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对中国黄果人参品种的分子鉴定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其包含的大量活性成分在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均有重要地位。普通人参的成熟果实为红色,而韩国金丰人参和中国黄果人参的成熟果实均为黄色。其中黄果人参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人参栽培新品种,具有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含量高的特点,为我国人参的栽培和育种增添了新的宝贵种质资源。随着人参种植及生产业的不断发展,人参栽培品种混乱、种性退化等问题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参的质量及其种质纯度。品种鉴定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开发简便、准确的人参品种鉴定方法,对人参产品质量的控制及优质人参品种的选育均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的鉴定方法,DNA分子标记是从分子水平上直接分析不同物种的遗传物质,能有效排除因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对鉴定结果的干扰,具有多态性高、鉴定准确、重复性高等优点,为人参的品种鉴定及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本论文基于前期研究在人参叶绿体的短单拷贝区(SSC)的蛋白质编码基因ccsA和长单拷贝区(LSC)的rpoC2基因中发现的黄果人参品种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了黄果人参和红果人参的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及多重PCR体系构建了人参优质栽培品种黄果的SNP分子鉴定方法。此外,利用ccsA和26S rDNA基因对中国黄果人参和韩国金丰人参进行鉴定,发现了金丰人参的SNP分子标记,为实现金丰人参的鉴别,基于该位点设计了特异性引物,构建多重PCR体系,开发了可以鉴别中国黄果人参和韩国金丰人参的分子技术。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前期研究中发现的黄果人参的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黄果人参在ccsA基因的第635个碱基处和rpoC2基因中的第685个碱基处均发生了非同义替换,导致其氨基酸分别从谷氨酰胺(Q)变为精氨酸(R)、甘氨酸(G)转为丝氨酸(S),进而致使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均发生了较大改变。ccsA和rpoC2结合可对黄果人参和红果人参进行准确的鉴定。对2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在第1737bp碱基处黄果人参为“C”,金丰人参为“G”,确定为金丰人参的SNP位点,结合ccsA基因可对韩国金丰人参进行特异性鉴别。
  2.基于开发的SNP位点,在3′引入错配碱基,分别设计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的位点特异性引物。根据黄果人参的SNP特异性位点,设计了引物HgF(5′-CTATGCAGCTCTTCTATGTGG-3′)、HgR(5′-ATCCAACTGTGAATCAGCC-3′)和RNF(5′-GCGAAAGAATGAATCCTAAT-3′)、RNR(5′-CGGGGACTCACAGAAATA GC-3′);基于金丰人参在26S rDNA基因的SNP位点,设计了能够对金丰人参进行特异性鉴别的引物GPF(5′-CTAAGCCGGAGGTAGGATG-3′)和GPR(5′-TGACGAGGCATTTGGCTAC-3′)。
  3.建立多重PCR体系,实现了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的鉴别。使用特异性引物对HgF、HgR和RNF、RNR对黄果人参和红果人参进行特异性鉴别,黄果人参特异性条带为217bp,红果人参的特异性条带为360bp;利用特异性引物HgF、HgR和GPF、GPR构建了实现金丰人参鉴别的多重PCR体系,结果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均有217bp的条带,金丰人参有568bp的特异性条带。所以可以准确地鉴定出黄果人参和金丰人参。
  4.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中,黄果人参的特异性产物与SYBR绿色荧光染料结合产生了较强的荧光信号,而红果人参不能进行特异性扩增仅产生微弱的荧光信号。因此分别利用等位基因分型法和终点分析法建立了黄果人参的快速鉴别方法。
  本论文建立的SNP分子标记方法及多重PCR体系可以准确、有效地实现中国黄果人参及韩国金丰人参的鉴别,为优质人参栽培品种“黄果人参”和韩国金丰人参鉴定开发了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为黄果人参的筛选及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阐明NMDA受体功能变化在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致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LTP/LTD的精确调节,观察LTP/LTD对创伤记忆消退的影响。以期通过本研究为基于促进创伤记忆消退防治PTSD奠定基础。方法:1选择C57BL/6小
目的:根据药学专业硕士(临床药学与药物评价方向)培养要求,本研究在完成临床药学实践的基础上调查烟台毓璜顶医院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的感染现状及耐药趋势,探讨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利奈唑胺与达托霉素治疗肠球菌血流感染(Enterococcal Blood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的全草,具有祛风通窍、解毒消肿的功效,传统上用于治疗鼻炎、疟疾、哮喘等。鹅不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类、甾体类、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鹅不食草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但其抗炎活性成分,以及具体的抗炎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课题主要利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模型,
学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_S)是一类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自2006年以来,已经有5个广谱HDAC抑制剂上市;HDAC酶亚型较多,而这些上市抑制剂大多是异羟肟酸类,且缺乏选择性,存在药代动力学性质差、毒副作用大的缺点。研究表明选择性抑制HDAC 6也能发挥抗癌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有必要研究选择性HDAC 6的新结构抑制剂。基
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是首个被发现的小GTP酶结合蛋白Rho的下游效应体,是属于AGC激酶家族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OCK包括ROCK1和ROCK 2两种亚型。Rho/ROCK信号通路能够诱导细胞收缩、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重构,促进轴突延长和胞质的分裂。药理研究表明,ROCK的高度表达与青光眼、神经损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ROCK已经成为眼疾病、心血管疾
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蛇床子素的体内和体外抗炎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炎症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阐释其发挥抗炎活性的分子机理。本实验采用了角叉菜胶导致大鼠足趾肿胀,以及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构建了两个动物炎症模型进行体内实验,以此来评估蛇床子素在体内对急性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 mg/kg和20 mg/kg浓度的蛇床子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炎症反应中起到了抑制作用;
学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多能干细胞发生突变的结果,发病率居白血病的第3位,其发病原因为变异的费城(Ph)染色体,即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交互异位形成了新的Bcr-Abl融合基因。伊马替尼(Imatinib)通过与腺苷三磷酸激酶(ATP)或底物进行竞争性结合,能够有效地、选择性地抑制Bcr-Abl激酶,治疗CML疗效显著。大多数确诊患者对伊马替尼有持久的反应,但是患
学位
研究背景:近几年研究表明,与Warburg效应密切相关的有氧糖酵解途径在代谢、肿瘤和免疫等疾病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它可以催化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1,3-二磷酸甘油酸[1],同时将NAD+作为氢受体,生成NADH。NADH在细胞中主要参与物质能量代谢,它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转移能量帮助ATP生成。目前GAPDH已经成为
学位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疼痛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为40%~85%,疼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D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罗替戈汀是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是长效缓释制剂。研究表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在疼痛感知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是否能够缓解疼痛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解
南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Descurainiasophia(L.)Webb,ex Prantl.的干燥种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的江苏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以及西藏。其具有破坚逐邪,泻肺行水,祛痰平喘之功效。南葶苈子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黄酮苷类成分,其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QGG)含量最高,目前在葶苈子药材和含有葶苈子的中药复方中常用作控制质量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