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寅》到《新青年》——晚清文学与新文学关系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由于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多强调现代文学“新”的一面,将“白话文学”“人的文学”“新民主主义文学”等视为现代文学的标识,不免人为撕裂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联系,造成现代文学中国文学的“断裂”。20世纪80年代以来,“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两个翅膀论”“多元共生的文学”等观念和研究,海外学者关于五四文学和晚清文学关系的研究,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断裂”,为中国现代文学找到了诸多接续中国文学“香火”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在选取《甲寅》和《新青年》作为个案,通过两本杂志在知识群体、办刊思路、思想论争、文体变化等方面的考察,试图揭开《甲寅》与《新青年》的关系,管窥五四新文学对晚晴文学的承继与更新。  《甲寅》和《新青年》(《青年杂志》)是晚清文学向五四新文学过度时期两本重要的同仁杂志,两刊既有编辑群体、读者群体的交叉和交流,也爆发过影响深远的思想论争,对五四新文学判断古典文化的态度、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现代汉语初创时期的文体风貌等,均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观点是:《新青年》与《甲寅》在知识分子群体、读者群体的交流、交叉和思想交集,可视为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对晚晴文学的继承;而《新青年》与《甲寅》的论争,并“战而胜之”,可视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后,集体出离近代民粹主义思想,走向现代启蒙,走向新文学阵营,标志着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文学的自觉。  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第一个层面是从两本刊物与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视角观照,涉及创刊背景、作者群体、主要特点,并且对两本杂志的作者群体和栏目设置进行对比,分析《甲寅》作为晚清文学杂志和《新青年》作为新文学杂志,在知识分子群体层面的交流、交叉。首先分析以《甲寅》为核心阵地、具有明显民粹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其次分析《新青年》为中心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第三选取《甲寅》创刊人章士钊和《新青年》创刊人陈独秀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他们的聚合与分离,管窥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关系。  第二个层面是集中分析《甲寅》与《新青年》的思想对话与论争。首先分析《甲寅》杂志的民粹主义思想,以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中国现实的变革诉求;其次分析《新青年》的现代启蒙思想和启蒙态度,检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态度;第三是集中讨论《新青年》与《甲寅》关于新文学的论争。《甲寅》集中表达民粹主义思想,呼吁人权、民权,限制国家专制统治;《新青年》表达现代知识分子对民主、科学的追求,以“现代革命”的姿态弘扬人的文学。这场论争加速了中国文化、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个层面是通过两本杂志的代表性文体分析,试图管窥现代白话文诞生和生成过程。首先分析《甲寅》“古文”“欧化”的译体文,对中国近代启蒙和文体形成的作用;其次分析《新青年》杂感录对现代文体形成的作用;第三描述、分析从《甲寅》“译体文”向《新青年》杂感录的发展、演变,促成了中国由近代文学转为现代文学的转型。  结语部分,希望站在“今天”,以“后视”的眼光打量《甲寅》和《新青年》的关系,进而辩证理解五四知识分子与晚清知识分子、五四文学与晚清文学的关系,既不能人为割裂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联系,也不能“故意”忽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质。
其他文献
李村村民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及语调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这些变异并非语言本身的特质所导致,而与社会因素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李村村民语言变异的具体原
关于沦陷区"中间作家"的评价问题一直是沦陷区文学的研究者们探讨的中心.张爱玲作为其中的代表,她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才华,也让后人趋之若骛.尽管学术上张爱玲研究已取
本文以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着力探索汉语偏正式构词的认知理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在对汉语构词法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的同时,重点
该文欲借鉴女性主义理论,尝试通过对九十年代电视剧女性热的冷透视,来解读中国电视剧,挖掘女性热背后的父权文化观念,及其所带来的电视剧文化的弊端,探求男权主义与主流意识
学位
伴随房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房建施工质量提出的越来越高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和不可缺少,我国政府在加强房建行业宏观调控与微观
陈瘦竹是20世纪中国现代话剧研究的开山者,是中国现代悲剧理论的奠基者,是中、西方戏剧理论研究的沟通者。他不仅充分汲取了亚里士多德以降西方悲剧理论,而且深度反思中国传统戏
近年来,工程机械的数量及品种大量增加,以至于工程机械所排放的污染物、消耗的资源、产生的粉尘及噪音等造成的影响惊人,即工程机械的发展受到了环境破坏的严重制约.所以,工
该文以目前校勘最精、收录最全、权威性最高的《敦煌变文校注》为底本,同时又参以《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等本子,对变文的词汇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为了提高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