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土地法制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flytr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学的角度来研究清末民国中国社会土地法制的进化与存在的问题,在法史学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扩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本文即在于以法律社会学方法为主,兼用系统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规范分析法,以地权制度变迁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近代从清末到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土地法制的变化和作用,并寻找影响土地法制变化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五章。导论部分,叙述本文研究的缘起,介绍有关本文的已有研究成果,概略介绍相关研究资料,阐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路,提出要达到的研究目标,并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时空范围做相应说明。第一章,中西传统地权制度概要。主要介绍中国与欧洲国家古代地权制度的大致情况,重点在于说明中国传统地权结构和土地的皇帝所有权性质及近代中国土地法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文的论述铺垫道路。第二章,清末土地法制变化的发轫与微变。介绍清末1901年之后11年中在变法修律中中国土地思想的演变、对西方法律的借鉴和自身法律的微变以及土地法制实际运作状况,并从法律家、政治家与民生的关联上探讨该时期土地法制变化的内因。第三章,民国北京政府土地法制的剧变与延承。介绍民国北京政府地权思想学派的纷杂和对西方法学的大规模引入,从规范的角度研究此间土地法制中法律表现形式和法律内容的巨大变化与特点,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由皇帝所有制变为真正私有制。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地权制度的实际效果,以及法律家、政治家在土地法制变迁中的态度与作用。第四章,民国南京政府土地法制的确立与悬置。本章介绍南京政府各派在土地思想上的争锋,土地法制形式上的系统化与法典化,内容上土地私有化与社会化的交织,社会效果上的实施状态,从社会层面的政治家、法律家及民生的态度与作用上探讨此间地权制度变化。第五章,结论部分。这是本文的落脚点,总结清末民国以来土地法制变化的趋势,探讨土地法制近代化与中国社会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最后,指出近代土地法制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地权的核心问题——民生、公平、效率,哪一个都没有解决,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清末政府难挽危局、民国北京政府速亡、南京政府短命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通过测定上染曲线和色度参数,分析了分散红(TR 14)、黄(TY 02)、蓝(TB 07)三种热转印水性油 墨在经架桥处理过的涤棉织物上的皂洗变色牢度,以及三种油墨之间的混色性能
从质量成本方面阐述EPC总承包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设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设计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染色体上的一段紧密连锁且高度多态的多基因家族。MHC基因可编码种类极为丰富的产物,
以马铃薯块茎形状不规则为前提,提出了一种新的马铃薯建模方法—3D 扫描数据采集法,基于3D 扫描数据采集软件中的采集功能,实现对不规则马铃薯的三维建模。随机选择两种形状不同
以具有较低表面张力的β-七甲基三硅氧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β-HTEOs)为改性组分,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聚硅氧烷疏水涂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
探讨了现代建筑中,新型建筑艺术的玻璃幕墙应用于球形建筑上作为围护结构时,球形幕墙设计如何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之后再选择幕墙
通过国际大体联体育促进发展世界大会(FISU World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是国际大体联传统教育活动之一——夏季大运会科学报告会(The FISU Summer Unive
近年来国内文献报导原发性肝癌的资料不少,但切除率不高,王成恩等综合国内5所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肝癌切除率为24.6%,原因是晚期病例较多。过去对晚期肝癌的处理一般较为消极。1
现代社会,存在大量的未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我国实行的是商标注册制度,导致有人认为未注册商标不受法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需求量逐渐加大,高速公路建设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高速公路路基质量关系到整体道路的建设质量,路基施工技术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