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四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花照中学校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乐记》曾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其中诗、歌、舞和乐器都可以表达人的内在心志,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体现着传统文化中教化育人的精神,当它们再次相遇时——中华小四弦,这件汇集民族传统弹拨乐“形”与“魂”为一体的新型乐器应运而生。它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弘扬着优秀的音乐文化,滋润着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灵,蕴含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其他课堂乐器相比,中华小四弦同时兼顾了“弹”、“唱”两方面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乐器的种类,为学生弹唱传统音乐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华小四弦将作为“琴”与“歌”之间的桥梁,以琴入乐,以歌咏声,以弦奏情,让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声音,扎根于学生心间。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规定,学生的演奏能力是音乐审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一些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已经颇有成效,但是关于中华小四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有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由研究缘起、意义、现状、课题创新性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构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华小四弦”这件乐器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它在全国部分省市简要的应用情况;第三章主要写了“中华小四弦”在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意义;第四章重点描写“中华小四弦”在音乐课堂中的现状调查和具体应用;最后一章则是关于“中华小四弦”在音乐课堂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为花照中学及其他学校的“中华小四弦”音乐课堂的长远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鲁迅的名篇《藤野先生》收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其主要记叙了早年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以及与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之间的一段难忘的回忆。从1936年上海中学生书局版《初中当代国文》首次选入其至今,目前可查的有三十多套语文教科书选用了《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较有代表性的定篇。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各年代语文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的选文编制进行研究分析,即从知识系统、导
近些年,教育领域的教师惩戒权逐步成为社会热点,教师惩戒的典型事例引起人们关注,社会上有众多教育者因惩戒学生而被推到舆论之巅,各界人士都对教育惩戒权利和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2019年11月底,教育部为落实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是有联系的两个学段,它们分工不同,初中地理注重表象的分析研究,高中地理注重理解和应用。这表明了地理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是奠定在在初中地理教学基础之上。然而,就陕西省的学生而言,初二阶段举行学业水平测试,初三阶段不再开设地理课程,导致地理学习出现了长达一年的“空窗期”。笔者通过三年的农村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了解到,农村地区初高中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实用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具有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致,利于搭建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展开联想,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等优势。地理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区域地理占据了初中地理学习内容的大部分。然而,目前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疲于应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积极性不高,记忆困难,理解浅显,区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欠缺等问题。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呼唤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结构体系,并在实施建议中倡导教师尝试地理问题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问题驱动教学强调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性思维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10年便开始构建以“自主·优效”课堂为
教科书是科学知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随着2017年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应运而生。深入系统地分析和比较新旧两版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异同,对教材编制人员编制中学地理教科书、教师认识和全面理解教材价值取向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版)对地理教科书编写有着不可替代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表现,一种整体要求,一种素养整合,时刻强调着将学生的“求知”、“做事”、“做人”结合起来,指向更具整合性的学习。近年,整合性教学也在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展开,虽有成果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凑而不合。整合成为了静态的拼凑,失去了聚合的力量。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整合性学习的认识存在偏颇,缺乏系统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确保整合性学习得以发生,必然要明晰整合性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唯有
职业发展贯穿个体终生,高中阶段是培养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键期。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多探讨大学生、职高生等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状况,对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较少。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家庭、个体、社会以及学校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家庭文化资本和生涯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的支持性资源,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这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塑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教育部与旅游局针对中小学研学旅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自此,研学旅行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发展高度,成为教育界与旅游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目前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以初中历史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的研究却比较欠缺。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不仅能够培育学生价值观、传承革命精神、也是初中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四川省巴中市曾经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革命史
闲暇生活是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闲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质量,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21世纪以来,“闲暇”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研究的推进,部分学者将视线定格在“教师闲暇”的研究上,并有学者对“教师闲暇生活”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教师的闲暇生活,不仅能探析教师闲暇生活的现状,促进闲暇和教师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且能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