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的匕首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ao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70后女作家乔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文坛,她的小说创作在近年备受关注。乔叶的创作之路从散文开始,曾被评为“十佳青春美文作家”的她成功地从散文创作转型到小说创作,并逐渐形成拥有个人标识的文学创作。阅读乔叶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犀利与坦诚。她的写作像匕首一样撕开我们内心的隐痛,探测生活中的尴尬,直抵人性的卑微与驳杂:但在刺穿的过程中,她并不是剑拔弩张的批判者,而是饱含深切体谅的承担者,她写作的匕首指向他人,更指向自己。乔叶以最大的真诚与勇气为我们呈现出社会与人性的真实。本文在细读乔叶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梳理乔叶小说创作中对女性隐痛、城乡尴尬以及历史人性的挖掘,探讨乔叶小说创作所特有的犀利而温婉的文学特质,并发掘乔叶在当代文坛所独具的魅力及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包括四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讨论:第一章探讨乔叶笔下的女性逐步发现主体生命意识与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乔叶笔下的女性大都经历着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她们正视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并寻求自我价值,但这往往承载着与传统道德伦理相违背的痛苦。本章主要从书写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展现女性自我救赎中的挣扎、寻求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同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乔叶细腻的笔触尤其擅长对女性心理世界的挖掘,她撕开女性内心的隐痛,在疼痛中探寻女性心理与精神世界的成长。乔叶对于女性心理世界的挖掘与对于女性精神世界的自省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第二章探讨乔叶对于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尴尬的深入剖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城市化给乡村与城市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乔叶以犀利的笔触挖掘出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心理与精神上的转变。本章主要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艰难的身份认同、城乡文明的对立以及“拆迁”背后的人性真实三个方面来探索乔叶对现实关切的深度,思考以“返乡者”身份出现的乔叶在叙述过程中的独特的叙事立场与表达效果。乔叶在小说中犀利地表现出在现代都市商业文明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失守,并且努力而温情地书写着现代都市中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与人性在欲望中的挣扎。在《拆楼记》中她曝光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内在的变化,让我们以全新的角度重新理性地审视农民,重新思考农村的拆迁和拆迁中变化的农民。展现出新时代农村书写的转型。第三章探讨乔叶最新的关于“文革”历史的小说创作。乔叶从她最擅长的心理剖析角度去观照“文革”中那些极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的大多数”,并挖掘他们身上“平庸的‘恶’”,发现“文革”过后人们身上依然存在的民族内部的病症,告诫所有人面对历史认罪并知罪。本章主要从批判性反思历史中的集体无意识、拷问现代人的良知与理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文革”历史中狂放的暴力与虚妄的权力造就了群体的疯狂,而这种集体无意识犯罪的背后潜藏的是人性本身的罪恶。乔叶在小说中就像一把尖锐的良心解剖刀,不但剖开了被遮蔽的疯狂历史中集体无意识的罪恶,还剖开了现代人对历史悲剧中人性恶的延续。第四章探讨乔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的写作态度与写作理想。乔叶的小说创作是犀利的,但又是温婉的,看似矛盾的融合恰恰形成了乔叶小说最独特的风格。她能够潜入人们的内心挖掘内心的隐痛,也能够给这隐痛以宽厚的安慰;她剖开残酷的现实,而又试图去舔舐所有的伤口。她始终坚持写作从人性出发,不轻易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她在写作中降低写作姿态,真正做到以自剖其心的态度进行写作,对于一切苦难和尴尬都给予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乔叶在小说中对苦难的悲悯之心化作了温润可触的文字,给人们以诗意温暖的希望。本章主要从“去道德化”的叙述、卑微的写作姿态、质朴善意的人文主义光辉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思考乔叶小说创作的特质。结语部分纵观乔叶的小说创作之路,通过乔叶小说创作的转型与创作格局的扩大,思考70后整体文学创作对自身局限的突破。
其他文献
造物精神是不同文化体中基于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对制物这一过程的思考结晶,它蕴含了本土文化中深层的审美意趣和价值观念,这种精神的文化认同度较高,可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
传统造物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在现代创新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已有文献对于传统造物的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创新的结合分析,把握造物思想在设计中
目前,汉语教师志愿者及其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汉语界的一个热点,其讨论涉及多方面,同时也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建设优秀的汉语与教师志愿者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新文学诞生以来,乡土文学一直都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中,鲁迅站在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上将现代理性目光投向乡土大地,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李长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批评集中体现出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文化碰撞时所产生的火花。李长之自身带有的中国传统和文化期望,促进了对
青少年由于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容易感到性困惑,而人们对性的回避态度又制约着青春期性教育的开展,性意识增强与性知识匮乏的矛盾,使青少年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身心方面的变化,严重
<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革兰阳性球菌,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和院内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
“悲剧”并不是中国本土故有词语,而是从西方传入的。王国维1904年在《红楼梦评论》中引入中国美学界,他说《红楼梦》与一切喜剧相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又在1912年的《宋元
对关于鲁迅社会记忆的社会学研究乏善可陈。本文运用社会记忆理论视角,对1946-2013年间人民日报关于“鲁迅”标题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对近70年来的鲁迅形象变迁做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因素,构建非向心性退缩的预测列线图。方法:选择61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AC后手术标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