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清以来,明代《诗经》学多遭清儒贬责,《明史》和《四库全书》都未对本文的讨论对象——钟惺《诗经》评点予以重视。此外,由于顾炎武、钱谦益等人对钟惺其人、其学妄加非议,从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清以来,明代《诗经》学多遭清儒贬责,《明史》和《四库全书》都未对本文的讨论对象——钟惺《诗经》评点予以重视。此外,由于顾炎武、钱谦益等人对钟惺其人、其学妄加非议,从者日众,有清一代,钟惺《诗经》评点之作多遭挞伐,《四库》馆臣凡遇以诗文评方式解《诗》者,必冠以“竞陵”、“钟惺”之流,加以垢龇。但是,虽然受到指责,钟惺《诗经》评点仍对后世产生影响,直至有清一代,姚际恒、方玉润、崔述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承袭了钟惺的评点之法,扬发其独立思考之精神。由此可见,诸如《四库》馆臣、钱、顾等人之论仍需探讨。此外,近年来,钟评《诗经》渐渐被当代学人所重视,论著叠出,然对其性质的评判亦是众说纷纭,不少学人认为钟评《诗》之作皆以文学角度解读,亦有部分学者认为其评点之作乃在经学研究之范畴,仔细探究,钟惺《诗经》评点,成分复杂,既有偏向《诗》文学层面的解读,亦保留着经学之惯性,其中还包含了其人生观、政治观等纷繁的内容。因此,认为钟评《诗经》只呈现出了文学层面特点,全以文学角度解《诗》、或言钟评《诗经》完全承袭解经旧法,蹈袭朱《传》、《诗序》之说都难免有些以偏概全。
本文专就钟惺《诗经》评点一书为研究中心,以是书的初、再评本为研究基础。行文包括六个部分,首章概述钟惺《诗经》评点的研究状况;次章简介钟惺生平及其著述情况。第三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详述钟评《诗经》的版本、体例等问题。第四章,回溯钟惺所处的年代,从社会生活领域、思想领域、文学领域等三方面入手,考察明中晚期的时代背景,探究明中后期《诗经》研究领域发生新变的成因。第五章,首先理清明中后期《诗经》研究风气之变与钟惺《诗经》评点呈现出的特点之间的关系;其次,理清钟惺对《诗》之定位及其解《诗》之法;再次,分析其偏向文学层面的解《诗》特色,并揭示其在评点《诗经》中的经学惯性。末章,检视历代前贤以及当下诸家对其评价的是非,以评价钟评《诗经》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中国电影,诚如戴锦华所言,在当代文化地形图中,“始终是一个具有症候性的,十分典型的,含义丰富又相当暧昧的对象”,因而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极好课题。而在中国当代电影异彩纷呈的景
同样是过年过节,同样是旅行探家,走亲访友,新闻工作者与其他职业人的最大不同恐怕在于他们时时紧绷的新闻敏感,时时在睁大的观察的眼睛,和时时善于感悟、体会的心灵。新闻工
谢金龙广东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名书法艺术家,建筑工程师。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等职,易经风水专家。曾于同济大学、台湾丛林佛学院、北京大学进修。其广结善缘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现代人约有50%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常感叹自己活得很“累”,并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头痛、失眠、心绪不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健忘及性功能障碍等周身症状—— “亚健康”该看哪一科 【本刊记者】 黄教授,现在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自己不舒服,可具体也说不上有什么病,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黄建始】 身体不适是一种感到身体不舒服,但又说不清具体部分和症状的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旨在从作家本位角度出发,对西方文论史上的作家理论进行具体梳理。重点考察文论史上作家身份、作家能力以及作家修养、创作中的作家心理等方面内容的发展变化。并试图通
继张悟本、李一等欺世盗名的“养生大师”被媒体曝光后,2010年12月29日,央视《焦点访谈》对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刘逢军的“医术”和“资质”进行了揭露。 这位连从医经历都造假的院长,竟然宣称能通过养生调理根治绝症,并且可以隔空望诊,通过照片就可以望诊。 作为中医养生的圈内人,看了这样的“神奇医术”,也不免想“班门弄斧”,给大道堂做做“望诊”。 坚称“不看病”——气虚 有媒体
相比于京剧“样板戏”的研究热潮,“文革”时期的话剧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忽视或遮蔽,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反映生产斗争、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的“文革”时期话剧较为客观地体
近年来,通村公路建设在全国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对“三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文章分析了目前通村公路建设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措施,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