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议题中的微博舆论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被称为是“微博热”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诸多公共议题的探讨都被放置于微博平台上进行,微博平台的舆论场作用渐入人们视野。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钱云会事件”、核辐射抢盐风波、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呼吁7.23动车事故调查真相、达芬奇家具“罗生门”事件、“小悦悦事件”等。在微博上,只要是一触即公共利益的议题势必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讨。微博的作用在于“围观”,转发、评论、@功能等应用的围观功能促进了一个个“舆论场”的形成,从而促进了公共议题的深入探讨。在这个舆论场里,精英人士与草根阶层组合发声,使事件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使事件的发展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且难以把握。本文分别以“钱云会事件”、“郭美美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微博舆论在“钱云会事件”、“郭美美事件”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经分析,笔者发现,在二者的探讨中,微博舆论呈现出不一样的作用机制。在“钱云会事件”发生之初,微博舆论本能地选择忽视官方声音,主动偏向于网民论断,舆论场中发出的种种质疑声,“群体极化”情绪表达、以及延伸性评论的作用,使事件的发展一步步偏离了真相,落入谣言和阴谋的圈套。直至最后的真相发布,微博舆论才开始逐渐平息,但仍有部分用户不相信官方结论,这其中表现的舆论情绪和官方公信力的缺失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郭美美事件”的探讨明显体现了微博舆论场中“蝴蝶效应”的传播机制。普通女孩的炫富事件,却引发了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集体声讨,这其中的舆论作用机制,除了意见领袖的主导作用外,更体现了公众对于公共利益的诉求。因此,涉及公共利益的表达诉求促进了关于“郭美美事件”舆论场的形成,并在事件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能量和作用,红十字会接受官方审计,并做到了进一步的透明化,更主要的是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制度的改革。本文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在围绕公共议题的探讨舆论场中,促进其形成的要素:公众利益表达诉求、刺激议题表达的关键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意见领袖等要素。在任何有关公共议题的探讨中,以上关键要素都不可缺失。舆论要素相互叠加,吸引微博用户聚合,共同表达声音,发挥自己的话语权,促进了舆论场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凸显微博舆论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伴随其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完善这一政策,认识和把握师范
<正>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画话日记"就是鼓励幼儿把他看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面向基础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及其教学管理人员。教育硕士专业水平的提高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
<正>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教师良好的个人魅力和行为习惯能熏陶和感染一批又一批学生。相对来说,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可是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注重的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尚未建立真、善、美统一的观念模式,从
教育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主体。高校教师队伍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校自身良性发展、履行大学职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潮推动下,将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从1999年初现端倪到现在的迅猛发展,历时十载,数量达到318所,在校生已达186.6万人,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呼吁和倡导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行为,以期我国高校实施充满人文关怀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此激发教职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各方
人格教育史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以前的“智力发展”转向“人格培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伴随着选课制的出现,学术指导在美国高校应运而生,并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研究领域,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处于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