明,莲种胚在授粉后第15天达到形态成熟;授粉后第21天种胚鲜重达最大值,其干重达到成熟种胚的73.3%,说明营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在行业日趋饱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不管是只求自保的小企业,还是希望突破发展瓶颈的大企业,都需要抓住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机遇,完成从旧时代到新时代的蜕变。而这要求企业审时度势,在正确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全球范围内广泛被食用的蔬菜,在众多蔬菜作物中,其首个完成基因组测序,推动了分子育种、功能基因组学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进程。Tnt1为一类来自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反转录转座子,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能被再诱导转座,在植物有性繁殖时能稳定遗传和分离,因此在很多植物构建突变体库的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利用Tnt1构建黄瓜突变体库的研
花色素苷的合成不仅受内部基因的调控,同时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调控。光环境作为设施栽培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往往成为草莓生产的限制因素。光线不足会导致市场上的草莓色泽淡而味不甜。目前,关于光信号对草莓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几乎没有研究。众所周知,花色素苷的积累是由MYB-b HLH-WD40复合体转录调控的。光对花色素苷的积累是不可或缺的,光诱导型MYB和HY5被认为能促进许多水果中花色素苷的积累。
城市森林对于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土壤微生物在城市森林中的作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作为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典型城市,对其不同区域的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近郊、远郊青浦区、远郊奉贤区和崇明5个区域的两种典型林分(香樟和水杉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实验与野外调研,采样磷脂脂肪酸法(PLFA)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土壤微生物
郁证属于中医的特有病名,与现代医学的焦虑症、抑郁症等多种精神情感障碍类疾病有相似症状。随着不断增大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精神情感障碍类的疾病也越来越多。针灸治疗郁证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查阅大量针灸治疗郁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将治疗郁证的各种针法的作用依据及疗效进行归纳与总结,为临床针灸治疗郁证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
目的:寻找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相关的证据,为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新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门诊或病房住院的2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6例正常妊娠妇女。收集两组受检者新鲜大便中段约5g于无菌干燥试管内,提取其DNA,分别采用16Sr RNA测序法和气相色谱检测法比较两组肠道菌群谱和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采用PICR
茄子(Solanum melongena.L)是少有的紫色蔬菜,其果实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茄子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茄子果皮中含有大量花青素,是人类补充天然花青素的优质来源。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类黄酮类水溶性色素,它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性,以及抵抗癌症、保护心血管、抗炎和抗过敏等多种保健功效。花青素合成途径由多种酶共同参与组成,将苯丙氨酸经过多步反应转化成稳定的花青素,参与这个过程的有
奶牛乳腺炎作为奶牛养殖业中发病率较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下文简称金葡菌)是导致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β溶血素(βhemolysin,hlb)是金葡菌分泌的外毒素,可以协助金葡菌定植在牛乳腺细胞和造成乳腺细胞损伤。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新型基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