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诗学观探析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以其恢宏博大的创作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清末民初中国舆论界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就其学术文化方面而言,他广收博取,文学、史学、哲学等齐头并进,新论迭出,卓然成家,每每为后人称道。在中国近代文学的革新过程中,梁启超作为主要领导者和理论家,详细而具体地描述了各体文学革新的纲领和目标,其中,诗学就是表现重点,他倡导的诗学观,为近代白话诗运动吹响了前奏,对后世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即以梁启超的诗学观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大致梳理了关于梁启超诗歌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前人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意在说明研究梁启超诗学观的必要性,即本文选题意义所在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梁启超的生平著作和学术思想,主要介绍梁启超的家世、生平、文学创作情况和学术思想表现,以期了解其所处社会背景及文学创作背后的内容,走进所研究者的精神世界,同时是为第四部分探析其诗学观形成的思想理论成因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梁启超诗学观的具体表现,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文章将梁启超的诗学观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诗界革命”三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和古风格)、诗史观和艺术情感论,并对其具体表现分别加以详细论述;第四部分是梁启超诗学观成因探析,旨在分析其诗学观形成原因,主要表现为学术思想观的影响、时代文学观的流变、传统诗论观的继承这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场域,中西方文论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系统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小说批评理论领域则直接体现为二者言说方式的不同。西方
指出日常学术指导是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薄弱链环,学术指导无抓手、低密度、浅层性、单向性是其集中体现,认为构建师生协同共生体是走出这一困境的有效出路.分析了研
本文对复合词结构中的词素类与合成词类的关系以及复合词结构中的词素序等问题作了探讨。文中认为,复合词结构中有一定的语法属性,复合词结构中有许多语法规律尚需深入探讨。
<正>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
会议
中学阶段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选择、文献检索发现问题,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的
脑电信号包含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但其存在记录伪差、易受自发脑电及外界干扰等缺点,对脑电信号的特征性提取及分析是其研究的关键。随着各种脑电图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
走进童话的世界,我们常常会邂逅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接触恶毒的后母和可怜的继女、聪慧的国王与狡诈的大臣、仁爱的父亲和善良的子女……他们是童话世界里的主人公,同时
本文结合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总结反思了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中,如何对选题过程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中晚唐时期书僧辈出,名声较大的有怀素、亚栖、高闲、辩光、贯休、齐己等等,他们以善草书者居多,并在中晚唐掀起一股草书潮。同时,在唐代诗歌创作盛行的风气之中,大部分书僧
1920年海原大地震给当时的甘肃地区,特别是陇东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地震对人口、经济发展打击沉重,造成地区人口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乡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