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国内诸多媒体紧锣密鼓,积极备战奥运。本文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指导,以《人民日报》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对其20年来六届奥运会新闻报道内容、形式及理念等的变迁进行梳理,并结合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对《人民日报》奥运报道框架进行解读,对北京奥运新闻报道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研究以1984争-2004年间六个奥运年中《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为研究对象,具体时间界定在每年奥运开始前一周到奥运结束后一周,共计30天。通过抽样获得奥运新闻报道共计792篇。本研究的假设有三个:H-1,《人民日报》的奥运新闻报道始终以中华民族为中心,这一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减弱;H-2,《人民日报》的奥运新闻报道的视角由“内视性”向“开放性”转变;H-3,《人民日报》的奥运新闻报道逐渐向文化的本质回归。通过内容分析,研究假设二和假设三基本得以印证。研究假设一未得以充分印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强大,《人民日报》的奥运新闻报道坚持以中华民族为中心,这一倾向并未减弱,相反,后期的报道更注重对大中华概念的强调。
研究发现,经过20年的发展,《人民日报》的奥运新闻报道更多地彰显了人文精神,更加符合新闻规律,报道手法也更为多样。研究还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奥运会时遵循一定的新闻框架。该框架由民族框架、开放框架、文化框架构成。这些框架与中华民族二十年来的巨大进步、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影响、中国社会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受众需求的多元倾向是分不开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2008年奥运会也必将成为国内外媒体激烈竞争的大舞台。谁能在众多国际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同台竞争中取胜,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建议,《人民日报》要在北京奥运报道中胜出,一定要突出中国特色、体现开放意识、寻求与其他媒体的成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