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分布范围较广,人为活动的影响也较为强烈。而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缙云山,地属重庆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许多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生长地。保护区内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不仅会对土壤肥力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对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带来较大的改变。因此,本研究采集缙云山亚热带阔叶林地、撂荒地、果园和坡耕地这几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土样,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内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活性有机碳、氮组分(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全氮(DT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以及有机碳物理组分(粗颗粒态有机质(cPOM)、细颗粒态有机质(fPOM)、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质(iPOX)、微团聚体内的粉+黏颗粒(s+c_m)和粉+黏颗粒(s+c))含量和分配比例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固碳供氮能力及养分循环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有效的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团聚体粒径组分在土壤中所占比例也不同。林地以>0.25mm的大团聚体为主,占粒径总组成的61.83%;撂荒地和果园以中间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为主,分别占粒径总组成的70.07%和69.25%;而坡耕地则以粉+黏团聚体为主,约占粒径总组成的50%。四种土地利用方式MWD大小为林地(0.95mm)>果园(0.67mm)>撂荒地(0.53mm)>坡耕地(0.47mm), GMD为林地(0.54mm)>果园(0.28mm)>撂荒地(0.23mm)>坡耕地(0.18mm)。表明林地开垦为果园和坡耕地导致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而坡耕地弃耕撂荒会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1)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各个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各个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都为撂荒地和林地较高,其次为果园,坡耕地最低。且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林地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而撂荒地正好相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除粉+黏团聚体外全氮含量都为撂荒地最高,其次为林地和果园,坡耕地最低。四种处理粉+黏团聚体全氮含量则为林地(1.08g/kg)>果园(0.85g/kg)>撂荒地(0.76g/kg)>坡耕地(0.51g/kg)。将林地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各个团聚体组分内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有显著地降低,而撂荒后各个组分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显著地增加。(2)林地开垦为果园和坡耕地后各个团聚体粒径有机碳储量有显著地降低,其中果园>0.25mm大团聚体的有机碳储量较林地下降了44.42%,<0.25mm的微团聚体则下降了13.63%。与林地相比,坡耕地两种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分别下降了74.86%和43.26%。而微团聚体中的全氮没有显著地变化,粉+黏团聚体全氮含量则有显著地增加。说明林地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粒径较大的大团聚体内损失的有机碳和全氮更多,储存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团聚体组分的粒径也随之减小,不利于土壤对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定。坡耕地撂荒后,>0.25mm大团聚体内有机碳储量增加了398.54%,而<0.25mm的微团聚体则增加了186.01%。四种团聚体全氮储量同样也有显著地增加,其增加的比例大小为中间团聚体(139.32%)>大团聚体(116.67%)>微团聚体(55.79%)>粉+黏团聚体(26.85%)。说明全氮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粒径较大的团聚体中,且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分布组分又逐渐向粒径较大的团聚体转移,有利于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1)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大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都为撂荒地(3.78,2.80,2.33,1.23g/kg)和林地(1.43,1.82,2.04,2.83g/kg)较高,其次为果园(1.00,1.58,1.39,1.07g/kg),坡耕地(1.01,0.71,0.75,0.59g/kg)最低。林地活性有机碳主要分布在大团聚体和中间团聚体中,而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大团聚体内的分配比例显著降低,粉+黏团聚体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而将坡耕地撂荒后,粉+黏团聚体的活性有机碳比例显著降低,中间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说明活性有机碳的增加主要表现在粒径较大的团聚体中,而粒径较小的团聚体对活性有机碳的保护程度比粒径较大的团聚体更大。(2)林地转变为果园后,中间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DOC含量分别增加了25.04%,13.52%和9.86%。而林地转变为坡耕地后,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DOC含量分别增加了29.23%和15.03%。同时大团聚体和中间团聚体的DOC比例显著降低,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的比例显著增加。而将坡耕地撂荒后,大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和微团聚体DOC含量分别增加了195.98%、83.62%和62.25%,粉+黏团聚体中DOC比例则显著降低。说明坡耕地的撂荒将使粒径较大的团聚体中积累更多的DOC,并且团聚体粒径越大,对DOC的富集作用越大。(3)将林地转变为果园后,四种团聚体的DTN含量降低的幅度为大团聚体(46.60%)>中间团聚体(32.04%)≈微团聚体(32.58%)>粉+黏团聚体(18.27%)。转变为坡耕地后中间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DTN含量分别降低了18.74%,41.86%,23.95%。而将坡耕地撂荒后,大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分别增加了75.36%,17.19%,28.49%,76.08%。林地四种粒径团聚体组分DTN的比例为微团聚体(37.88%)>中间团聚体(30.08%)>大团聚体(18.11%)>粉+黏团聚体(13.93%)。撂荒地、果园和坡耕地则都为粉+黏团聚体>微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大团聚体。说明林地的开垦将导致粒径较大的团聚体中的DTN向粒径较小的团聚体转移。而将坡耕地撂荒后,几种团聚体组分DTN的分配比例并没有显著地变化,说明这一转变不会导致DTN在各个团聚体组分中的重新分配。(4)将林地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大团聚体MBC含量显著增加,但其他三个团聚体组分的MBC含量显著降低。与林地相比,果园和坡耕地中间团聚体MBC含量分别下降了50.63%和25.86%,微团聚体分别下降了24.11%和48.24%,粉+黏团聚体分别下降了47.94%和47.69。除林地外,其他三种处理MBC都主要分布在粉+黏团聚体中,其比例达到50%左右。而林地则主要以微团聚体为主。而将坡耕地撂荒后,大团聚体MBC含量增加了108.73%,中间团聚体增加了10.41%,微团聚体增加了28.06%,粉+黏团聚体增加了10.01%。粉+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MBC的比例显著降低,而大团聚体中的比例有所增加,但MBC在四个团聚体组分中的分布没有较大的变化。(5)将林地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中间团聚体MBN含量分别下降了40.39%和48.99%,微团聚体MBN含量分别下降了36.03%和50.29%,粉+黏团聚体分别下降了26.24%和39.58%。而将坡耕地撂荒后,大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和微团聚体MBN含量分别增加了549.63%,159.34%,41.91%。但粉+黏团聚体中MBN含量则有所降低。林地和撂荒地MBN主要分布在中间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果园和坡耕地MBN主要分布在粉+黏团聚体中。将林地转变为果园和坡耕地后,粒径较大的团聚体中MBN的比例显著降低,粒径较小的团聚体中的比例显著增加。说明林地的开垦会导致MBN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向粒径较小的团聚体中分配。而将坡耕地撂荒后,MBN向粒径较大的团聚体中分配。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物理组分的影响(1)在0-60cm的土壤深度范围内,SOC、cPOC、fPOC、iPOC、s+c_m组分有机碳以及s+c组分有机碳平均含量均为林地(9.02、3.14、1.61、0.33、0.42、3.53g/kg)显著高于果园(3.27、0.93、0.27、0.10、0.24、1.73g/kg)和坡耕地(2.58、0.51、0.10、0.12、0.08、1.77g/kg),说明林地的开垦行为会导致SOC及其组分的流失;而撂荒地上述SOC及其各组分含量分别为14.90、5.17、2.36、0.42、0.59和6.36g/kg,均显著高于坡耕地,表明耕地撂荒后SOC及其组分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截存。(2)在SOC的各物理组分中,iPOC的有机碳分配比例最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均为3%左右;cPOC和fPOC作为活性较强的非保护有机碳库,在林地和撂荒地中所占SOC分配比例最高,50%以上;在果园和坡耕地中非保护有机碳库的分配比例较低,而<53um的粉+黏颗粒有机碳组成的化学保护有机碳库分配比例最大,分别为65.9%和71.6%,表明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碳的活性远远大于坡耕地及果园,具有更高的土壤肥力。(3)在SOC及其组分中,fPOC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指标最高,可作为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良好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的日益关注,镁及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变形镁合金板材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及比刚度高、抗冲击性和抗震性能优越等良好
我国铝型材基本采用单孔模具挤压,生产效率低。采用多孔模具技术可以减小挤压系数,降低挤压力,在压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铸锭长度,减少几何废料,提高型材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纳米多层膜复合材料是一类基于界面工程理论设计的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满足高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兼具高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解决制约聚变堆发展材料问题的理想候
现代化水工建设物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基础处理技术的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基础处理工程是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水平相比原来已经有了较
目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多采用物化或生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基本可以达到排放要求,但是按现行排放标准,排放的印染废水中仍然会有微量的污染物,并且这些污染物会在水体中富集,对水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对这些微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很有必要。本研究拟合成磁性二氧化硅作为动态膜材料,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开发的动态膜反应器中形成动态膜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超声辅助化学共沉淀法,将二氧化硅、Fe3+、Fe2+在氢氧化钠溶
学位
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光催化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的技术。但是TiO2作为传统的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实际生活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TiO2的回收和TiO2的光催化效率偏低等。本课题为了解决TiO2光催化剂的缺陷,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Fe3O4、TiO2和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期望该复合材料既具有可回收的功能,同时也能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该实验采用简单地水热法分别成功
具有未满d轨道的Cr-基和Fe-基尖晶石应用广泛,因此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尖晶石材料广泛分布于地球内部,研究在高压极端条件下该类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和电子结构相变对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地学和晶体学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高压下的Zn0.2Mg0.8Fe2O4和Co0.5Mg0.5Cr2O4混合尖晶石的结构相变和电子结构相变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国家大批建设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处理过程当中产生的大量污泥未能得到妥善处置,会引起二次污染问题。而污泥的含水率偏高,使其处理技术面对脱水干燥的难题。现有干燥工艺存在高投入、高能耗等问题,喷雾干燥工艺则具有投入少,能耗低,蒸发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热门研究之一。实验污泥来自静海华明污水处理厂,属生活污泥,经喷雾干燥工艺干燥后测定其性质得出: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均符
从今年开始,每月都有网贷平台跑路的消息,每次跑路都会有大量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之所以被忽悠,很重要的一点是被“零风险”、“本息保障”、“互联网银行”等在金融领域
快的容量衰减速度、低的库伦效率和低的硫负载量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商业化应用。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单质硫和其最终放电产物Li2S的低导电性、放电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及循环过程中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i2Sx,x = 4,6,8)的不断溶解和在正负极之间的穿梭。石墨烯是一种sp2-杂化的碳,具有高的导电性、好的柔韧性、强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将石墨烯应用于锂硫电池的硫正极载体和隔膜修饰层,可以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