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集中居住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泰兴市滨江镇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与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实现建设新农村目标,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农民集中居住对节约农村土地资源,扩大农地规模经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集中居住也给农民带来了生产不便利和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农民集中居住牵扯多个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拆迁和安置。本文通过对泰兴滨江镇农民集中居住的调查,分析滨江镇农民集中居住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和实施情况,借助于城市化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以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诠释农民集中居住的积极影响;并对滨江镇农民集中居住带来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农民集居政策,为农民集中居住的和谐推进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概念、动因、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从城市化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阐述农民集中居住的理论依据。  (2)回顾泰兴市滨江镇农村原有的居住状况:环境的脏乱差,农村生活设施缺乏,房屋分散的布局且日益严重的“空壳化”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以此阐明农民集中居住的必要性。梳理泰兴滨江农民集中居住演进及进展情况,分析了滨江农民集中居住安置政策实施情况。  (3)分析泰兴滨江农民集中居住的积极作用。本文提出,农民集中居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了农地的集中连片,有利于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4)分析泰州泰兴滨江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农民拆迁补偿标准偏低,部分农户收入受影响;农民集居后存在的实际困难,失地农民后续发展难以保障;及传统民俗的变化等。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政府本位行政意识偏离社会历史因素;农民集中居住的政府资金压力;相关产业的发展滞后,农民就业受影响;农民自身职业素养偏低,难以适应城市就业需求。  (5)对完善农民集中居住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摆正政府角色定位,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加快农场产业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居文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医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医药终端市场总体规模已近1.4万亿元,但由于医药
古都西安要面向国际,融入世界,其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但古都西安强势文化品牌匮乏,这与西安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如果一国的居民比另一国的居民更热衷于财富,那么结果是它们贸易的时候,财富就会不停的流入前者,这可能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中国注定会成为最富裕的国家。眼下,我估计中国的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