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质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家,早在1918年回国后的第三天,他就迫不及待地投身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与师范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中,数年来曾先后参与筹办、创立了上海专科师范、上海美专音乐系、新华艺专等多所艺术师范学校,尤其是在上海美专任教时,他曾大胆提出在该校开设音乐系的主张并被誉为美专音乐系的奠基人。抗战期间刘质平避难浙中,即使是在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的艰难境况下,他仍始终坚守于音乐教育的第一线,曾先后在金华师范、温州师范大学、福建国立音专等多所学校任教并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刘质平被聘至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担任教授及音乐组主任等职,他凭借以往的办学经验,主动、热情地向学校及有关领导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建议并再次为促进山东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位作曲家,经他作曲的作品数量颇多,其中仅在《开明唱歌教材》和《小歌曲伴奏集》中就收录了三百四十余首歌曲,很多作品既培养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演唱水平,同时这些按当时新学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作为一位音乐理论家,他先后发表和撰写了诸多富有见地的文章与著作。如在《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一文中,他就曾客观而尖锐地将我国当前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进一步归结为“唱歌的教材不好”和“教授的方法不对”两方面,并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在此影响下,他还被聘请为专家之一应邀担任全国小学、初中、高中、简易师范、师范学校及专科师范共计六种音乐教育课程纲要的起草工作,由此也足以显现出刘质平在当时学校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本文由绪论、结语和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刘质平的生平。第二章详细探究刘质平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为秉承师志,在归国后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刘质平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他的教育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此,本章将以时间为脉络重点对刘质平停留时间较长且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四个时期进行研究与阐述。第三章是对刘质平音乐教材的分析。虽然刘质平的音乐作品在数量和内容上均较为丰富,但其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学生无适当教材可用的困境而创作的。因此受受众群体的影响,所有作品在结构安排上均较为简单且大都是以教材的形式出现,本文所要进一步研究与论述的《小歌曲伴奏集》、《小学唱歌教材伴奏集》、《开明唱歌教材》、《开明音乐教程》、《弹琴教程》等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而成的。此外,鉴于《清凉歌集》也是为解决学校唱歌教材匮乏而创作的,并且它是经过了上海新华艺专、浙江宁波中学等地的多次演奏后方得以完成,因此在分析刘质平的音乐创作时,本文也将把《清凉歌集》列入到研究范畴中。第四章集中探究刘质平的音乐教育思想。刘质平一生所从事的众多音乐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育思想,这些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实践是其丰富的音乐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折射。因此,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总结刘质平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贡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