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环境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针对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本文所说的“开放条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由于全球化所导致的国家或者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乃至行政治理与政治活动等方面的关系与联系日益增强;其次,是指由环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开放性。一般而言,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属于一个国家的主权治理行为,因而具有封闭性的主权行为特征。但是,在上述特定含义的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针对本国的环境问题所制定的财政政策,在考虑本国治理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的反应与需求。这是传统的财政理论未曾系统研究和讨论过的问题。因此,本文的主题是,分析中国在开放条件下制定和实施环境财政政策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和描述开放条件下政府环境财政政策的特征。 由于开放条件涉及内容较广,为了便于分析与获取数据,本文论述过程中选择了与环境关系相对密切的两项内容,开放经济是本文研究开放性的一个角度。开放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这一介质来发挥作用的。一国的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是衡量其开放程度的指示器,因此本文主要以2001年至今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Grossman和Krueger(1993)提出的理论,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分析并描述了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环境的实际影响。并得出结论,认为当前中国的开放经济对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开放经济产生的技术效应对环境的改善作用;负面影响则是通过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认为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因此,认为中国的开放经济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自身的开放性是研究开放问题的另一个角度,这种开放性是由环境的跨国外部性和全球性特征所引起的。跨国界的环境问题在现实中广泛存在,比如,全球资源能源枯竭、越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等。这些跨国界的环境问题无法由任何一个国家单独解决,因此只能通过国际合作与国际协商等方式予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开放条件也为实现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基础。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全球资源能源与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制约。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逐步确立了大国地位,这也使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责任增大。因此,当前制定和完善中国的环境财政政策时,应该顺应全球环境治理的趋势与要求,尽量实现与国际环境协定的规则相协调。 开放条件下,由于各国主权就某种程度而言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对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与选择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OECD(经合组织),在环境政策手段的适用方面主要强调环境与经济和市场的结合,提倡运用功能完善的市场手段为主,尤其是通过制定并执行合理的价格政策来实现环境目标。这也成为全球环境治理政策工具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各类型环境政策工具的特点与适用性进行了综合的对比与分析,并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实际国情,认为目前中国应该以财政政策工具作为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主要方法。 分析并评价当前中国实施的环境财政政策,是本文提出政策改善建议的另一个前提。当前中国实施的环境财政政策存在着很多不完善,比如政策制定的缺失、政策目标不明确等等。但是在开放条件下,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政策实施以强制性的政府管制措施为主,缺乏作为经济激励性工具所应具有的特性,不能体现财政政策作为经济性工具的特点。同时,各项政策之间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论文以完善中国环境财政政策框架作为全文的结论。根据之前的分析结果,认为在开放条件下,完善中国环境财政政策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①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环境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②在全球化进程中,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③以构建合理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为目标,适时开征环境税,使环境污染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同时,改革现行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提高税率,使资源能源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其稀缺性特征;④对具有跨国外部性的环境问题,应进一步通过加强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予以解决。 本文围绕完善中国环境财政政策这一主题,通过分析中国开放经济的相关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的跨国外部性对环境财政政策实施的制约,从而对开放条件下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原则与建议。由于开放的涵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既包括经济性因素、也包括政治性因素,甚至还包括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针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论文在论述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两个与环境关系紧密而且相对便于评价的因素,即开放经济与环境自身的开放性。 全文设计了两条逻辑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从开放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角度进行了论述,将开放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以比较具体的开放经济来表述。论文选择了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指标:即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并以中国的数据为例分别对这两个指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在开放经济下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并以此结论作为完善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的前提。 第二条主线是从环境自身的开放性角度来分析,环境的开放性源于其跨国外部性和全球性特征。环境的跨国外部性和全球性特征使得对环境的治理必须跨越国界,因此必须以一种开放的视角来应对环境治理的问题。中国地域广阔、邻国众多,跨国界的环境问题是中国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比如,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对周边国家产生的“酸雨”现象;以及跨国界的河流污染与治理等问题。当前,中国既是全球经济大国也是环境大国,因此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应该承担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治理责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协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和跨境环境治理。 目前在研究环境保护及其治理问题时,中国已有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等问题上,通常很少考虑“开放”对环境以及对制定环境政策的影响。这与中国日益开放的经济状况不符,也与环境治理的全球化趋势不符。尤其是中国现行的环境财政政策,无论从整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来看,还是从具体的政策措施与手段方面来看,都对“开放”这一约束因素缺乏充分的研究与思考。因此本文提出考虑到开放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财政政策,应从国内政策的和国际合作两个角度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