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s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住院的股浅动脉(SFA)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药物涂层球囊(DCB)和普通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BA)对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SFA-ISR)患者的疗效差异,及糖尿病是否影响DCB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我院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行腔内球囊治疗的患者共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体纳入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DUS)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证实支架内再狭窄诊断。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DCB组(n=26人,平均年龄64.4士8.9岁,其中包括男性18人)和BA组(n=17人,平均年龄62.1士1.2岁,其中包括男性11人);收集两组纳入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基本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记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7天、6个月和12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卢瑟福分级、最小管腔直径(MLD)、收缩期流速峰值比(PSVR)、晚期管腔丢失(LLL)、靶病变重建(TLR)和再狭窄率,评估各指标差异有无显著性。此外,还对DCB组的26名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按照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有糖尿病组(diabetic group,DB,n=10人)和无糖尿病组(non-diabetic group,NDB,n=16人),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相关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评估糖尿病是否影响DCB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DCB组和BA组术后7天的ABI和MLD值,PSVR值以及卢瑟福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和12个月DCB组再狭窄率(7.7%和19.2%)低于BA组(41.2%和88.2%)。术后12个月,DCB组ABI显著高于BA组(0.80士0.21 VS0.49士0.17)。术后6个月DCB组和BA组的MLD(3.09士0.28 VS 2.83士0.28)和术后12个月两组的MLD(3.00士0.25 VS 1.71士0.43)差异均有显著性。DCB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LLL(0.26士0.22,0.35士0.10)均较BA组(0.38士0.16,1.49士0.46)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BA组PSVR(2.15士0.45,3.37士0.74)均较DCB组(1.54士0.41,1.94士0.50)高。DCB组患者术后12个月TLR是15.4%,而BA组12个月TLR为41.2%。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的卢瑟福分级变化上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卢瑟福分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DCB组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DB组和NDB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LLL、ABI、PSVR及再狭窄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DB组和NDB组的MLD在术后6个月(2.95士0.30 VS 3.18士0.25,P=0.046)和术后12个月(2.87士0.27 VS 3.08士0.21,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中短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球囊;糖尿病史可影响DCB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发病率较高,现有研究认为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病。2020年KDIGO临床实践指南提出存在进展风险的IMN患者推荐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本实验通过分析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MN的效果,寻找影响治疗结局的因素,尝试为最佳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2月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N末端B型利钠胎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在不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Eject
目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肾脏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阶段的重要病理过程。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基因B(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gene B,Nur77)属于核激素受体的NR4A亚类,对于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老年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课题探讨了Nu
目的: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对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手术进行治疗,对其手术时间、术后早期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手术之前及之后精液质量改善情况等的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后续手术治疗该病奠定良好基础。方法:以2018-2020年为期间,选择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年龄19~50岁,平均27.
目的:通过分析泌尿系结石(Urinary calculus,UC)合并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人群的基本资料特性、致病菌分布差异以及抗菌素敏感性差异,总结规律,以积极预防、合理选药来改善目标人群病情,促使诊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升。方法:所有样本来源于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确诊为UC的人群,将其中术前清洁中段尿(M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剜除术(transurethral-green laser enucleation of prostate,TU-GLEP)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差异。研究方法:
目的:通过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S)治疗孤立肾结石的疗效的对比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孤立肾结石患者86例,选取其中的50例,结石长径1.5-2.5cm。两组患者均符合PCNL以及F-URS的手术适应症。并充分尊重患
目的:报告79例以微创术式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临床经验并分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79例,患者分别行逆/顺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后疗效并予以随访。结果:79例患者均先行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成功55例。另外2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改行顺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并全部成功,支架留置成功率为88.6%;另外9例改行经皮肾造瘘术并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与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不全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0例CKD1期-CK5期非透析患者,将研究人群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三组:A组即CKD1期组,B组即CKD2期-3期组,C组即CKD4-5期组。根据病因分为两组:原发性肾病组(包括膜性肾病、Ig A肾病和其它病理类型)和继发性肾病组(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缺血性肾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分别使用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组)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组)治疗的患者,共3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e GFR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