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的视角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正在进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发展的重塑时期,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其中重要的势能技术,具有激活实体经济溢出带动性的“头雁效应”,对构筑国家科技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于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其相关的经济形态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2021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增长迅速,2020年已累计1454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然而,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经济增长“效能”存在较大争议,存在悲观派和乐观派的分野,出现了众多破解生产率“索洛悖论2.0”的学术探讨。相对于现有宏观层面的研究,有必要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系统全面的剖析,以便从微观层面就索洛悖论、时间延滞和科技平原等问题找到有效的破解对策。本文研究目的为从企业视角考察中国人工智能经济业态的发展水平、经验特征及异质性成因。论文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面回顾了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与生产率悖论,梳理了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收敛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实证检验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论文将样本区间设定为2013-2019年,基于非径向SBM超效率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利用σ-收敛和β-收敛等方法检验了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收敛情况;进一步地,还深入考察和探讨了研发投入以及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方向与程度,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内容与结论,有针对性地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相关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背景参考;其次,给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提出了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最后,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与边际贡献。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和生产率悖论,综合梳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国内外现有文献,并就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收敛以及影响因素等三方面展开总结和评述,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研究支撑以及方法参考。第三章为研究设计:数据、变量与方法。展示了论文的研究设计过程,具体介绍了使用的数据、变量,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给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几类测算方法。第四章为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主要运用基于产出的非径向SBM超效率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对2013-2019年中国各省区的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测度。最后,利用平均对数偏差(MLD)以及泰尔指数(TI)分析了省区间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第五章为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首先介绍了收敛理论与模型,并进一步基于经典文献中存在的两种收敛方式——σ收敛以及β收敛,依次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了 σ收敛性检验、绝对β收敛性检验以及条件β收敛性检验。第六章为研发投入对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前文使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法测度的全要素生产率,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人工智能全要素生产率的“索洛悖论”现象以及滞后效应,并从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匹配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构的视角对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现象进行了解释。第七章为政府补贴对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阐述了政府补贴对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理论假设。其次,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探究政府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将研发投入作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分析。第八章为结论与建议。梳理并总结了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收敛与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其次,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创新管理、政府补贴投入、人才培养与扶持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本章还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和样本选择等方面总结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通过系统地分析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收敛性与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在时间上呈现出了动态增长的趋势。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N”形变化,且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变化。从全国各省区市范围内来看,天津市的人工智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高达11.83%,位居全国第一,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24%。(2)在时间、空间和产业层级方面,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空间上,东部的技术效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层级中,应用层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处于所有层级最高水平。然而,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差距正在逐年缩小。此外,同一区域内各人工智能企业的差异是造成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差异的关键。(3)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趋势,但具有β绝对收敛趋势,反映了区域间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从全国整体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水平较低的区域对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区域具有追赶效应,所有区域会随着时间变化逐渐趋于同一稳态水平。(4)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索洛悖论”现象和滞后效应。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发现人力资本的连续投入不足是产生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现象的原因之一;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结构视角,讨论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对技术效率提升的抑制作用,及其最终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抑制作用。此外,研发投入对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时间滞后效应。(5)政府补贴显著抑制了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主要可能是因为政府补贴鼓励了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此外,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补充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筛选标准。现有研究往往直接使用数据库所披露的企业,这可能会因企业的重大调整导致结果存在偏误。因此,本文选取了东方财富网所披露的人工智能板块的上市企业,并逐个筛查发生重大变动的企业是否仍符合人工智能企业定义,从而保证研究对象选取的准确性。(2)确立了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新范式。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对测算方法的选取依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论证,而且从区域和产业技术层级等方面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3)拓展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检验的研究范围。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工业等传统行业以及宏观层面,而对于微观层面的人工智能企业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本文参考常用的收敛性检验方法,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作用进行检验与分析。(4)完善了各生产要素对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在当前的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中,影响因素的选取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且缺乏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的系统分析。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研发投入和政府补贴对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研发投入、政府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强调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结构化以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知识结构化建构,强调知识要素的整合并形成层次结构、从具体知识抽提认识思路乃至基本观念的统摄关联。如何促进知识结构化建构?这是化学教师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以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总复习教学为例开展循证实践。
期刊
增材制造在高几何复杂度模型的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可快速实现许多传统工艺无法完成的结构,目前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医疗、建筑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有应用。在增材之中的从最初的模型设计,到物理性能分析,以及最终的打印路径规划中均涉及到大量的几何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的使用从而实现轻量化设计;如何高效表达具有复杂几何细节的高精度模型;以及如何在高保真地快速生成制造文件。
学位
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肺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之首,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为代表的高精度放疗在肺癌治疗的多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高精度的放射治疗需要高适形度的剂量施照,呼吸运动引发的肿瘤运动是导致靶区变异的重要因素,统一的外扩边界可能导致放疗脱靶或者较大的放疗损伤。包含呼吸运动信息的四维CT(4DCT)能够较好显示个体化的肿瘤运动,在线锥形束CT(CBCT)扫描可以获得在线内靶区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 A)是一种发生于胆管的高度侵袭性肿瘤,按解剖学分类,由肝内型胆管癌(iCCA)、肝门部胆管癌(pCCA)和远端胆管癌(dCCA)三种亚型组成,由于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世界范围内胆管癌的发病率较低,故目前对其研究较少,但亚洲地区尤其中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胆管癌由于发病隐匿,常规体检不易发现,故发现多属晚期,根治性手术率低,即使行
学位
期刊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组织恶性增殖性疾病,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NHL,占所有初治NHL的30%-40%,在形态学、生物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随着以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新型分子靶
学位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rmer’s disesase,AD)是引起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其病理特点主要是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堆积形成的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和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β)组成的细胞外淀粉样斑块沉积。有毒性的Aβ肽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过β-和γ-分泌酶连续切割产生的。尽管目前针对Aβ开发的药物尚未成功,但淀
学位
研究背景目前,颈动脉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疾病的重要病因,其在全球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识别症状性斑块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了症状性斑块与狭窄程度、斑块成分等的相关性,并且很多学者也研究了先进的成像技术在探究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方面的应用。近几年,血管周围脂肪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促进的观点引发了新颖性、创新性的关注,并且其可以无创
学位
面对现实生活中爆发式增长的图像数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分析备受人工智能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图像视觉关系理解是图像分析的重要分支,旨在挖掘图像内容中所蕴含的视觉关系,是诸多实际应用,比如服装推荐、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所需的基础技术之一。对视觉关系理解有需求的图像是多样的,根据图像所包含物体的个数,可将图像大致分为两类:简单图像和复杂图像。简单图像往往包含单个物体,且其背景较为干净;复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