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onicone V抑制戊型肝炎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ia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EV可通过多种方式如粪-口途径、母婴传递和直接接触传播,使得戊型肝炎具有较高的流行性,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其中7万人死亡,特别是在孕晚期的女性感染者中死亡率高达25%。目前,仍没有治疗HEV感染的特异性靶向药物。最近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诱导细胞自噬,并且这种自噬有利于病毒复制,自噬抑制剂可能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目前自噬对HEV复制的调控作用还鲜有研究。本文将探究自噬对HEV复制的影响,以及天然自噬抑制剂抑制HEV复制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以Human hepatoma Huh7细胞和HEV稳定转染的p6细胞为细胞模型,研究自噬对HEV复制的调控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HEV感染前后细胞中自噬小体和酸性小体的数量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HEV感染前后AO、MDC的荧光强度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和P62的表达研究HEV对自噬的影响;通过测定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和chloroquine(CQ)对自噬及HEV复制的影响,研究自噬对HEV复制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HEV感染可增加胞内自噬小体和酸性小体的数量,提高AO、MDC的荧光强度,增强Beclin-1和LC3-II的表达,抑制P62的表达,表明HEV感染可诱导自噬发生;3-MA和CQ处理可抑制Beclin-1和LC3-II的表达,增强P62的表达,并抑制HEV病毒的复制,表明HEV感染诱导的自噬可促进病毒复制。2.基于黄岑苷、Japonicone U、Japonicone V可诱导癌细胞自噬,以HEV稳定转染的p6细胞为细胞模型,研究这三种天然化合物对HEV复制的影响,筛选最优HEV抑制剂。利用cck-8测定三种化合物对p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在最大无细胞毒浓度下测定三种化合物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测定筛选出的最优化合物抑制HEV复制的最佳作用时间及最佳作用浓度。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在最大浓度为50μM、10μM、1.5μM时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三种天然自噬抑制剂在最大无细胞毒浓度下均可抑制HEV复制,其中黄岑苷、Japonicone U对HEV复制的抑制率约为40%,Japonicone V对HEV复制的抑制率高达80%;Japonicone V抑制HEV复制的最佳作用时间为24 h,最佳作用浓度为1.5μM。3.以HEV稳定转染的p6细胞为细胞模型,研究Japonicone V对自噬的影响及对HEV复制的抑制机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Japonicone V添加前后自噬小体和酸性小体的数量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测定Japonicone V添加前后自噬标志性蛋白LC3、Beclin1、SQSTM1/P62的表达;测定典型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和抑制剂氯喹(CQ)对Japonicone V自噬抑制活性和HEV复制抑制活性的影响;高通量转录组分析Japonicone V抑制HEV复制的信号通路,并采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Japonicone V处理可显著增加细胞内自噬小体和酸性小体数量,增强自噬标志性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降低自噬底物SQSTM1/P62的表达,表明Japonicone V处理可诱导p6细胞自噬;Rapamycin可显著降低Japonicone V抑制HEV复制的活性,增强病毒复制,CQ可增强Japonicone V对病毒的抑制率,表明Japonicone V通过抑制自噬抑制病毒复制;高通量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Japonicone V可调节自噬、免疫、能量代谢等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Japonicone V处理确实激活了PI3K、AKT、m TOR、P38、JNK等与免疫、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表明Japonicone V通过激活PI3K/AKT/m TOR及MAPK信号通路抑制HEV感染诱导的细胞自噬,进而抑制HEV复制。
其他文献
阴阳、五行、象数是中华民族“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积淀,在概念层面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逻辑层面上皆依于阴阳消长。以日常概念审视,阴阳、五行、象数概念或高深莫测或打卦算命,人们对此的文化思维处于蒙蔽状态。从阴阳概念入手,解构其间的建构关系,探析阴阳、五行、象数在时空观念、天文历法与数理逻辑中的本源关系。希冀通过对阴阳、五行、象数的溯本求源,厘清三者之间的错综关系,揭示阴阳、五行、象数思维体
期刊
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较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无机生物材料,并且兼具了介孔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以及非常高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合成方便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食品、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介孔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亦较为迅速。介孔材料对整个微观材料的理论和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精油分子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消炎、镇疼等效果。然而,它
学位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但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生物。在鱼类中,自身遗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性别的分化,内分泌调节也对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鱼类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更为复杂。尽管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过程存在多样性,但在卵巢分化的控制中存在一个保守因素,这就是隐含的雌激素和它们合成所需要的酶,既性腺芳香化酶(cyp19a1a),同时,硬骨鱼脑的特征在于极高的芳香酶活性,它与cyp19a1b的m RN
学位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洋渔业资源成为维系未来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近岸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衰退尤为明显。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被认为是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直接引起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关系不匹配,并且持续性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生物种群退化和数量下降,种群对海洋环境变
学位
鳜属鱼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文化价值的鱼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历史上常有记载。其中翘嘴鳜是中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在2016年年产量突破30万吨,年产值超200亿元。鳜类大部分物种都是中国特有种,其中翘嘴鳜现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九龙江、钱塘江和黑龙江等水系,是一种在中国北方与南方都有分布的物种,而大眼鳜现分布于珠江、闽江、九龙江、长江和淮河水系,是中国的南方种类。早先我国鳜
学位
五行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产生至成熟,始终围绕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力求符合时代特征,以满足时代需要。基于时代背景不同,五行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在东周时期五行观念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托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对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五行观念做整体研究,努力把握五行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与变化细节,展现不同五行观念间的联
学位
一直以来,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脏脉形经文的解读争论不一。五脏脉形的构建,与四时五行系统紧密相连。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囊括世间万物,“形”根据自身特性也被赋予了五行的内涵。采用文献考据研究方法,依据五行之形重新论述《黄帝内经》五脏平脉之形,论证脉之五形“木直、土方、金圆、火尖、水曲”与“春弦、夏钩、脾代、秋毛、冬石”的关系,从而还原古典中医五脏脉有关脉形的真实内涵,并拓展五行之形在
期刊
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大闸蟹,是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的水产品,在我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上的河蟹多为人工养殖,不同产地的河蟹品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已有二十多个地区的河蟹品牌得到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GI)的认证和保护,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河蟹来源地进行区分。本文通过测定河蟹肌肉组织的多种矿物元素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较了它们的地域性差异,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地溯源
学位
中国的野生食药用菌种类多样,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野生食药用菌的产量不高且难以大批量采集,由于环境恶化,对野外生长的食药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大大不利。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通百姓的日常需求从吃饱穿暖往怎么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生活理念进行了转变,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转变到食物的营养价值上。对野生食药用菌的口味,营养成分的需求日益加大,因为整个市场对于野生食药用菌需求的增加,所以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研究
学位
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假性黄杆菌(Pseudomonas sp.)、肉杆菌(Bacillus cibum)、稳杆菌(Firmum bacill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等。药敏结果显示其具有多重耐药性,在分离的94株菌中,59.57%的菌株(56/94)至少对2种抗生素显现出耐药表型,17.02%的菌株(16/94)同时对3种抗生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