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中张爱玲及其作品传播现象的解读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roy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1920年—1995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优秀作家。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上海“孤岛文学”时期红极一时,其作品传遍了上海滩。1949年之后,因为其文学立场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有所犯冲,于是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远赴香港,之后移居美国,直至1995年“客死他乡”,也未再回中国大陆一次。但是几十年来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却是一个持续而有起落的文化景观。8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有所松动的历史机遇,张爱玲及其作品得以重新出现。80年代精英文化层面的学术研究确立了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经典性所在,同时也带动了出版界对张爱玲图书的大量出版。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下,出版机构的市场化转型直接导致了文学的商品化。伴随着这一变化,张爱玲及其作品成为了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作品商品化的典型。同时,大众传媒积极参与文化传播,并利用其对社会真实的“建构”作用催生了符号消费现象。在消费文化的现实语境中,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传播中逐渐合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文本,然后成功转化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消费符号。作家作品统一在消费符号中,出版与传媒也在消费逻辑中成为“最佳合伙人”,一起制造了持续的“读张热”事件,实际上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消费现象。张爱玲及其作品在消费语境中的传播有了明显的符号化倾向。因为在可观的图书销售量背后,在众多“张迷”眼中的,是一次又一次远离了文学主体,并逐渐成为一个可以用来消费的文化符号的“张爱玲”。说她的作品是怀旧的投射物也好,说她的作品构建的世界苍凉而且有惘惘的威胁也罢。坦率地说,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确是具备了“被消费”的特质。本论文不对这一文化传播文本作任何优劣判断,只是以此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具体文本,研究图书在今天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介环境中的一种现实处境和符号化的传播倾向。在出版机构和大众传媒的操纵下,图书的传播经历了商品化、符号化的过程。传播文本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符号价值和意义,也部分丧失了图书原本的审美属性和文化价值。同时,读者也因成为消费者而丧失了其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迷”就是部分读者在消费逻辑中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大众传媒也会在这样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传播过程中发生功能异化。大众传媒已经不仅仅是在发布和传播信息了,而是在有意发掘报道对象身上的“娱乐性”、“传奇性”和“趣味性”,同时积极炒作具有娱乐潜质的新闻事件。
其他文献
祭祀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郊庙歌辞作为一种应制文学,是国家政治、宗教和儒家礼乐活动的产物。它深刻反映了各朝君主的宗教观和礼乐观。可以说,郊庙歌辞既是作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效能强大的人才队伍的支撑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儿按中医辨证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在血府逐瘀汤为主方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养血补血、益气祛风、通络止痒等药物
随着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急剧增加和虚拟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日益失去其相关性。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广泛使用,使得传统的计量模式难有作
LR制药公司是一个六十年代建立的老厂。公司产品共分5个剂型,36个品种。其中大部分产品属于低附加值产品,产品利润比较低,产品销售只属于自然销售,营销方式只是单一的产品大
现实表明,病态的精神生活和无法排解的心理障碍一直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往往通过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对其进行康复性的干预。然而,除了医学上的诊治外,
载人深海潜水器(载人深潜器)是海洋探测的必备工具,生命保障系统是深潜器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决定舱室内艇员的生命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艇员的工作效率。空
杜濬,明末清初文学家。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湖北黄冈人,为避世乱,顺治二年尽室移居金陵。其为崇祯十二年副榜贡生,入清隐居不仕,以名节自励,虽家贫,亦不屈节。杜濬在诗歌
文章对我国及贵州省狂犬病的疫情概况、流行危害、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狂犬病防治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狂犬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新疆的荒漠戈壁面积达1.023亿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全疆87个县(市)中就有53个有沙漠分布。无论北疆、南疆还是东疆,荒漠都是自然景观的当然主角。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