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致BPD新生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SP-C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开展及早产儿管理技术的日益提高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广泛应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随之而来因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所导致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却成为威胁早产儿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仍无有效的防治手段,这导致大概10~15%的患儿因严重的肺纤维化于生后1年内死于呼吸衰竭,存活者也因肺功能障碍需长期的依赖吸入氧气或口服激素甚至是机械通气。  氧疗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高氧所导致的肺损伤其不能回避的严重副作用之一。高氧可以导致炎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反应性增生,活性蛋白表达的改变,肺泡间隔增宽,间质纤维化从而导致早产儿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为高氧导致肺损伤的主要靶点,研究高氧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内分子机制可以更好的应用辅助氧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和不成熟是发展成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和保持功能残气量。SP共分四个亚型,SP-A,SP-B,SP-C,SP-D。SP-A,SP-D主要功能为参与宿主防御,SP-B,SP-C的主要功能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实验表明,成年鼠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以促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保护肺脏免于高氧的毒性损伤。疏水的SP-C被证实与板层小体的形成和分泌有关,而板层小体在形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单侧及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大鼠刚出生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浓度较高,吸入正常浓度氧,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浓度逐渐下降,吸入高浓度氧的则SP-A,SP-B,SP-D的表达上升,但SP-C却无表达上升,在高氧条件下SP-C的表达和分布的机制尚不明确。  本研究尝试阐明高浓度氧导致SP-C在新生大鼠的肺组织中,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M LE-12细胞中堆积,自噬参与其发生过程。高氧诱导通过激活非经典自噬通路JNK信号分子上调自噬相关基因Atg7的表达,从而介导了SP-C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的堆积。  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模型制备  将新生的Wistar大鼠(连同母鼠)于生后12小时内置于氧箱中,持续输入氧气,维持FiO2=0.85,CO2浓度<0.5,温度25~27℃,湿度50~70%。每天定时开箱0.5小时,添加水、饲料及更换垫料,并与对照组交换母鼠以避免因氧气中毒致喂养能力下降。对照组FiO2=0.21(即空气),具体方法及实验控制因素同实验组。  二、细胞模型制备  小鼠肺泡Ⅱ上皮细胞MLE-12细胞(美国,ATCC)。应用HITES培养液(参考ATCC的标准培养方法),在37℃、5%CO2条件下将细胞按100,000细胞/孔接种在六孔板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融合后,暴露至高氧环境(80%O2+5%CO2)进行后续实验。  三、实验标本采集及处理  每组分别于实验后1、3、5、7、14d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后无菌取肺组织,用于肺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标本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超微结构观察的标本置于2.5%戊二醛中固定;Western Blot检测的标本置于Eppendorf管内,于-80℃冰箱中冻存。  肺泡盥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采集;大鼠于鲁米那麻醉后,正中切开颈部皮肤,暴露气管,插人套管针并固定,继之向肺内缓慢注入生理盐水0.5ml,然后回抽,反复操作3次,收集BALF,按3000g/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小心吸取上清液保存Eppendorf管内-80℃冻存待测。  四、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  (一)体内试验研究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C在新生大鼠肺组织切片中的表达  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P-C在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3.透射电镜观察AECⅡ超微结构  4.ELISA方法检测BALF中SP-C的蛋白含量  (二)体外实验研究  1.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P-C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  2.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SP-C在MLE-12细胞中的分布  3.透射电镜观察MLE-12细胞的超微结构  4.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的蛋白含量  5.利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预处理MLE-12细胞后,检测SP-C的表达情况  5.1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P-C在MLE-12中的表达  5.2.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SP-C在MLE-12细胞中的分布  5.3透射电镜观察MLE-12细胞的超微结构  5.4 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的蛋白含量  6.检测Atg7调节SP-C在MLE-12细胞中的堆积  6.1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g7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6.2 SiRNA处理Atg7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g7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  6.3 SiRNA处理Atg7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P-C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  6.4 SiRNA处理Atg7后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SP-C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  6.5 SiRNA处理Atg7后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的蛋白含量  7.检测高氧是否通过激活JNK通路上调Atg7的表达  7.1分别应用MAPK抑制剂U0126,SP600125,SB203580处理MLE-12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P-C在细胞中的表达  7.2分别应用MAPK抑制剂U0126,SP600125,SB203580处理MLE-12细胞后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的蛋白含量  7.3分别应用JNK抑制剂SP600125或SiRNA JNK MLE-12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g7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7.4分别应用JNK抑制剂SP600125和SiRNA JNK MLE-12细胞后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P-C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  五、统计学分析  应用SSPS11.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0.05。  结果:  (一)体内试验研究  1免疫组化学结果表明,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SP-C在新生大鼠肺组织内表达逐渐增加;  2.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SP-C在新生大鼠肺组织内表达逐渐增加  3.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可见板层小体逐渐增多,并且观察到在自噬小体内出现板层小体样结构;  4.ELISA结果表明BALF中SP-C的蛋白含量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氧刺激下,新生大鼠肺组织中肺泡Ⅱ细胞内SP-C表达水平逐渐增多,并且堆积在细胞内,被细胞内自噬体吞噬。  (二)体外实验研究  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高氧刺激时间延长,SP-C在MLE-12细胞内表达水平逐渐增加;  2.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随高氧刺激时间延长,SP-C在MLE-12细胞内荧光信号的强度逐渐增加;  3.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在高氧刺激的作用下,在MLE-12细胞内可见板层小体数目逐渐增多,且呈现空泡状改变,并且被自噬小体所吞噬;  4.ELISA结果表明,在高氧作用下的MLE-1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蛋白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5.利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MMLE-12细胞,抑制细胞自噬功能,进一步分析SP-C的表达变化情况:  5.1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SP-C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逐渐降低;  5.2免疫荧光实验表明,自噬抑制剂3-MA可以明显抑制SP-C在MLE-12细胞中的表达;  5.3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透射电镜观察到MLE-12细胞内板层小体数量减少  5.4 ELISA结果表明,自噬抑制剂3-MA可以明显增加MLE-1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蛋白的含量;  6.分析SP-C在MLE-12细胞中堆积的分子机制  6.1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高氧时间延长,自噬相关基因Atg7在MLE-12细胞内表达水平的逐渐增加;  6.2.应用RNA干扰技术成功下调MLE-12细胞中Atg7的表达;  6.3可以明显抑制高氧刺激所致的MLE-12细胞内的SP-C表达水平的增加;  6.4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下调MLE-12细胞中Atg7的表达明显减弱高氧刺激所致的MLE-12细胞内SP-C的堆积;  6.5 ELISA结果表明,下调MLE-12细胞中Atg7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高氧刺激所致的MLE-1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SP-C含量的减少;  7.进一步分析高氧诱导MLE-12细胞中Atg7表达上调的分子机制:  7.1用不同MAPK信号分子抑制剂U0126,SP600125,SB203580预处理MLE-12细胞后,发现特异性JNK信号分子抑制剂SP600125可以明显抑制高氧所致的MLE-12细胞内SP-C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P-C的减少以及MLE-12细胞内SP-C免疫荧光信号的增加,同时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Atg7表达水平的增加;  7.3应用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细胞后或利用JNK SiRNA抑制细胞内JNK信号分子的活化后,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Atg7表达水平的增加及SP-C表达水平的增加。  结论:  1、高氧条件下,SP-C在新生鼠的肺组织肺泡Ⅱ细胞及体外培养的MLE-12细胞中表达水平增加,但肺泡盥洗液中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量的减少说明SP-C在肺泡Ⅱ细胞中堆积,提示高氧可以导致SP-C出现外分泌障碍。  2、高氧可以明显诱导肺泡Ⅱ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Atg7表达水平的增加,抑制细胞内Atg7的表达可以明显缓解细胞内SP-C的堆积,促进SP-C向细胞外分泌,提示自噬相关基因Atg7可能参与了高氧所致肺泡Ⅱ细胞内SP-C的分泌障碍。  3、高氧通过激活致肺泡Ⅱ细胞内JNK信号通路从而上调Atg7的表达,激活细胞内自噬导致SP-C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堆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妇科门诊的218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ASCU
采用半双列杂交法,将10个二棱大麦亲本配成45个组合。对F_1代及其亲本12个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表明:除GCA和SCA各1个性状显著外,其余均达极显著水准。GCA较高的性状,反映了亲本
毛区健丽很少面对媒体,这可能也是投融资界人士的一贯作风。也许有人偶尔识得这个名字,那是因为她有过一段担任8848公司CFO职务的经历。实际上,毛的真实身份是独立的风险投资人
2012年,被称为“植物黄金”的植物提取物在宁波的出口量不小呢!去年,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对601批次、重量523.99吨、货值6029.80万美元的出境植物提取物实施了检验检疫,分
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verter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The basic idea is to use ZVS circuit as the main circu
中国电视人似乎一直有一个新闻恐惧症: 好像除了“娱乐”和电视剧能够吸引眼球之外,那些社会问题类的电视新闻节目一定是乏人关注的。这实在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事实上,在我这样一个从业20多年的老电视人看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完全不在于娱乐,而正在于那些严肃的社会问题。以笔者旅居多年的日本为例, 现在,NHK专题节目中,除了本国日本发生的事件之外,最受关注的就是有关中国的节目。NHK卫星专题最近几年所播
摘要云计算等分布式高带宽消耗业务对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2)提出了大容量、长距离和广覆盖的发展要求。随着NG—PON2技术的发展,无源光网络(PON)系统的光线路终端(OLT)设备结构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常常被别的孩子一次次打倒在地,不甘受欺负的他迷恋上了拳击,骨子里的硬气,激励他想成为拳王阿里那样的传奇英雄。高中毕业以后,他踏上了职业拳击
背景: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是加拿大学者 Hachinski[1]在1987年首次提出的影像学概念。此影像学改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皮层下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