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钙调素下游蛋白的筛选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内Ca2+浓度的瞬时升高是触发植物防御反应的早期信号。钙调素(Calmodulin,CaM))作为一类最重要的Ca2+结合蛋白可以通过与其下游CaM结合蛋白(Calmodulin binding protein,CaMBP)作用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所以鉴定和分析病原体激发的CaMBP将有助于理解Ca2+-CaM信号调节的防御反应机制。因此,对CaMBP的研究是揭示CaM作用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探明Ca2+-CaM信号转导系统的关键。本实验室以小麦-叶锈菌互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钙信使阻断或激活药物试验、钙离子的亚细胞定位、激发子刺激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后胞质Ca2+变化的研究,证明Ca2+参与了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信号转导过程,并且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以及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发现在不亲和互作早期,小麦CaM表达量升高,初步证明小麦CaM也参与了这一过程。为进一步探讨CaM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寻找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本文以小麦钙调素基因CaM2-3及CaM4-1构建诱饵载体,用Matchmaker Library Construction & Screening Kits在小麦受叶锈菌侵染后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中寻找与CaM发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基因,得到了8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其中408与水稻类乙烯诱导钙调素结合蛋白(ethylene-induced calmodulin-binding protein 4-like)的C端同源性很高,暂时命名为TaCAMTA-like( 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s-like )。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验证了所筛选出的TaCAMTA-like蛋白在烟草细胞中也能与CaM发生相互作用,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可在细胞质中进行也可在细胞核中进行;对TaCAMTA-like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找到了TaCAMTA-Like可能与CaM相互作用的位点,通过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试验进一步证明了该位点与CaM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检测了该基因在小麦接种叶锈菌后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不亲和组合中TaCAMTA-Like的表达量高于模拟接种,且在接种后4-48 h均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在接种后72 h其表达量下降并与对照相近;而亲和组合中TaCAMTA-like的表达量在48 h之前与对照相比并无明显变化,72 h略有下降。初步表明其参与了小麦抗叶锈菌侵染的过程。上述结果对深入开展TaCAMTA-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深入探讨和完善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CaM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HPLC-CSP)是目前最受欢迎且最直接有效的手性拆分方法之一。传统多糖类衍生物通常在糖单元的三个位置具有相同的取代基,而对于区域选择性引入不同基团的研究相对较少。前期研究表明,不同位置引入的不同结构取代基对于该类衍生物的手性识别能力具有较大影响。其中,糖单元具有对位取代苯基氨基甲酸酯的直链淀粉类手性固定相表现出优于其它固定相的手性识别性能。另一方面,涂敷型手性固定相由于
湿地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有1%的森林遭受火干扰的影响,在中高纬地区,林火更是出现频繁,火是森林湿地一个重要的干扰因子。本文以小兴安岭4种森林湿地类
会议
本文研究了从大豆异黄酮粗提液中分离纯化、水解得到高含量的总异黄酮和异黄酮苷元的的方法与工艺,包括总异黄酮的柱层析、结晶纯化和总异黄酮的固体酸水解、苷元纯化两个主要过程。首先,以柱层析法对异黄酮粗提液进行精制,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S为层析介质,分别研究了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静态吸附特性考察得出:pH条件在中性偏碱性的时候吸附量达到最大,pH8.0时饱和吸附量达到181.1mg·g~(-1);在
云母珠光颜料是以云母粉为基材,在其表面包覆一层高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透明薄膜而制成,通过光的干涉或反射产生出从柔和缎面到耀眼闪烁的不同斑斓色彩的珠光光泽。云母珠光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