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在土地之外——改革开放30年农民散文的成就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散文指一群匍匐在土地上的农民作为创作主体所写作的散文。他们在辍耕之余利用散文书写农民个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状态,表达他们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悟,是农民们精神和心灵的一种呈现方式与实现方式,是农民式尊严的题中之义。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特殊日子,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了“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农民散文作品选》是其首批推出的20部不同体裁的作品集之一,“农民散文”第一次在公众场合被提出,并结集出版。农民一定程度上从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有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变化地覆天翻,农民有表达的愿望不言而喻;政治、文化环境宽松;泛文学化时代的到来;散文文体信手拈来,容易被农民驾驭;所谓的底层文学,一直由精英在代言,有人质疑并不断呼吁真正的底层文学:底层人民应自己为自己立言,等等,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民散文创作粉墨登场的原因及背景。这些农民散文主题斑斓:大地本色、民族地域特质、务工辛酸、城乡隔膜、细腻的情感天地、朴素的自然生命、乡间生活音符、校园的明月清风、社会假丑恶等,皆成笔底波澜。这批农民散文表现出较强的文体自觉,形成了较鲜明的语体文体特点,如高频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营造前景化、陌生化效果:象征手法的运用;注重对语言的提炼,包括词汇的反常规使用、复杂句式(如长句、复句)的运用、朴素农人的生活化语言;多种体裁形式的尝试;诗意的营造;叙述方式的多样化,包括多角度的叙述视角、零度叙述、叙述的意识流动。此外还有文类、主体、时代与民族文体等方面的诸多特点,均值得观照。此批农民散文从客观上产生了以下作用与意义:真实的底层言说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体现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与精神诉求;为乡土文学注入新血液,引发对乡土文学的深入探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对农村以及农村文化生活的深切关注,等等。
其他文献
《近思录》为南宋朱熹与吕祖谦同撰,集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发明理学大要之言,为初学者入理学之阶梯,理学纲领自此书流传于世即正式确立。此书问世后,影响巨大,宋、元、
简要介绍了煤矿井下双风机双电源改造的必要性,系统地总结了双风机双电源改造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双风机双电源改造的主要内容,为实现矿井局部通风的稳定可靠提供了一种手段。
中国表现自然美的景物诗,始于东晋早期。创作上达到一个高峰,是在晋宋之际。景物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是那个特定时代和诗人思想个性激荡下的产物。诗歌的显著体征是,以
学位
本文是对陈蝶衣主持下的前二十四期《万象》的通俗文学价值重建研究。论文将历史回溯到1940年代的上海,分析《万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其在这种环境下其编辑和作家群在这一时
学位
在汉语二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中的有声语言——教师话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语言,又是学生需要学习的目的语,起着目的语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获取语言
学位
近年来,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人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具体的表现就是语法研究多于语音、词汇研
本文把汕头方言处置式分成单介词型、代词回指型两大类六个句式进行考察,通过对性质、句法特点、语义特点、语用特点四个方面进行描写和分析,并探讨相关处置介词的语法化途径,以
学位
原型是来自远古历史的原始意象,联系着历史的另一端。沿着原始意象的足迹,人们得以进行一场精神的考古,挖掘到的会是原始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学位
艺术的定义问题本身是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大而根本的问题,在分析美学的主导下,艺术定义成为20世纪的欧美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最热门的理论话题之一,对它的争论持续了近30年的
学位
一、架藏法在露天或棚、室内,用木杆或钢材搭成贮藏架。将采收晾干的大葱捆成7~10千克的捆,依次堆放在架上,中间留出空隙通风透气,以防腐烂。露天架藏,应用塑料薄膜覆盖防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