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其体现形式:关联理论阐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主体性在以文本为中心的传统翻译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被重新发现并确立起来,从而使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然而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及统一的理论框架,因而在理论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片面的无休止的争论。再者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社会、文化等要素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上,其研究的方法是规定性的或者描写性的静态研究,缺少动态的阐述,尤其对译者的主体性的概念及其重要体现形式缺乏动态的阐释性研究。 鉴于前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认知科学与交际理论的新成果,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框架,并运用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对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体现形式(译者与其他因素相互关系中的体现出来的译者的作用和译者的选择)作了动态的分析。本文分七部分进行了阐述,概述如下: 在第一部分引言中,本文作者指出:自古以来,翻译在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翻译这一复杂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显得相当滞后。另外,传统译论对其核心要素——译者,以及译者与其他边缘要素的关系(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更加贫乏,并且这些研究中存在许多缺陷。鉴于此,本文以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体现形式为研究对象,以期对译者主体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石。 第二部分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与人们对主体性这个哲学层面上的概念及其体现形式的认识相一致,译论家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整个过程分可以为三个阶段:语文学阶段、结构语言学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在语文学阶段,由于缺乏系统理论原则的指导,人们对译者主体性不能做出科学的阐释,因而具有主观主义、神秘主义的色彩;在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译者主体性研究在以语言分析为中心的代码模式下克服了主观性,具有客观性,但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片面性、机械性的烙印;在解构主义阶段,译者主体性研究呈多学科方向发展,不断走向深化,但其研究方法是以描写外部因素对译者影响的静态研究为主,另外,在理论上还存在无休止的争鸣。鉴于以往研究上的缺陷,本文作者指出从关联理论上阐释译者主体性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第三部分对关联理论的理论基础及其核心概念如非论证性推论、认知语境、关联性、关联原则等等进行了介绍。建立在J.A.Fordor的认知理论及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基础上,D.Sperber和D.Wilson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以关联原则为核心的。在认知效果和取得此效果的处理努力的关系上确立的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人类的认知原则表明人类倾向于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交际原则表明在实际交际中,人们设想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本身都值得付出足够(不是额外)的处理努力,从而获得足够的认知效果,即具有最佳关联性。实践证明,此理论在交际与认知方面有很强的阐释力。 第四部分论证了关联理论对译者_i三体性涵义及其体现形式进行阐释的可行性。关联理论对翻译及主体性均显示出解释的合理性及充分性,译者卜体性涵义及其体现形式亦可得到合理而充分地阐释。在关联框架下,译者主体性的外延被扩大,内涵也被深化,其本质特征得以充分体现出来。另外,作为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形式—译者的角色/作用和译者的选择,也得到动态系统的阐释。 第五部分详细论述了关联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译者的角色/作用—的解释力。在关联框架下,由于翻译环境的不同,尤其是译者的认知语境不同,译者在社会中的角色/作用是不同的,这些角色/作用构成一个连续体。对于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角色/作用亦如此。再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是以关联原则为指导,并且积极地实现原作者的意图,自己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吻合,这使得译者在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具有中心地位的联络人。可见,与规定性和描写性研究方法不同,关联理论能够对译者扮演多重角色及发挥多种作用的现象做出合理阐释。 第六部分对译者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形式—译者的选择,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就宏观选择来说,译者在下笔翻译原文之前总是期待取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他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认知语境相似的作品进行翻译。另外,译者对译文文体特征及译文读者的选择,取决于原作者的意图和译者的认知语境以及读者的期待。其次,微观选择涉及到译者如何使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期待相吻合,即策略方法的选择。关联框架下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策略(Gutt,1991)弥补了传统规定性翻译策略解释力度不足的缺陷。在关联原则指导下,译者对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选择不是完全受制于语言、文化等要素,亦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要兼顾双方可能的利益,即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效果以及处理努力的关系。最后,虽然关联原则旨在解释成功的翻译现象(不能保证翻
其他文献
车马埋葬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文化中重要的礼仪制度之一,随着近几年车马遗迹的大量发现,这种制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重视,大量的新材料也为研究它提供了可能。
在当代民主社会,多元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着深刻的分歧。而民主制度本身的合法性要求其所制定的公共政策或法律法规必须以全体人民的一致自
本文旨在以胶原为基本材料,通过对胶原基支架微结构控制、稳定性调控以及功能化复合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构建能够应用于皮肤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真皮支架。首先,采用胰酶消化和酸抽
本硕士学位论文结合《ATE软件集成测试策略和方法研究》科研项目,根据作者在该课题中所承担的任务撰写而成。本课题的目标是研究自动测试装备(ATE)软件测试方法。ATE系统由硬
大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种子,是我国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大豆异黄酮弱的雌激素作用。广泛应用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眼睛安全、可移动式微脉冲激光雷达的总体设计,并且给出了该系统的测量结果。该激光雷达系统采用非共轴设计,通过分析各种激光器以及晶体的优缺点,并且计算了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这一重大科学论断立意高远、视野宏阔,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
本文是一篇研究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论文。文中阐述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及效果分析。论文首先回顾了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思想,认为
新疆产棉区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大幅度减少人工投入,膜上精量播种免除放苗、定苗,合理密植配合化学调控实现简化整枝与集中收花,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实现节本增产增效,既保证了
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科技文化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