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附红细胞体遗传进化、检测方法、体外培养及感染规律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病原是绵羊附红细胞体。该病多呈隐性感染,发病率低,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药物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难以根除,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对绵羊附红细胞体的研究报道较少,有关体外分离培养、分类地位、诊断准确性等问题都亟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自然感染E.ovis绵羊血为试验材料,对绵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建立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上确定其分类地位。并且根据所获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绵羊感染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并对其季节流行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绵羊附红细胞体进行了体外培养,为进一步对绵羊附红细胞体代谢过程、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通过对绵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与其他相关生物基因组比对分析,找到绵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相对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对采集疑似绵羊附红细胞体进行16Sr RNA基因PCR扩增及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长1080bp、1079bp(GenBank收录号EU916726、FJ440328),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参考序列(AF338268)同源性达99.7%;系统进化树表明,绵羊附红细胞体与其他血营养菌在进化关系上组成一个大的分支,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病原最为接近,与立克次氏体科的病原较远。分析结果与Neimark等提出的观点一致,建议将这类血营养菌归属支原体科、支原体属。 ⑵根据测序得到的绵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绵羊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诊断方法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链球菌、枯草杆菌等无交叉反应,检测绵羊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5.2pg,在-80℃存放1年的血样中也检测出了阳性样品。通过临床血样检测,证明该方法可用于本病的早期感染和隐性感染诊断。 ⑶在RPMI-1640、D-MEM、M-199三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新生牛血清、绵羊血清进行绵羊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效果比较,以确定最佳培养基与血清浓度。培养结果表明:在RPMI-1640培养液中添加40%新生牛血清,在37℃、5%CO2条件下进行培养,每12h更换一次培养液,进行原代体外培养,得到了优于其他试验组的培养效果,所以首选RPMI-1640作为培养液。 ⑷采用鲜血压片和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结合PCR方法,对石河子地区绵羊进行了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绵羊附红细胞体一年四季均可感染,镜检平均感染率为97%,严重感染率为9.9%,每年1-3月、6月-8月为两个感染高峰期。
其他文献
随着反刍动物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通过饲喂高精饲料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也易造成反刍动物胃肠功能的紊乱,奶牛真胃变位就是其中的疾病之一。现在普遍认为,日粮中添加大量精料
盐酸二氟沙星(Difloxacin Hydrochloride)是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长、低毒、高效等特点。混悬乳剂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和刺激性,实现靶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