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岩体中滚刀破岩刀间距优化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隧道工程的施工场景越来越多,TBM作为隧道掘进的先进设备,需要适应更加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同时滚刀的相关参数也应与地质条件相适应。滚刀布置的间距影响着岩体中裂纹的扩展方式和破岩效率。因此,研究含有节理的地层在不同节理条件下的刀间距优化方案,对于掌握节理岩体的破岩机理和滚刀破岩效率随地质条件变化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剪切流变试验仪为依托,自主设计了滚刀刀头和围压加载模具,结合“滚刀作用下节理岩体宏细观破碎机理及破岩效率研究”课题,采用“资料调研、室内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四位一体的方法,进行了不同节理倾角和节理间距岩体在双滚刀作用下的破岩试验。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对岩体开裂的应变场、位移场等信息进行监测,对岩体与滚刀相互作用机理、破岩效率与刀间距关系、滚刀间距优化方式等问题展开研究。然后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对不同滚刀间距和贯入深度下的岩体破坏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裂纹扩展比能进行预测,作为含节理地层隧道施工的效率优化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所制备的不同节理倾角和节理间距岩体,利用改造的剪切流变试验仪施加垂直侵入力和围压,进行滚刀破岩试验。通过DIC设备观察岩体裂纹起裂-扩展-贯通的过程和应变位移的演化情况,统计了裂纹的破坏性质和长度,总结出了不同刀间距和节理条件下岩体破坏形式和对应的侵入力曲线特征。分析刀间距和节理条件对破岩效果的影响,揭示了节理岩体和滚刀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分析滚刀破岩效率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滚刀侵入力的波动情况,岩渣的粒径、比能耗、裂纹扩展比能等指标围绕滚刀的破岩效率展开讨论,分析刀间距、节理倾角和节理间距对滚刀破岩比能的影响。研究了节理条件对滚刀最优间距的影响方式,并通过拟合的方法确定了不同节理条件下的最优滚刀间距。(3)利用离散元软件PFC 2D对不同刀间距和贯入深度下的岩体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将所得到的裂纹扩展比能数据与试验数据相结合,作为样本库。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刀间距、贯入深度、节理倾角、节理间距四个自变量影响下的裂纹扩展比能进行了预测,所得到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较高,拟合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集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热催化氧化技术于一体的SDC-Trombe墙可同时实现室内采暖和空气净化,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极具发展潜力。结构参数对SDC-Trombe墙的性能影响较大,但相关研究存在空白,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建立并验证了SDC-Trombe墙的二维数值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流道高度Hwall及宽度W、上下通风口高度与流道宽度的比值Δ、形状修正系数d、翅片间距S及高度Hf
并网逆变器是微电网、新能源发电和新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等应用中的核心功率变换设备。电流控制内环(又名电流调节器)作为并网逆变器的核心控制环节,其带宽决定了并网电流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正弦度。目前并网逆变器电流调节器都采用同步坐标系下的比例-积分(PI)控制与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PR)控制,而这两种方法在数字控制实现中都存在带宽的限制。无差拍预测控制作为达到理论动态性能极限的电流调节器,虽在电机控
色满酮骨架是许多天然产物以及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在药物发现和设计过程中,色满酮骨架是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合成中重要的砌块。开展色满酮衍生物的多样性合成研究,将有助于推动该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已报道了多种手性催化体系,高效构建具有光学活性的色满酮衍生物。但是,已报道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色酮为原料或构建含单一(或两个)手性中心的色满酮衍生物,构建含三个(或三个
柔性传感器是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物联网(Io T)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柔性压阻传感器,因具有响应时间快、成本低和耐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当前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柔性传感器在压力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制备简单等方面,相互制约,各种性能均优难以同时获得。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性能可通过优化敏感元件的结构和选取合适的导电感应材料两方面来提高。为此,本文选择二维材料MXene(Ti3C2
随着加工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切削过程的在线监测技术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保证。切削过程监测依赖于诸多切削条件,存在数据来源多、影响因素不确定的特征,仅通过单一的基于数控系统或传感器信号的监测技术难以实现不同切削条件下对切削过程的可靠监测,影响加工质量。数字孪生作为提高监测效能的重要工具,可将多源数据的集成监测与虚拟仿真分析相结合,为不同切削条件下切削过程的仿真监测提供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金属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金属材料在生产和服役过程中因高温、高负荷、高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微小缺陷,如果不能及时地识别损伤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重复加载的情况下使金属构件在运行时出现故障,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对金属材料的定期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激光超声成像技术作为无损检测领域常用技术之一,具备远距离、非接触、高精度和高空
齿轮传动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传动部件之一,保证其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显得尤其重要。航空齿轮通常在高速、重载下运转,如果齿轮润滑设计有缺陷、不合理,不能形成可靠有效的油膜,不能隔绝齿轮表面的直接接触,会导致齿面磨损加剧,摩擦系数增大,将产生巨大的发热量,降低齿轮传动系统的传递效率,影响传动系统的平稳性,使系统发生失效。因此,开展航空齿轮弹流润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航空齿轮副啮合界面为研究对象,
添加稀土元素是提高AZ系镁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但极易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高熔点粗大Al-RE金属间化合物相。如何调控这类Al-RE化合物相是镁合金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AZ80-Ce合金为试验基础合金,通过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不同La含量的AZ80-Ce-x La(x=0、0.5、1)合金。利用XRD、SEM、EDS、EPMA和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La添加对AZ80-Ce合金中第二相的影响
本课题来源于“面向协作机器人的双向驱动关节创新设计与柔顺控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2048201)。随着节约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使得提高能源设备的转化效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机器人驱动系统朝着高速且高效的方向发展。虽然齿轮传动因其结构紧凑、速比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传动系统中,但由于齿轮传动在高速传动时振动和噪音较大等特点限制了其在高速传动领域的应用范围,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可以充分利用钢梁和混凝土的性能,兼具钢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作为一种新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已有的应用经验表明,环境中的腐蚀介质侵入会引起组合结构耐久性退化,从而导致结构承载力降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钢材表面脱钝,引起钢材锈蚀。对于组合结构而言,氯离子会引起剪力钉锈蚀,而对在役组合结构桥梁进行剪力钉锈蚀检测十分困难。因此,建立组合结构桥梁中剪力钉的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