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林地根系与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及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一般由植被地上部分、地下根系、土壤和凋落物四个部分组成。根系将土壤和大气相连与植物体共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同时植被根系也是深层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来源。由于深层土壤取样难度大,使得垂直剖面上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不甚清晰,并且根系测量具有一定难度,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准确。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植被地上部分和浅层土壤,而对于植被地下部分和深层土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碳专项调查资料,共收集了527个地下生物量及背景资料,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物量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神木、绥德、安塞、长武、富县五个试验点,通过野外深层取样、室内试验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10 m深土壤剖面的土壤样品及根系样品进行分析,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区域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无机碳的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降雨量、树种、阴坡和阳坡立地条件下土壤碳的差异性,讨论了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碳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深层土壤碳、土壤水分与细根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探究了根系有机质和土壤水分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物量的范围在11.99—27.46 Mg/hm2之间;非生物因素对地下生物量起主导作用,其中降雨因子和地形因子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土壤类型地下生物量表现出:棕壤>褐土>岩性土;不同森林类型地下生物量由大到小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干扰对地下生物量影响较小且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在分析中发现若影响因素中含经纬度,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68.9%和31.1%;若影响因素中不含经纬度,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81.1%和18.9%,说明经纬度与其他因素高度相关,并显著影响着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物量的比重。(2)在土壤垂直剖面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深层土壤无机碳含量略高于表层,因此深层土壤蕴含丰富的无机碳库。黄绵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风沙土(p<0.05)。在不同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由大到小表现出:表层(0—40cm)>浅层(40—200 cm)>深层(200—1000 cm),而土壤无机碳含量分布特征与此相反。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垂直分布受降雨影响较大,随降雨量增大(降雨量:神木<绥德<安塞<长武<富县),垂直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增大。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都表现出:富县、长武>安塞、绥德>神木;富县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绥德和神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阳坡小于阴坡;无论是阴坡还是阳坡立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中达到最大值,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刺槐林土壤无机碳含量总体上小于油松林的土壤无机碳含量。综上所述影响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的是土壤含水量和细根生物量。(3)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不仅受植被根系影响,还受到土壤水分限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总量分布趋势是:自上而下呈现梯度递减趋势。大部分土壤有机碳存在于0—40 cm土层中并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40 cm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处于1.48—2.66 g/kg之间;土壤无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缓慢升高,但始终处于0.67—0.94 g/kg之间。刺槐林和油松林土壤水分(SWC)和根系生物量(UBM)与土壤有机碳含量(SO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SOC<15 g/kg时符合数量关系SOC=0.697 UBM+0.459 SWC。土壤无机碳含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垂直剖面分布无明显规律。土壤碳含量受地下生物量影响,研究地下生物量不仅能够反应植被生长状况,还能为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地下生物量估测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能够为估算有机碳作基础,同时为遥感模型提供数据参考。对解释树木如何通过根系适应环境机制方面、提出森林经营管理建议方面也能提供参考。土壤碳分布特征对估测土壤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提供参考,土壤碳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能够为深层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坡地面积广,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方式。由于干旱缺水,土壤水分成为制约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性因子,并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仍缺乏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驱动下的土壤养分循环和微生物代谢机制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坡面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坡面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根际与非根际土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微生物代谢
为探讨无人机遥感分类技术对种植结构复杂区作物分布信息提取的潜力及适用性,本研究从无人机遥感影像作物分布信息提取方法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分类方法提取作物分布信息的分类精度。首先,通过地面调查在内蒙古五原县域内选择了五处研究区并通过地面调查确定了其作物种类。其中,研究区1和研究区2均具有四种作物,研究区3具有三种作物,研究区4具有五种作物,研究区5具有八种作物。进而,基于无人机遥感可见光遥感平台和无人
施肥是农业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目前关于长期施肥对土壤性质,尤其酶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的坡地农田长期(1995-2019年)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氮磷施肥处理(CK、N1、N2、N1P、N2P,其中N1、N2施氮量分别为:55.2,110.4 kg·hm-2,P施磷量为90 kg·hm-2)对坡地农田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取得主要结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影响下流域水文连通过程的变化研究对于揭示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过程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表征未能从功能连通的角度揭示产汇流和产输沙过程中水文连通的阻力机制。因此,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四条典型小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通过耦合达西-韦斯巴赫阻力(f)构建了新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评估了水文连通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IC和ICf对流域径流
在长期的过度放牧和人为破坏下,使我国抗干扰能力较弱的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目前内蒙古草原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可利用性草地资源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再加上我国的大气氮沉降连年上升,这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草地生态系统可能由氮限制转化为受磷限制。本研究以北方草地的四种草原类型区(森林草原交错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四种草原类型区草原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物种多
实际蒸散发(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ETa)是水量平衡中的一个主要支出项,影响着地表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植物生长发育和能量循环等环节。1990年以来,实际蒸散发在气候和土地利用的双重影响下发生了剧烈变化。本研究基于延河流域水文、气象数据和6期土地利用数据,探究基于蒸散互补相关原理模型在ETa估算中的适用性,采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周期分析、敏感性分析、贡献量分析等方法,
氮素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主要限制因子,化石燃料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生态系统氮素输入显著增加,进而影响植物-土壤之间的碳走向。植物根系分泌物是联系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目前,氮肥施加作为草地经营和管理的重要途径,明确增施氮肥对碳素循环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过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白羊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氮添加水平(尿素0、2.5、5、7.5、10、15 g N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大规模退化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环境条件脆弱和生态系统结构不良的青藏高原地区,严重的草地退化现状不但危及区域生态安全,还影响着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退化是草地退化的核心,土壤退化意味着草地生产力和环境调节能力的下降,探究土壤性质的变化对于土壤质量的表征和明确草地退化机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
近年来中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极为明显。对于水土流失频发的黄土高原地区来说,LUCC下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为研究对象,对2000-2020年LUCC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与评价。研究中选用了百合地(N1)和牡丹地(N2)两个耕地,油松+侧柏混交林地(L1)和刺槐+侧柏混交林地(L2)两个林地,撂荒
多年以来,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宁夏地区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为解决该地区西北季风影响造成的葡萄越冬防寒问题,当地研究人员提出了保护仓越冬防寒新技术,取得较好的防寒防晚霜效果。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返潮期仓内湿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仓内湿度过低会引起枝条失水抽干,而湿度过大又会造成各种微生物病菌的繁殖,影响萌芽甚至危及葡萄存活。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采用分层地下滴灌进行表层土壤水分