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产生不是人口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而是人口规律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生产方式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殊人口规律的集中表达。它不仅仅只具有人口-生物学的一般涵义,还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重意义;它不单描述资本主义社会被压迫阶层的经济生活的贫困,还涉及他们所处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劣势特征;它不仅仅是反映人们在分配领域所获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均等,还与生产、消费、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将相对过剩人口现象作为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关系的具体表征,通过对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产生原因、历史特征的探讨,为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增添了重要的内容。“相对过剩人口”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被压迫阶层生存现状的重要范畴,也成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和认识当前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概念。
  马克思时代人口大幅增长的事实为相对过剩人口演化为一个社会问题创造了必要非充分条件。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尤其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对人口问题、人口过剩问题和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探讨为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背景。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人口观点的扬弃基础上,对“相对”、“过剩”、“人口”等概念作了独特的理论规定,从而创立了内涵丰富的人口理论,并揭示出了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相对过剩人口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由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得以发生的普遍机理,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则对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哲学上来说,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与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论密切相联,又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条件、人的解放等问题紧密相关。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研究的本质,是如何理解一种生产方式(更确切地讲是一种社会制度)怎样看待“人”的问题。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人口规律,决定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口问题解决方式的差异性,而对“相对过剩人口”内涵的追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口过剩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将对社会主义的人口问题具有前提性的批判意义。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把“人”看作“雇佣劳动力”、“产业后备军”、“单面人”、“活机器”等理论的读解中,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重新理解社会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尤其是中国农民工问题。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并没有直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问题,因而,本文需要从中抽离出对社会主义社会人口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的普遍性观点。而这点,在生产力大幅提高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方,相对过剩人口是“人”在重回“尘世”之后,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缺失的现实表现。而对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关注是与启蒙运动高扬“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地位的主旨密切关联的。“启蒙”在解放“天国”的“人”的理性方面曾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也在唤醒“尘世”的“个人”的价值方面有着深远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启蒙”的深入,人们获得了世俗的自由,却又受限在了大工业时代技术理性的囚笼里。启蒙的历史作用并没有完成,“启蒙的辩证法”需要重新经过否定之否定阶段。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一个“现实”的历史问题,因而解决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就不能仅仅依靠在认识论意义上倡导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念,还涉及到现实的生存论意义上的总体性转变等等。
  中国不能重走西方式的“启蒙”之路。与市场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联系着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启蒙”的参与,而这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才有可能完成。本文区隔开“启蒙”的中西涵义,避离西方近现代启蒙走入的误区,抽取“启蒙”一般性的历史特征和历史作用,挖掘出中国“启蒙”自身的内生力,以期为中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其他文献
关于朦胧诗的研究,学界至今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1、何为朦胧没有搞清楚,当下评论对于“朦胧”这一关键词的理解仍模糊、含混;2、何为朦胧诗没能界定,好些诗作能否归为朦胧诗存在争论;3、朦胧诗潮在时间界限上呈宽化的趋势,上溯和下线的界定存在争议。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把朦胧诗视为一类美学风格,朦胧视为一种美学范畴,朦胧诗就不存在时间界限不清的问题,古今中外的诗歌,只要符合朦胧这一美学范畴特征的,就是朦胧诗。
学位
李贽是明代中晚期的一个极其“异端”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纷繁驳杂,历代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被誉为是反封建的先驱、思想启蒙者、民主思想家,又有人说他是儒教的叛徒,礼教的僭越者。  他的生存方式,对问题独到的思考方式,以及跟命运的抗争形式对现代人都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不仅关注他那振聋发聩的“童心说”理论,更愿意触摸他的生存体验,把握他对人生自由美学苦苦追求的心路历程。通过对他提出的政治、经济、哲学、文艺美学
学位
哈贝马斯二十余年一直都在致力于对“交往”或“交往行为”进行研究。马克思的历史观作为马克思毕生的两大发现之一,在其诞生后就一直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批判。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社会陷入了困境,他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更新,希望用其交往行为理论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构建。  哈贝马斯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也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也经历
学位
苏联解体后,以奥伊则尔曼为代表的一批老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主义,而是深刻地、全面地反思马克思主义。他们摆脱了苏联意识形态的束缚,重新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原著,认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批判苏联传统马克思主义体系,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化和教条化,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神圣化和妖魔化。他们主张用客观的立场、科学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真正准确
学位
“伦理”与“承认”是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概念。在当代黑格尔哲学复兴的语境下,黑格尔承认哲学的资源得到了新的开掘,引发了当代“为承认而斗争”的研究浪潮,但是这股浪潮遗失了黑格尔社会哲学的“伦理”维度。  “伦理”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客观精神”范畴,包含共同体内所使用的风俗与习惯,以及财产和权利体系,它是普遍自由与个体自由的统一,是一切个体实现其自由的机会。“承认”是一种社会伦理关系,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实践形
学位
上个世纪初,默顿在总结科学共同体及科学家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科学应该具备的精神气质,它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这四种科学精神气质组成了科学规范的结构。但由于失范现象的存在,许多学者对科学规范提出了质疑,认为默顿的科学规范对于当今的科学已经无效,科学规范正在发生改变。  本文对默顿的科学规范进行了解读,综合考察了学者对默顿的质疑和批评,认为学者们对默顿的批评存在一个重要的
学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正确领导观的建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领导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正确政绩观、人才观、事业观、工作观、权力观、群众观等诸多重大领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认识领导观对促进领导工作的重大意义,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领导观,不仅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而且也会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
法治权威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理性和民主的必然结果。在当今世界,国家和社会管理法治化、民主化进程中,树立和维护法治权威已成为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并且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法治权威是全球法治化的一个中心目标,它表征着一个国家的法治质量和法治水平。在这个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变革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对外面对的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而对内面对的是在社会转
学位
科学争论是一种持续的对抗性的针对涉及根本的科学问题的不一致的讨论,而这些科学问题是不能通过所涉及学科的标准方法而得以解决的。科学争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场域引起人们的关注还是得益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兴起。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既开创了科学争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了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对争论问题的研究却又导致了严重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式,强
学位
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史背景、批判实质和逻辑进程,并以此为核心考察了自康德以来,以形而上学和宗教的关系之争为线索而展开的德国十九世纪宗教批判历程,其中包括对马克思之前的康德、施莱尔马赫、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理论的研究,以及马克思之后具有重大影响的尼采宗教批判的对比研究。此外,作为探索马克思思想诠释的学术化和中国化的多重可能,本文最后还试探性地将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中国宋代儒学批判佛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