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逻辑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意义在于抢占新工业革命的先机和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孕育期和准备期,中国政府对其发展前瞻性地制定了各项规划和布局。为鼓励企业创新,财政部门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在各级政府推出补贴政策的背后是政府的行为体制在发挥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举国工程,中国的公共政策决策主体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系统,财政分权的制度设计使得各级政府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有着独特之处,同时,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中的传导机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理解财政补贴和财政分权制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梳理财政政策的传导路径,理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逻辑,为确保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和财政政策的正确运用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逻辑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评估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激励,其次,理顺财政分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逻辑和传导机制,最后,明确政府的财政政策如何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影响。本文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就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产出激励效果不确定的谜题进行解读。提升产业创新水平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目标,政府为支持企业创新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企业的创新产出是否因此而受到激励仍然有待研究。通过借鉴内生性沉没成本理论,设计企业的研发性沉没成本模型,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的研发激励会受到补贴的持续性与否和企业研发性沉没成本的影响。如果补贴是持续性政策,该补贴不会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有效激励,而当补贴是临时性政策时,则会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在考虑企业研发性沉没成本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财政补贴的影响并非一致。在使用自体抽样法检验政府创新补贴对具有不同研发性沉没成本企业的激励效果时,发现了显著的组间差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临时性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总产出有显著积极影响,在对专利类型细分之后,临时补贴显著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实质创新产出的增加。对研发性沉没成本低的企业,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对研发性沉没成本高的企业,财政补贴的效果不显著。在财政分权的制度下,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独特的逻辑链条,各级财政部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推出的补贴政策同样受到财政分权的制度影响。本文第四章从财政分权的角度梳理出财政补贴行为以及政府促进产业发展作用的传导机制与行动逻辑。第一,受财政自主度的影响,地方政府能够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的政策空间存在差异。财政自主度越高的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的议价能力越强,从而能够充分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各项支持政策;相反,自主度较低的地方政府,其政策空间受到专项转移支付的限制,可实现的政策自主空间受到限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具备较高财政自主度的地方政府拥有较高的政策自主能力,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更高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起到直接刺激的作用。第二,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对地方技术设施、教育等公共品的供给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方政府偏好差异。在财政压力之下,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会调整公共品的支出结构,以优先确保政府运转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财政自主度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加倚重传统产业,从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技术保障等服务性建设投入不足。第三,地方政府依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要素配置等存在差距,对中央的号召在落实上也会大不相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欠发展地区由于在经济发展的压力,财政资源的配置往往偏重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第四章的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的作用不仅仅受到财政分权制度的限制,还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对于不同的地区,财政自主度的提高对产业发展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各级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需要考虑财政政策的外力作用对整个经济体的干预效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传导路径,这对于科学制定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据此,本文第五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财政政策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使用社会核算矩阵的方法对经济体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在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各级政策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产生两个重要的影响。首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出现产能过剩的趋势,出现打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名号,为发展而发展的政绩工程。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出现集聚区域。发挥财政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有利影响,需要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状况,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以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第五章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乘数分解和路径分析,对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对传导路径进行分解之后,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传导作用不尽相同,100个单位的外生补贴注入到第二产业所产生的影响不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观察。首先,要重视第一产业在发展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于,第一产业对提高居民收入能够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中国的第一产业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需要发展生物、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以满足第一产业的升级需求;第一产业是重要的原材料供给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稳定供给的重要地位。其次,要提高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仍然是第二产业,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这对于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一项专注于该产业本身的工作,而是要与当地三次产业、居民收入状况以及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配置状况相配合,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协调,发挥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和供给配套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培育市场需求,提高资本和劳动的配置效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的,根据第四章的研究结果,在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受到经济发展的压力,其工作重心会专注于传统产业,财政自主度的提高反而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原因可能出在由于对学校教育等福利性社会投入的不足,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必须的社会基础欠缺,从而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而根据第五章的研究,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解释,问题主要出在中国第二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乘数效应太低,不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政府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对传统工业的大力支持,没有传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方面,这是中国工业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着重大的任务和契机,提升中国第二产业的世界产业链地位,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保障。打通第二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传导路径,将会大大提高财政政策的影响效果。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专业和专注程度的提高,生产分工已非常明确。企业竞争模式已从单个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的模式转化为不同企业间的专业化和专注化分工的模式,但是专业和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在很多行业都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人才。自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迅猛发展。2008年中欧货物贸易
伴随着当今信息量日益剧增的趋势,一系列技术都迅速的涌现,云计算就是其中一个,而且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很多大型公
随着有关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和股权收购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以及股权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多元化并购现象逐渐登上我国资本市场的舞台,而其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影响问题也成为了一项重
2003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运动设为国家认可的第99项体育项目。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种人脑与电脑相结合的新兴体育运动,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利用高科技软硬件
铬渣(COPR)是采用铬铁矿生产铬化合物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因其含有六价铬被列为危险固体废物。铬渣的堆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危害,寻求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治理方法是治
近几年,因为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完全融入到金融行业。互联网技术融入到金融业加速了金融业的发展,扩展了金融业的服务市场,也大幅度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时
经济发展迈入成熟期后,商品的种类层出不求,数量也呈爆炸式上升,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因此其消费观也在逐渐改变,从求其有到求其丰富,以使
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农民
正当防卫是刑法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鼓励广大群众见义勇为,积极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作斗争,为了更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1997年修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